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CNA学习指南 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 原书 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CCNA学习指南 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 原书 第4版
  • (美)西奎拉著;纪小玲,马东芳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4417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CNA学习指南 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 原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功能1

1.1本章目标1

1.2什么是网络2

1.3网络的物理组件3

1.4网络图说明4

1.5网络用户应用程序5

1.6用户应用程序对网络的影响5

1.7网络的特征6

1.8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的对比7

1.8.1物理拓扑7

1.8.2逻辑拓扑7

1.8.3总线拓扑8

1.8.4星形和扩展星形拓扑8

1.8.5环形拓扑9

1.8.6网状和部分网状拓扑9

1.9连接Internet10

1.10本章小结10

1.11其他资源11

1.12复习题11

1.13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112

第2章OSI和TCP/IP模型13

2.1本章目标13

2.2理解主机到主机的通信模型13

2.3 OSI参考模型14

2.3.1第7层:应用层15

2.3.2第6层:表示层15

2.3.3第5层:会话层15

2.3.4第4层:传输层15

2.3.5第3层:网络层16

2.3.6第2层:数据链路层16

2.3.7第1层:物理层16

2.4数据通信流程16

2.4.1封装17

2.4.2解封18

2.5点对点通信18

2.6 TCP/IP协议栈19

2.7 OSI模型与TCP/IP协议栈20

2.8本章小结20

2.9其他资源20

2.10复习题20

2.11生产网络模拟问题2-122

第3章LAN和以太网23

3.1本章目标23

3.2理解LAN23

3.2.1 LAN的定义23

3.2.2 LAN组件24

3.2.3 LAN功能25

3.2.4 LAN究竟有多大?25

3.2.5以太网25

3.2.6以太网LAN标准26

3.2.7 CSMA/CD在以太网中的作用26

3.2.8以太网帧27

3.2.9以太网帧寻址28

3.2.10以太网地址28

3.2.11 MAC地址和二进制—十六进制数29

3.3连接到以太网LAN29

3.3.1以太网网络接口卡29

3.3.2以太网介质和连接要求30

3.3.3连接介质30

3.3.4非屏蔽双绞线电缆31

3.3.5 UTP实施31

3.3.6 Auto-MDIX34

3.3.7光纤34

3.4本章小结36

3.5其他资源36

3.6复习题36

3.7生产网络模拟问题3-137

第4章Cisco IOS软件的操作38

4.1本章目标38

4.2 Cisco IOS软件的特点和功能39

4.3 Cisco IOS CLI的功能39

4.4配置网络设备40

4.5外部配置来源40

4.6进入EXEC模式41

4.7 CLI帮助43

4.7.1增强编辑命令44

4.7.2命令历史记录45

4.8管理Cisco IOS配置45

4.9改善CLI的用户体验47

4.10本章小结47

4.11其他资源48

4.12复习题48

4.13生产网络模拟问题4-148

第5章 交换技术50

5.1本章目标50

5.2交换机的必要性50

5.3交换机的特征51

5.4启动和配置交换机52

5.4.1交换机安装52

5.4.2交换机LED指示灯52

5.4.3连接至控制台端口53

5.4.4基本交换机配置53

5.4.5验证交换机的初始启动状态55

5.5交换操作56

5.6解决常见交换机介质问题58

5.6.1介质问题58

5.6.2端口问题61

5.7本章小结62

5.8其他资源62

5.9复习题62

5.10生产网络模拟问题5-163

第6章VLAN和Trunk64

6.1本章目标64

6.2实现VLAN和Trunk65

6.2.1设计欠佳的网络中存在的问题65

6.2.2 VLAN概述65

6.2.3理解802.1Q中继66

6.2.4理解VLAN中继协议68

6.2.5配置VLAN和Trunk70

6.2.6 LAN中的物理冗余77

6.3 VLAN间的路由79

6.3.1理解VLAN间路由79

6.3.2使用独臂路由器配置VLAN间路由80

6.3.3使用多层(第3层)交换机80

6.4本章小结81

6.5其他资源81

6.6复习题81

6.7生产网络模拟问题6-182

第7章TCP/IP网络层83

7.1本章目标83

7.2理解TCP/IP网络层83

7.2.1 IP网络寻址84

7.2.2 IP地址分类85

7.2.3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87

