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治学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杜松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3762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国学-治学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学治学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治学应具备的基本概念2
一、立志2
二、审己5
三、明势9
四、虚静12
五、有恒与耐苦13
第二节 治学当明学术范围15
一、由人类的官能活动分15
二、由学术的性质分16
三、由学术研究的对象分16
四、国学的范围17
第三节 治学之二要与三事20
一、二要20
二、三事23
第四节 治学之十要目及其程序26
一、治学十要目26
二、治学之程序40
第二章 读书与治学44
第一节 中国典籍之亡佚概况及其影响45
一、我国典籍沦亡的原因及概况45
二、古籍沦丧后的影响55
第二节 知书、藏书及读书之程序61
一、读书宜知书及书之作者61
二、购藏时宜分书之类别67
三、读书宜知读一书之程序69
第三节 一般读书方法的介绍77
一、读书态度之辨正77
二、古人读书的方法80
三、读书时如何发挥官能功效94
第四节 经史子集之研读法96
一、经部研读法96
二、史部研读法103
三、子部研读法110
四、集部研读法114
附录 梁任公读书次第表120
第三章 资料搜集与图书文物利用123
第一节 资料搜集与引证123
一、理证相资的四种关系123
二、资料搜集与利用的原则124
三、引证的种类126
第二节 图书资料之搜集与利用127
一、图书馆之性质127
二、图书馆之利用128
三、图书馆外之资料搜集法130
第三节 文物资料的搜集与利用130
一、古器物之重要130
二、二重证据与治学133
三、文物资料述略135
第四节 资料的登录及管理143
一、资料输入之方式143
二、卡片的使用144
三、卡片的管理145
第五节 资料之考证148
一、资料的考证148
二、辨伪与资料考证的关系150
三、校勘与资料考证177
四、考证资料之态度180
附录一 各藏书家有关记载版本之书目要表(见《版本学》)182
附录二 南北朝诸史校注步骤183
第四章 思维术与治学185
第一节 构成思想的要素186
一、构成思想的要素186
二、思想形成的时期190
三、思维术的发展述略193
第二节 思维术的建立203
一、分类204
二、性质206
三、范围208
四、关系209
五、系统216
第三节 分析、综合与推论218
一、分析218
二、综合220
三、推论220
第五章 治学的基本方法228
一、方法的重要228
二、国学治学方法述略230
第一节 批判法238
一、批判法之产生238
二、批判法之运用240
三、批判与批评245
第二节 归纳法245
一、归纳法之产生245
二、归纳法之运用246
三、归纳法运用时应注意者250
第三节 演绎法251
一、演绎法之产生251
二、演绎法之运用252
三、演绎法运用时应注意者254
第四节 宗派法255
一、宗派法之产生255
二、宗派法之运用256
三、宗派法运用时应注意者259
第五节 时代法260
一、时代法之产生260
二、时代法之运用261
三、时代法运用时应注意者263
第六节 问题法264
一、问题法之产生264
二、问题法之运用264
三、问题法运用时应注意者266
第七节 比较法267
一、比较法之产生267
二、比较法之运用268
三、比较法运用时应注意者270
第六章 学术论文写作275
第一节 学术论文之体例与写作之基本原则275
一、论说文之体要275
二、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277
第二节 学术论文写作的程序281
一、学术论文之种类282
二、决定题目282
三、搜集资料283
四、制定纲要283
五、融贯资料285
六、文字表达286
七、修改润饰287
八、调理音节288
第三节 学术论文体例之决定289
一、命意与组织290
二、章法与章段291
三、立论与论式294
四、单式论述与复式论述297
第四节 征引与附注附录300
一、征引300
二、附注302
三、附录304
附录一 《〈管子〉评议》目录305
附录二 《禅学与唐宋诗学》目录310
第七章 工具书的分类介绍312
第一节 工具书概说312
一、工具书的起源及发展312
二、工具书的重要和应用313
三、工具书的分类介绍315
第二节 查书的工具书316
一、查书目的工具书316
二、查丛书的工具书333
三、查论文期刊的工具书335
四、查文句的工具书340
五、查工具书的工具书350
第三节 查文字、辞语的工具书352
一、查检文字形音义的工具书352
二、查辞语辞藻的工具书360
三、查虚字的工具书365
四、查专门用语的工具书368
第四节 查人名、地理、年历的工具书371
一、查人名传记的工具书371
二、查地理方志的工具书381
三、查年历纪元的工具书387
第五节 查名物制度的工具书391
一、查典故的工具书391
二、查事物起源的工具书395
三、查典章制度的工具书397
附录一 干支表402
附录二 岁阴岁阳表403
主要参考书目404
一、经学类404
二、语言文字学类404
三、史学类404
四、哲学类405
五、文学类406
六、辨伪类407
七、图书学类408
八、读书法类408
九、其他409
热门推荐
- 1448460.html
- 792549.html
- 3665816.html
- 1934.html
- 3790000.html
- 781730.html
- 3001834.html
- 313466.html
- 2810320.html
- 3264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2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9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1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7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1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1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6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