图书介绍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
  • 贾林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4440737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认知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概论第二章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第一节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孕育与生成13

一、哲学背景13

二、心理学背景16

三、相关学科背景25

第二节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发展31

一、启蒙阶段31

二、开始阶段32

三、萧条阶段33

四、复兴阶段35

第三章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早期研究第一节 麦克洛奇和匹茨的研究39

一、“心灵子”及其特征40

二、形式神经元及其逻辑特征40

三、麦克洛奇和匹茨的具体研究42

第二节 赫布的研究及其局限性43

一、赫布的研究44

二、赫布研究的局限性47

第三节 罗森布拉特的研究:早期感知机50

一、罗森布拉特研究的指导思想50

二、感知机的构成及运行51

三、感知机的学习53

四、感知机收敛理论55

第四节 明斯基和佩帕特的研究56

一、对麦克洛奇和匹茨形式神经元的分析56

二、对罗森布拉特的感知机的分析59

第四章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第一节 联结主义的基本含义64

一、联结主义模型的构成64

二、联结主义模型的分析72

第二节 联结主义模型的训练77

一、反向传播算法77

二、学习规则85

二、分布式表征89

一、平行结构和平行处理机制89

第三节 联结主义的基本特征89

三、连续性和亚符号性90

四、很强的容错性91

五、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92

六、抵制噪声92

第五章 视知觉第一节 马尔的视觉理论94

一、马尔关于低水平视觉加工的观点94

二、马尔关于高水平视觉加工的观点98

三、莱凯和塞也诺斯基的视觉理论102

第二节 格罗斯伯格的视觉神经理论103

一、影响边界轮廓系统和特征轮廓系统形成的几项研究103

二、边界轮廓系统和特征轮廓系统模型的细节106

三、对边界轮廓系统和特征轮廓系统模型的评估107

第三节 欣顿的视觉加工理论109

一、欣顿形状再认模型的结构109

二、欣顿形状再认模型的操作110

三、欣顿模型对心理现象的模拟111

四、对欣顿模型的一般评价115

第六章 学习和记忆第一节 联结主义论学习118

一、学习的一般原理118

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120

第二节 联结主义论记忆123

一、记忆的一般原理124

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记忆观125

第三节 学习和记忆的模型操作128

一、霍普菲尔德网络128

二、波茨曼机136

第七章 语言第一节 语音再认的时间延迟神经网络141

一、时间延迟神经网络模型142

二、对语音再认研究的一般评价147

第二节 口头言语再认的TRACE模型149

一、TRACE模型的结构150

二、TRACE模型的操作152

三、对TRACE模型的一般评价157

四、TRACE模型存在的问题160

五、马萨洛对TRACE模型的批评161

第三节 单词再认的联结主义观点164

一、对相互作用激活模型的一般说明164

二、相互作用激活模型的功能性特征166

三、对模型的约束170

四、从拼写到发音171

五、对相互作用激活模型的一般评价172

六、相互作用激活模型与TRACE模型的比较174

七、马萨洛对相互作用激活模型的批评175

八、NETtalk模型176

第四节 关于单词命名的模型177

一、塞登伯格和麦克莱兰德模型的结构178

二、模型的训练和操作181

三、双重路径观点的修正183

四、对塞登伯格和麦克莱兰德模型的初步分析185

五、多模块网络188

第八章 高级认知问题第一节 英语动词过去式的学习190

一、心理学的证据190

二、鲁梅尔哈特和麦克莱兰德的模型模拟192

三、对鲁梅尔哈特和麦克莱兰德模型的批评196

四、一些扩展性研究197

第二节 句子分析199

一、语义中的个案角色分派199

二、运用相互激活和竞争的模型来分析句子202

三、运用修订后的埃尔曼回归网络来分析句子203

四、回归自联想记忆模型对句子的分析205

第三节 思维与推理209

一、反思性推理209

二、类似性推理215

三、混合系统和高水平认知217

第九章 认知障碍第一节 阅读障碍221

一、外周性诵读困难221

二、中枢性诵读困难223

三、对阅读障碍的模拟224

四、对受损网络的心理语言学的总结性说明242

第二节 其他语言障碍243

一、对失语症的模拟研究243

二、对拼写障碍的模拟研究245

三、对失认症的模拟研究249

第三节 双重分离252

一、武德的双重分离观点253

二、对武德模型的评价254

第十章 对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评价第一节 联结主义的神经学合理性257

一、联结主义具有的神经学合理性257

二、对联结主义神经学合理性的评价260

第二节 联结主义的心理学合理性263

一、联结主义模型在发展心理方面的合理性264

二、联结主义模型在语言心理方面的合理性266

三、联结主义模型在思维、推理方面的合理性269

第三节 联结主义的方法论可行性273

一、结构和功能模拟273

二、灰箱方法276

三、还原论的研究策略279

第四节 联结主义理论与符号加工理论的争论282

一、在一般认知问题上的争论283

二、争论的本质285

第五节 联结主义的未来走向289

一、联结主义的贡献289

二、联结主义的局限291

三、联结主义的未来发展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