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续志备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续志备考
  • 梅森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630232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续志备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索引2

续志编纂构想2

基本构想/续志名称/续志指导思想/续志断限2

续志体裁/续志记载地域/续志内容的门类3

续志体例5

续志文体/续志资料征集6

续志编纂组织/续志经费来源7

续志编纂规划11

续志篇目/卷首/总述(概述)13

大事记/环境土地与人口14

改革开放/综述1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制度建设16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财税金融体制改革17

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私有经济18

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发开放19

经济/经济综述20

农业/工业21

贸易24

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25

金融、保险、证券业26

综合经济管理27

政治/中国共产党委员会28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29

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治安30

审判、检察、司法、民政31

军事/外事侨务及对台工作32

文化/教育、科技33

文化艺术34

新闻、出版/体育、医药、卫生/文化市场35

社会生活/物质生活36

精神生活37

民风民情/社会问题/新词新语新民谣3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物39

特载/大事记略40

附录/首届书志勘误/编纂始末/索引42

邓小平理论与续志指导思想44

第一届新方志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第二届新方志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是时代的必然44

邓小平理论是剖析社会现象的理论武器,因之邓小平理论是第二届地方志编纂的指导思想,只有掌握邓小平理论才能编纂出科学的志书51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精髓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辩证地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映改革开放,为后人留下信史是当代修志工作者的历史责任54

结论60

20年改革开放基本情况61

改革之初农业大发展/80年代轻纺工业快速发展61

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62

建成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63

农业/工业64

投资规模与重点工程65

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基本确立67

对外经济活动规则/多种所有制经济68

对外经济开放/对外经贸快速发展69

利用外资/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教育/科技70

文化、卫生事业7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7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城乡人民生活水平73

2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党的领导7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市场取向、宏观调控75

市场配置资源、计划和市场手段结合/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76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77

经济体制改革轨迹79

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动与起步阶段/展开与发展阶段79

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企业体制80

农村改革/财税、金融、劳动工资改革81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阶段/财税体制82

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外汇管理体制83

国企改革84

社会保障/改革攻坚决胜阶段85

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86

政府机构改革/农村改革87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增强88

新的宏观调控形成89

农村和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国企改革为改革中心90

社会保障和分配制度/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9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92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探索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促使国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调整经济结构93

改革、改组与技改和科学管理/兼并、破产、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94

政府机构、金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及其他配套改革/政府机构改革95

金融体制改革96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97

1999年国民经济情况98

2000年各项方针100

农村与农业改革110

家庭承包、双层经营110

基建以水利为重点111

绿化/黄淮海、三江、松江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与科教兴农112

农机工业/良种推广/先进栽培饲养技术113

设施农业/农业内部结构114

农业服务业/乡镇企业115

小城镇崛起116

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117

农村生活/收入/储蓄/路、电118

住房/吃/穿/用119

行/扶贫攻坚120

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村级组织121

普法教育/基层民主,村民自治122

农村社区由封闭走向开放12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24

存在问题12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26

城市经济改革从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开始126

国企推行经济责任制127

企业基金、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以税代利/商业体制改革128

所有制形式改革/放宽个体经济政策129

撤销专区行署,市领导县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30

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改革企业经济机制,增强企业活力131

改革价格体系,发育商品市场132

放开生产资料价格/横向经济联合133

改革宏观管理体制134

1988年抢购风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135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36

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国企改革八条方针/抓好100户大型国有企业137

组建企业集团/优化资本结构/国企总体实力增强138

股票139

市场体系培育/价格改革141

改革劳动制度/房地产市场142

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产权市场143

对外开放145

沿海开放145

建立保税区149

沿边开放151

经济特区153

对外经济贸易155

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155

对外贸易的改革与发展156

大经贸格局/贸易方式和出口商品展销方式159

利用外资161

对外援助/162

对外经济合作163

对外投资164

利用外交成就165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援外工作166

外经贸法制建设167

外贸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168

科技与教育改革169

科技改革169

市场机制与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系统结构调整人才分流/微观运行机制171

科技投入总量/科研成就/科技法律法规172

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173

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体制改革/教育改革174

恢复高考175

整顿教育秩序/加强教材建设/尊师重教/邓小平教育理论176

“三个面向”/基础教育普及义务教育178

中等教育普教职教并举/高等教育联合办学179

依法治教180

教育发展181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发展182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18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84

推进素质教育185

文化艺术及文化市场改革190

艺术舞台190

文艺改革192

群众文化生活193

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195

文化遗产保护196

对外文化交流197

文化队伍198

文化设施199

民主与法制建设201

人民代表大会制201

基层民主/基层群众自治203

职工民主管理205

完善立法体制207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8

国家机构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法律209

民事商事法律210

经济方面法律/行政管理方面法律211

劳动和社会保障/刑事法律/诉讼程序和非诉讼程序法律212

人民生活214

从温饱到小康214

城镇居民收入216

人民生活质量/吃的方面217

穿的方面/用品方面218

住房方面/行的方面220

精神文化生活221

居民的医疗卫生保健222

就业与社会保障223

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促第三产业发展224

经济、资源、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225

加强环保/制订正确的分配制度226

部分居民家庭生活仍很困难/居民收入存在不合理因素227

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仍不合理/消费环境有待提高228

外事、台湾事务和侨务229

1978年至80年代末/90年代229

与周边国家关系230

发展同亚非拉和东中欧国家关系231

同拉美国家的关系232

同中东欧关系不断发展/同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关系233

改善和发展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中美关系234

中国同西欧关系235

中日关系/多边关系237

“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238

改革开放20年分类大事241

会议、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241

小平:关于统战讲话242

中央干部会议/十一届五中全会/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十一届六中全会/邓小平谈军队建设243

