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志辉主编;李国勇,潘宝权副主编;吴裕民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4405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模具-设计-高等学校-教材;模具-制造-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冲裁5
1.1 冲裁变形过程5
1.2 冲裁件的工艺性7
1.2.1 冲裁件的结构与尺寸7
1.2.2 冲裁件的精度与断面粗糙度8
1.3 冲裁间隙9
1.3.1 冲裁间隙的选择依据10
1.3.2 实用间隙值的选择11
1.4 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12
1.4.1 尺寸计算的原则12
1.4.2 凸模和凹模分别加工时的尺寸计算13
1.4.3 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时的尺寸计算14
1.5 冲裁力和压力中心16
1.5.1 冲裁力16
1.5.2 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的计算17
1.5.3 压力中心18
1.6 排样和搭边20
1.6.1 材料的合理利用20
1.6.2 排样方法21
1.6.3 搭边与条料宽度的确定23
1.7 主要零件设计24
1.7.1 凸模组件设计24
1.7.2 凹模设计27
1.7.3 定位零件28
1.7.4 卸料与推件零件31
1.8 典型结构34
1.8.1 落料模34
1.8.2 冲孔模35
1.9 设计实例38
本章小结42
习题142
第2章 弯曲43
2.1 弯曲过程及弯曲件的工艺性43
2.1.1 弯曲过程及应力应变43
2.1.2 弯曲件的工艺性45
2.2 弯曲件的回弹及预防49
2.2.1 影响弯曲件回弹的因素49
2.2.2 回弹值的初步确定50
2.2.3 减少回弹的措施51
2.3 弯曲工序的有关计算52
2.3.1 弯曲力的计算52
2.3.2 弯曲件毛坯尺寸的计算54
2.4 弯曲工序与弯曲模55
2.4.1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55
2.4.2 弯曲模结构的合理性57
2.4.3 弯曲模57
2.5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62
2.5.1 V形件校正弯曲模62
2.5.2 U形件校正弯曲模63
本章小结66
习题266
第3章 引伸68
3.1 引伸过程及引伸件的结构工艺性68
3.1.1 引伸过程68
3.1.2 圆筒形件引伸变形过程中的毛坯应力、应变状态69
3.1.3 矩形盒状零件的引伸简介70
3.1.4 引伸体的结构工艺性72
3.2 引伸系数73
3.2.1 引伸系数的概念73
3.2.2 影响极限引伸系数的因素74
3.2.3 极限引伸系数的确定75
3.3 旋转体引伸件的毛坯计算76
3.3.1 修边余量76
3.3.2 等面积法77
3.4 圆筒形件的引伸次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79
3.4.1 无凸缘圆筒形件的引伸次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79
3.4.2 有凸缘圆筒形件的引伸工序尺寸计算82
3.5 引伸模工作部分设计86
3.5.1 凸、凹模间隙86
3.5.2 凸、凹模圆角半径87
3.5.3 引伸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88
3.6 引伸力计算、压边力计算及压力机选用89
3.6.1 引伸力计算89
3.6.2 压边力计算91
3.6.3 压力机选择91
3.7 引伸模具结构92
3.7.1 引伸模的分类92
3.7.2 引伸模的结构92
3.8 引伸件的润滑及工序间坯件的处理95
3.8.1 润滑95
3.8.2 工序间坯件的处理95
3.8.3 酸洗96
本章小结96
习题396
第4章 成形98
4.1 翻边98
4.1.1 孔的翻边98
4.1.2 变薄翻边101
4.1.3 外缘翻边102
4.2 校形104
4.2.1 校平104
4.2.2 整形105
4.3 起伏成形106
4.3.1 极限变形程度106
4.3.2 起伏成形的冲压力计算107
4.4 设计实例108
本章小结109
习题4109
第5章 复合模110
5.1 复合模特点110
5.2 复合冲裁模110
5.2.1 凸凹模最小壁厚110
5.2.2 正装和倒装复合模111
5.3 复合模出料机构112
5.4 典型结构114
5.4.1 落料、冲孔、翻边模114
5.4.2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114
5.5 设计实例117
5.5.1 冲压工件的工艺分析117
5.5.2 主要工艺参数计算117
5.5.3 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19
5.5.4 模具的主要零件及结构120
本章小结121
习题5121
第6章 多工位级进模122
6.1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和分类122
6.1.1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122
6.1.2 多工位级进模的类型122
6.2 排样设计123
6.2.1 排样设计的原则及考虑的因素124
6.2.2 侧刃与导正销125
6.3 典型结构126
6.3.1 冲孔、落料连续模具126
6.3.2 侧刃定距连续冲裁模具127
6.3.3 连续弯曲模具127
6.3.4 带自动挡料销的冲孔落料连续模具128
6.4 设计实例129
本章小结135
习题6135
第7章 塑料模塑成形工艺及注射模模具零件设计137
7.1 塑料及分类137
7.2 塑料的主要模塑成形分类143
7.2.1 压塑成形143
7.2.2 挤塑成形144
7.2.3 注射成形145
7.3 塑件设计的工艺性145
7.3.1 塑料制品的收缩率145
7.3.2 脱模斜度148
7.3.3 制品壁厚149
7.3.4 加强筋151
7.3.5 支承面151
7.3.6 圆角151
7.3.7 孔152
7.3.8 螺纹152
7.3.9 嵌件153
7.3.10 凸台154
7.3.11 标记、符号及花纹154
7.4 塑料模的成形零件设计155
7.4.1 成形零件的结构设计155