7.2.4公有和私有IP地址89

7.2.5地址耗尽90

7.3寻址服务91

7.3.1动态主机配置协议92

7.3.2域名系统92

7.3.3使用常见主机工具确定主机的IP地址93

7.4本章小结94

7.5其他资源94

7.6复习题94

7.7生产网络模拟问题95

7.7.1生产网络模拟问题7-195

7.7.2生产网络模拟问题7-295

7.7.3生产网络模拟问题7-395

第8章IP地址和子网96

8.1本章目标96

8.2理解二进制编码96

8.2.1十进制系统和二进制系统97

8.2.2 2的幂98

8.2.3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99

8.2.4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99

8.3构建网络寻址方案100

8.3.1子网100

8.3.2计算可用的子网数和主机数102

8.3.3终端系统使用子网掩码的方法103

8.3.4路由器使用子网掩码的方法104

8.3.5子网掩码运作机制106

8.3.6应用子网掩码操作107

8.3.7确定网络寻址方案107

8.3.8 C类地址示例108

8.3.9 B类地址示例109

8.3.10 A类地址示例110

8.4实施可变长子网掩码111

8.4.1 VLSM简介111

8.4.2通过VLSM实现汇聚路由113

8.5本章小结115

8.6其他资源115

8.7复习题115

8.8生产网络模拟问题8-1116

第9章TCP/I P传输层117

9.1本章目标117

9.2理解TCP/I P传输层117

9.2.1传输层118

9.2.2 TCP/IP应用119

9.2.3传输层功能120

9.3本章小结129

9.4其他资源129

9.5复习题129

9.6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30

9.6.1生产网络模拟问题9-1130

9.6.2生产网络模拟问题9-2130

第10章 路由功能131

10.1本章目标131

10.2探索路由的功能131

10.2.1路由器131

10.2.2确定路径132

10.2.3路由表133

10.2.4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直连路由和默认路由133

10.2.5动态路由协议134

10.3本章小结136

10.4其他资源136

10.5复习题136

10.6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0-1137

第11章 数据包的传输过程138

11.1本章目标138

11.2探索数据包的传输过程138

11.2.1第1层设备及其功能138

11.2.2第2层设备及其功能139

11.2.3第2层寻址139

11.2.4第3层设备及其功能140

11.2.5第3层寻址140

11.2.6将第2层寻址映射到第3层寻址140

11.2.7 ARP表141

11.2.8主机到主机的数据包传输142

11.2.9默认网关的功能147

11.2.10使用常见的主机工具确定同一网络中两个主机之间的路径148

11.3本章小结150

11.4其他资源150

11.5复习题150

11.6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1-1151

第12章 配置思科路由器152

12.1本章目标152

12.2启动思科路由器152

12.2.1思科路由器的初始启动152

12.2.2思科路由器的初始设置153

12.2.3登录到思科路由器158

12.2.4显示路由器的初始启动状态160

12.2.5启动思科路由器的总结161

12.3配置思科路由器162

12.3.1思科路由器配置模式162

12.3.2从CLI配置思科路由器163

12.3.3配置思科路由器接口164

12.3.4配置思科路由器的IP地址165

12.3.5验证接口配置165

12.3.6验证接口配置168

12.4本章小结170

12.5其他资源170

12.6复习题170

12.7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2-1171

第13章 静态路由172

13.1本章目标172

13.2启用静态路由172

13.2.1路由概述173

13.2.2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比较173

13.2.3静态路由配置173

13.2.4默认的路由转发配置175

13.2.5静态路由验证175

13.3本章小结176

13.4其他资源176

13.5复习题176

13.6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77

13.6.1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3-1177

13.6.2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3-2177

第14章 动态路由协议178

14.1本章目标178

14.2动态路由协议概述178

14.2.1动态路由协议的特性180

14.2.2示例:管理距离180

14.3有类路由协议与无类路由协议181