叶剑英:台湾回归讲话/政府机构改革/计生/十二大244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协六届一次、人大六届一次会议/十二届三中全会/民族区域自治法245

“一国两制”讲话/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讲话/中英联合声明/邓小平关于“军队”讲话/小平:当代世界两大主题246

成立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邓小平谈改革/军队精简整编/党的全国代表大会247

中央政治局书记处成员调整/邓小平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48

邓小平:稳定压倒一切/十三届四中全会/加强党建的通知/邓小平谈“稳住阵脚”249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届五中全会/军委扩大会/十三届六中全会250

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邓小平:市场是手段/十三届七中全会/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党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251

江泽民:民族团结/邓小平南巡讲话/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252

十四届三中全会/八届人大一次会议253

中纪委二次全体会议/学习邓小平文选/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国务院16次常务会议/十四届四中全会254

江泽民:祖国和平统一八点主张/现代化建设十二大关系/江泽民:联大会议讲话/香港特区政府推委会三次会议/八届人大五次会议255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十五大256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国务院机构改革/要事、事件/公审林、江集团257

武警部队成立/打击经济犯罪/邓小平会见撒切尔/邓小平台湾统一六点设想/严打258

建国35周年阅兵/自由化与四项基本原则/胡耀邦辞职、赵紫阳任总书记/中葡联合声明259

黑龙江森林火灾/中共中央致电吊誩“蒋经国”,重申和平统一方针/解放军授衔/行政诉讼法/平息六·四政治风波260

反腐/1991年大水/苏东事变后外交/汪辜会谈/江主席出席西雅图会议261

江泽民在上将授衔仪式上讲话/北京高院审判陈希同/解放军在台海演习/签署中俄联合声明/打刑262

邓小平逝世/香港政权交接/江泽民对美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江泽民出席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263

江泽民:依法治国/解放军总装备部组建/澳门特区筹委会成立/克林顿来访/长江、嫩江、松花江抗洪264

宏观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市场经济/“四个现代化”、“小康”/经济调整265

“六五”计划/全国工业交通会议266

企业整顿/城市经济改革/计划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决定267

横向经济联合/“七五”计划/企业破产法/国务院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邓小平:计划和市场268

“三步走”与现代化/邓小平:改革开放/沿海经济区开放/治理经济环境、价格工资改革/清理公司/核资269

浦东新区开发/高新技术开发区/国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决定270

葛洲坝/三峡工程/海南开发/发展三产/江泽民:国企改革/“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271

“八五”计划的实现/国企改革8条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治理通胀/’97经济工作会议/国企改革272

打击走私/’98经济工作会议/农业与农村工作/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创大包干/邓小平肯定安徽农村改革/全国农村工作会议273

撤公社建乡/发展乡镇企业/延长土地承包期在15年以上/乡镇企业是共同富裕的途径274

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减轻农民负担/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75

工业与基本建设/宝钢/扩大企业自主权/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宝钢一期工程276

二汽建成/扬子石化/秦山核电站/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大亚湾电站/京九铁路/南昆铁路277

兰西拉光缆铺成/小浪底/三峡截流/兰西拉光缆开通/贸易财政金融/试办深圳等特区/以税代利278

开放沿海城市/利改税第二步279

城市商业体制改革/邓小平:对外开放/长江、珠江三角洲开放/肉蛋水产品价格放开/工资制度改革/国务院颁发全民企业三条例280

住房制度改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调控投资过热/稳定金融秩序/分税制财政/金融体制改革281

外贸体制改革/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住房分配货币化282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邓小平:文艺讲话/邓小平为教育题词/23届奥运会/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教育体制改革283

卫星发射/邓小平与包玉刚等谈教育/“八六三”计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卫星发射/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正负电子对撞机284

亚运会/我国进入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科协四次代表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科教兴国/“银河—3”285

政治与社会/批评“两个凡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7个法律/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286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抓精神文明、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一天不放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廉洁廉政/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287

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第四次人口普查/环保是基本国策/中央宣传工作会议/向孔繁森学习288

“三讲”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十四届六中全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北大庆典,江泽民讲话/学习邓小平理论289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若干意见290

年鉴与续志编纂292

年鉴编纂的目的和现状292

年鉴的基本内容293

从修志角度看年鉴294

年鉴存在不足的根源298

与地方志接轨的年鉴内容定位299

年鉴未来的正确走向302

首届修志的经验与反思306

地方志十八年运作的轨迹306

十八年探索的经验311

十八年实践中的遗憾315

理论准备不足,经费、时间、人力有浪费316

行政与业务职责不明,工作缺乏专业机制317

专家参与不够,部分志书缺乏专业深度318

志书总体质量较好,但仍有不足319

经验和教训成为“后事之师”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