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文艺术名著导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文艺术名著导读
  • 孙志宜,肖玮,徐宗品主编;藤有平,邬守军,钟有为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0378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人文科学-著作-简介-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文艺术名著导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哲学&(滕有平 孙志宜)1

第一节 《道德经》(春秋战国时期)2

第二节 《论语》(春秋战国时期)3

第三节 《庄子》(战国时期)4

第四节 《形而上学》(公元前4世纪)6

第五节 《哲学原理》(1644年)7

第六节 《人性论》(1734—1737年)8

第七节 《哲学通信》(1726—1729年)10

第八节 《精神现象学》(1807年)11

第九节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年)12

第十节 《实用主义》(1907年)14

第十一节 《悲剧的诞生》(1870—1871年)16

第十二节 《西方哲学史》(1945年)17

第十三节 《疯癫与文明》(1960年)19

第十四节 《纯粹现象学通论》(1883年)20

第十五节 《交往行为理论》(1981年)22

第二章 人类学&(邬守军 孙志宜)25

第一节 《古代社会》(1891年)26

第二节 《金枝》(1890年)28

第三节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1938年)29

第四节 《科学的文化理论》(20世纪30年代后期)31

第五节 《文化模式》(1934年)33

第六节 《结构人类学》(1955年)34

第七节 《人类的由来》(1871年)36

第八节 《人口原理》(1798年)37

第三章 宗教学&(钟有为 孙志宜)39

第一节 《太平经》(东汉)40

第二节 《抱朴子内篇》(317年)41

第三节 《阿含经》(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1世纪)43

第四节 《坛经》(7世纪末)44

第五节 《新旧约全书》(公元前6世纪)46

第六节 《古兰经》(610—632年)48

第七节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1878年)49

第八节 《原始思维》(1922年)51

第九节 《图腾与禁忌》(1913年)52

第十节 《神话思维》(1925年)54

第十一节 《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1925—1926年)55

第十二节 《中国民间宗教简史》(1992年)57

第十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宗教问题著作选编及讲解》(2002年)58

第四章 伦理学&(滕有平 孙志宜)61

第一节 《理想国》(公元前374年)62

第二节 《尼各马科伦理学》(公元前335一前323年)63

第三节 《道德原理研究》(1751年)64

第四节 《伦理学方法》(1855年后)66

第五节 《伦理学体系》(1889年)67

第六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年)68

第七节 《存在与时间》(1927年)70

第八节 《文明及其缺憾》(1930年)71

第九节 《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年)73

第十节 《正义论》(1971年)75

第十一节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1974年)76

第十二节 《自私的基因》(1976年)77

第十三节 《德性之后》(1981年)79

第五章 教育学&(尹小敏 孙志宜)81

第一节 《大教学论》(1632年)82

第二节 《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年)84

第三节 《教育漫话》(1693年)86

第四节 《爱弥儿》(1762年)87

第五节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88

第六节 《教育与新人》(1934年)90

第七节 《美国高等教育》(1936年)92

第八节 《什么是教育》(20世纪中期)94

第九节 《教育过程》(1959年)96

第十节 《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98

第六章 心理学&(焦德武 孙志宜)100

第一节 《心理学原理》(1890年)101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概论》(1903年)103

第三节 《科学与人类行为》(1953年)105

第四节 《精神分析引论》(1915—1917年)107

第五节 《自卑与超越》(1932年)109

第六节 《发生认识论》(1970年)110

第七节 《思维与语言》(1934年)112

第八节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69年)113

第九节 《学习的自由》(1969年)115

第十节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1935年)116

第十一节 《实验心理学史》(1929年)118

第十二节 《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1985年)119

第七章 经济学&(胡明兵 孙志宜)121

第一节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122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124

第三节 《新人口论》(1957年)125

第四节 《经济学原理》(1890年)126

第五节 《福利经济学》(1920年)128

第六节 《制度经济学》(1934年)129

第七节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131

第八节 《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1911年)132

第九节 《经济分析基础》(1937—1938年)134

第十节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1945年)135

第十一节 《改造传统农业》(1964年)137

第十二节 《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年)138

第八章 历史学&(何玉杰 孙志宜)140

第一节 《史记》(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141

第二节 《汉书》(约公元1世纪)143

第三节 《资治通鉴》(1084年)144

第四节 《历史》(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420年)146

第五节 《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年)148

第六节 《英雄和英雄崇拜》(1841年)150

第七节 《历史研究》(1934—1961年)152

第八节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979年)154

第九节 《全球通史》(1970—1971年)157

第十节 《奶酪和蛆虫》(1976年)158

第九章 思想史&(周聚群 肖玮)161

第一节 《狱中札记》(1929—1935年)162

第二节 《中国哲学史》(1931—1934年)164

第三节 《文明史纲》(1962年)166

第四节 《中国思想史论》(1999年)168

第五节 《中国思想史》(1998—2001年)169

第六节 《东方学》(1998—2001年)171

第七节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1978年)172

第八节 《欧洲政治思想史——从15世纪到20世纪》(1998年)174

第九节 《教育思想的演进》(1904—1905年)176

第十节 《俄罗斯思想》(1946年)178

第十一节 《五四运动史》(1967年)179

第十章 文化学&(许 亮 肖玮)182

第一节 《士与中国文化》(1987年)183

第二节 《两种文化》(1959年)184

第三节 《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1871年)186

第四节 《中世纪的衰落》(1924年)187

第五节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1945年)189

第六节 《共有的习惯》(1991年)190

第七节 《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1978年)191

第八节 《死亡文化史:用插图诠释1300年以来死亡文化的历史》(1983年)193

第九节 《文明冲突与世界的重建》(1996年)194

第十一章 艺术学&(王 茜 肖玮)196

第一节 《论画》(东晋)197

第二节 《古画品录》(南朝)199

第三节 《历代名画记》(847年)200

第四节 《画旨》(明代晚期)201

第五节 《人间词话》(1908年)202

第六节 《芬奇论绘画》(16世纪)205

第七节 《艺术》(1913年)207

第八节 《艺术的涵义》(1975年)209

第九节 《艺术形态学》(1972年)211

第十节 《情感与形式》(1953年)213

第十一节 《艺术与视知觉》(1954年)215

第十二节 《艺术与错觉》(1960年)217

第十三节 《电影的本性》(1960年)218

第十四节 《论音乐的美》(1854年)220

第十五节 《艺术哲学》(1865—1869年)221

第十二章 美学&(詹道勇 孙志宜)224

第一节 《美学》(1750, 1758年)225

第二节 《美学史》(1892年)227

第三节 《美学与哲学》(1967—1976年)228

第四节 《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年)230

第五节 《美的现实性》(1974年)232

第六节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1934年)234

第七节 《美的历程》(1981年)236

第八节 《知觉现象学》(1945年)238

第九节 《美感》(1896年)239

第十节 《艺术即经验》(1934年)241

第十一节 《艺术原理》(1938年)243

第十二节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1967年)245

第十三节 《审美之维》(1978年)247

第十四节 《野性的思维》(1962年)249

参考文献251

后记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