14.4距离矢量路由选择181

14.4.1示例:距离矢量路由协议182

14.4.2示例:信息来源和发现路由182

14.5理解链路状态路由协议182

14.6本章小结186

14.7其他资源186

14.8复习题186

14.9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4-1187

第15章OSPF188

15.1本章目标188

15.2 OSPF简介188

15.2.1建立OSPF邻居邻接关系189

15.2.2 SPF算法190

15.2.3配置和验证OSPF191

15.2.4环回接口192

15.2.5验证OSPF配置192

15.2.6使用OSPF debug命令197

15.2.7 OSPF配置负载均衡198

15.2.8 OSPF身份验证199

15.3 OSPF故障排除201

15.3.1 OSPF故障排除组成部分201

15.3.2 OSPF邻居邻接性故障排除202

15.3.3 OSPF路由表故障排除205

15.3.4纯文本密码身份验证故障排除206

15.4本章小结207

15.5其他资源207

15.6复习题207

15.7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5-1208

第16章DHCP和NAT209

16.1本章目标209

16.2将思科路由器用作DHCP服务器209

16.2.1理解DHCP209

16.2.2将思科路由器配置为DHCP客户端210

16.2.3将思科路由器用作DHCP服务器210

16.2.4将思科路由器用作DHCP中继代理211

16.3使用NAT和PAT扩展网络212

16.3.1 NAT和PAT简介212

16.3.2转换内部源地址214

16.3.3过载内部全局地址217

16.3.4解决转换表问题219

16.3.5使用正确转换条目解决问题220

16.4本章小结225

16.5其他资源225

16.6复习题225

16.7生产网络模拟问题226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6-1226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6-2226

第17章 网络安全227

17.1本章目标227

17.2网络保护概述227

17.2.1网络安全性的需求227

17.2.2平衡网络安全需求229

17.2.3对手、黑客动机和攻击类别230

17.2.4减轻共同威胁230

17.3理解思科设备安全性232

17.3.1物理和环境威胁232

17.3.2配置密码安全232

17.3.3配置登录横幅233

17.3.4 Telnet与SSH访问234

17.3.5交换机上的端口安全配置234

17.3.6保护未使用的端口237

17.4本章小结237

17.5其他资源237

17.6复习题237

17.7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7-1238

第18章 通过访问控制列表管理流量239

18.1本章目标239

18.2访问控制列表操作239

18.2.1理解ACL239

18.2.2 ACL工作原理241

18.2.3 ACL的类型242

18.2.4 ACL标识242

18.2.5 ACL的其他类型244

18.2.6 ACL通配符掩码247

18.3配置ACL249

18.3.1配置采用数字编号的标准IPv4 ACL249

18.3.2使用ACL控制路由器的访问权限252

18.3.3配置采用数字编号的扩展IPv4 ACL252

18.3.4配置命名ACL256

18.3.5向命名或编号ACL添加评论260

18.4 ACL故障排除260

18.5本章小结263

18.6其他资源264

18.7复习题264

18.8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8-1265

第19章 WAN技术简介266

19.1本章目标266

19.2 WAN简介266

19.2.1 WAN与LAN267

19.2.2路由器在WAN中的作用268

19.2.3 WAN通信链路选项268

19.2.4点对点连接269

19.2.5配置点对点链路269

19.3本章小结269

19.4其他资源270

19.5复习题270

19.6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9-1270

第20章IPv6简介271

20.1本章目标271

20.2 IPv6概述271

20.2.1 VIPv6特征和地址272

20.2.2 IPv6地址类型272

20.2.3 IPv6地址分配选项274

20.2.4 IPv6首部的更改及其好处275

20.3其他IPv6特征276

20.3.1 ICMPv6276

20.3.2邻居发现276

20.3.3无状态自动配置276

20.4 IPv6路由277

20.4.1 IPv6基本连接277

20.4.2配置IPv6路由277

20.4.3静态路由278

20.4.4 OSPFv3278

20.5本章小结278

20.6其他资源279

20.7复习题279

20.8生产网络模拟问题20-1279

附录A280

附录B289

附录C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