7.4.2 成形零件的工作尺寸157
7.4.3 螺纹型芯及型环尺寸计算159
7.4.4 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160
7.5 塑料模结构零件162
7.5.1 导向部件162
7.5.2 支承零部件164
7.5.3 推出脱模机构165
7.6 塑料模具材料165
7.6.1 塑料模零件的失效形式165
7.6.2 塑料模具对模具材料的要求165
7.6.3 塑料模零件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165
本章小结168
习题7168
第8章 塑料注射模设计169
8.1 注射模概述169
8.1.1 注射模的特点169
8.1.2 注射模设计的基本原则170
8.2 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170
8.2.1 注射机的分类170
8.2.2 注射机组成172
8.2.3 注射机技术规范172
8.2.4 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174
8.3 塑料注射模总体结构设计177
8.3.1 塑料注射模的分类177
8.3.2 塑料注射模的典型结构180
8.4 塑料注射模分型面的选择182
8.5 塑料注射模浇注系统的设计186
8.5.1 浇注系统的组成186
8.5.2 浇注系统设计的原则187
8.5.3 主流道设计188
8.5.4 分流道设计189
8.5.5 浇口设计191
8.5.6 冷料穴和拉料杆197
8.6 塑料注射模推出机构的设计199
8.6.1 推杆推出机构200
8.6.2 推管推出机构202
8.6.3 脱件板推出机构204
8.6.4 推块推出机构205
8.7 塑料注射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简介205
8.7.1 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205
8.7.2 斜滑块分型抽芯机构207
本章小结209
习题8209
第9章 模具制造工艺210
9.1 模具制造工艺路线212
9.1.1 模具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212
9.1.2 模具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213
9.1.3 模具制造工艺路线的编制213
9.2 冷冲压模制造工艺215
9.2.1 冲裁模制造的技术要求215
9.2.2 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216
9.2.3 冷冲模的装配和调整219
9.2.4 高速连续级进模223
9.3 注塑模制造工艺233
9.3.1 注塑模制造的技术要求233
9.3.2 塑料模型腔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235
9.3.3 型腔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237
9.3.4 塑料模的装配与调试239
本章小结248
习题9248
第10章 电加工机床应用249
10.1 慢走丝线切割机床249
10.1.1 线切割原理249
10.1.2 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组成251
10.1.3 线切割编程254
10.1.4 切割前准备256
10.1.5 凹模多次切割工艺262
10.1.6 凸模多次切割工艺265
10.1.7 参数设置及其他功能270
10.1.8 提高切割速度的方法272
10.2 电火花加工技术273
10.2.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273
10.2.2 极性效应275
10.2.3 电火花加工特点275
10.2.4 Form 20电火花机床275
10.2.5 Form 20电火花机床操作过程280
10.2.6 Form 20电火花机床选择加工规准281
本章小结286
习题10286
第11章 模具加工质量288
11.1 模具的加工精度288
11.1.1 影响模具零件制造精度的因素288
11.1.2 提高模具加工精度的途径296
11.2 模具加工的表面质量297
11.2.1 表面质量297
11.2.2 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表面质量的途径299
本章小结303
习题11303
第12章 模具装配技术304
12.1 装配及装配精度304
12.1.1 互换法304
12.1.2 分组选配法305
12.1.3 修配法306
12.1.4 调整法308
12.2 模具装配309
12.2.1 钳工配作孔加工309
12.2.2 模具装配中零件的几种固定方法310
12.2.3 凸、凹间隙控制法314
12.2.4 冷冲模装配314
12.2.5 塑料模装配316
本章小结321
习题12321
参考文献322
热门推荐
- 3358765.html
- 1278408.html
- 411951.html
- 377899.html
- 3831796.html
- 1225576.html
- 1617774.html
- 3356952.html
- 622612.html
- 570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6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2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1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7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3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0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4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5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5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