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粮食安全管理、营销、储藏、检测及治虫防污实务全书 第1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于文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 ISBN:7806006357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26页
- 文件大小:194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粮食安全管理、营销、储藏、检测及治虫防污实务全书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加强粮食安全管理的最新精神1
国家粮食局关于在全国粮食系统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通知3
国家粮食局关于切实加强粮食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5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对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安全储粮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研的通知7
第二篇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5
第一章 中国粮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7
第一节 历史回顾27
第二节 面临的现状问题29
第二章 对中国粮食前景的展望35
第一节 农业资源与环境35
第二节 粮食需求量的增大44
第三章 走粮食生产产业化之路48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产业化48
第二节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57
第三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途径59
第四节 树立现代“大粮食”观念70
第四章 采取对策,使粮食持续增产71
第一节 稻谷持续发展的对策71
第二节 小麦持续发展的对策76
第三节 玉米持续发展的对策80
第四节 大豆持续发展的对策83
第三篇 WTO框架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87
第一章 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概述89
第一节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89
第二节 世界粮食市场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策略102
第三节 中国的粮食问题115
第二章 WTO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125
第一节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125
第二节 WTO对中国粮食流通与生产的影响128
第三节 WTO对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的影响130
第四节 WTO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正负影响134
第五节 WTO框架下中国粮食贸易应该采取的政策135
第三章 WTO与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及相应措施139
第一节 WTO与中国农业国际化139
第二节 实行积极的农业保护142
第四章 建立粮食保护价格体系164
第一节 粮食价格保护164
第二节 制定粮食保护价格的原则和方法172
第三节 实施粮食保护价格的手段及相应措施179
第四节 有关国内粮食价格的新精神187
第五章 粮食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策略211
第一节 进行粮食流通领域的改革211
第二节 发展与完善粮食市场体系217
第三节 促进粮食集贸市场规范化224
第四节 促进粮食批发市场规范化229
第五节 期货市场交易中的粮食安全237
第六章 改革粮食管理体制,确保粮食安全248
第一节 粮食管理体制的演变248
第二节 当前的粮食管理体制252
第三节 粮食管理体制的改革253
第四节 粮食经营体制改革的基本措施258
第五节 粮食管理中思想观念与经营机制的导向260
第六节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商业经营系统的并行运作262
第七节 建立现代化粮食企业制度是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265
第七章 1989年-2002年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269
第四篇 我国粮食的安全储备325
第一章 粮食储备的原则和任务327
第一节 粮食储备的原则327
第二节 粮食储备的任务328
第三节 完善粮食仓储任务的措施330
第二章 我国粮食安全储备体系的确立333
第一节 我国粮食安全储备体系的现状333
第二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335
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粮仓专项储备制度337
第四节 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的规模341
第五节 我国粮食储备制度运行机制的选择346
第六节 建立、健全省级专项粮食储备体系348
第七节 省级储备粮食的流转及调控352
第三章 粮食仓库与粮食储放356
第一节 粮食仓库的类别356
第二节 粮食仓库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357
第三节 粮食仓库的类型与储粮性能358
第四节 粮食的储放363
第五节 粮仓容量的计算368
第六节 粮食仓库管理标准要求370
第七节 粮仓设计规范382
第四章 粮食的安全储藏技术与方法473
第一节 粮食储藏的基本方法473
第二节 粮仓通风常识476
第三节 粮仓通风系统的设计481
第四节 粮食气调储藏技术495
第五节 粮食低温储藏技术512
第六节 粮食地下储藏技术520
第七节 原粮储藏技术530
第八节 成品粮储藏技术549
第九节 粮食储藏技术规范564
第五章 加强管理,提高仓储管理水准590
第一节 加强管理,建立三种体系590
第二节 账实相符,保证仓储数量准确594
第三节 粮食仓储的先进经验599
第六章 粮食的安全调运604
第一节 概论604
第二节 粮食合理运输的运筹613
第三节 粮食安全联运的理念与操作方法623
第四节 粮食安全运输程序与经济管理规范627
第五节 粮食铁路安全运输634
第六节 粮食水路安全运输638
第七节 粮食公路安全运输642
第八节 粮食运输的管理规则649
第九节 粮食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包装麻袋标准要求673
第五篇 种子的安全控制和储藏681
第一章 种子检验、评定、管理和质量标准683
第一节 种子检验、评定的标准法则——《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683
第二节 种子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及其他775
第三节 种子质量标准800
第二章 种子储藏原理807
第一节 种子的呼吸作用807
第二节 种子的后熟816
第三章 种子的净化技术821
第一节 种子净化原理和技术821
第二节 种子干燥原理和技术841
第三节 种子处理技术862
第四节 种子包衣技术871
第五节 包衣种子技术条件标准879
第四章 种子储藏采用的新技术886
第一节 用计算机管理粮食种子的储藏886
第二节 粮食种子储藏及处理新技术891
第五章 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储藏技术909
第一节 水稻种子储藏技术909
第二节 小麦种子储藏技术916
第三节 玉米种子储藏技术919
第四节 高粱种子储藏技术926
第五节 大豆种子储藏技术928
第六节 蚕豆种子储藏技术931
第七节 豌豆种子储藏技术934
第八节 其他几种粮食作物种子储藏技术935
第六章 检测种子健康状况的基本方法935
第一节 概说938
第二节 检测种子健康的基本方法941
第三节 典型种传病害的测定方法944
第七章 农作物种子储藏和包装标准949
第八章 进出口农作物种子的管理960
第六篇 粮食储存品质分析与相关技术963
第一章 粮食储藏过程中生理化变化965
第一节 概论965
第二节 粮食储藏过程中构成成分的转化966
第三节 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挥发物971
第四节 粮食储藏过程中主要酶的活性变化973
第二章 粮食储存品质的判定规则975
第一节 定义975
第二节 粮良储存品质控制指标976
第三节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宜存、不宜存、陈化的判定978
第三章 储存粮食品质测定方法980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980
第二节 发芽率、发芽势的测定981
第三节 对粮食新、陈的试验984
第四节 粮食水分含量的测定985
第五节 粮食粗脂肪含量的测定999
第六节 粮食碳水化合物的测定1010
第七节 粮食蛋白质的测定1025
第八节 粮食氨基酸的测定1050
第九节 粮食灰分的测定1070
第七篇 仓储粮食残留的化学药剂及其测定方法1075
第一章 马拉硫磷的测定方法1078
第二章 磷化物的测定方法1082
第三章 氰化物的测定方法1087
第四章 氯化苦的测定方法1092
第五章 二硫化碳的测定方法1097
第六章 二溴乙烷的测定方法1100
第七章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方法1104
第八章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方法1118
第九章 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测定方法1129
第十章 沙蚕毒素农药的测定方法1142
第十一章 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测定方法1147
第十二章 杀螟松、溴氰菊酯、氧化胡椒丁醚(增效醚)的测定方法1155
第十三章 粮食农药残留限量标准1158
第十四章 粮食农药残留测定方法标准1209
第八篇 粮食储藏中的有害生物及防治技术1345
第一章 粮食储藏中的害虫种类及传播1347
第一节 贮粮害虫的分类1347
第二节 贮粮害虫的传播途径1348
第三节 贮粮害虫及识别1349
第二章 贮粮害虫的防治措施1366
第一节 加强粮仓的管理,根除害虫的生条件1366
第二节 贮粮害虫的物理防治方法1382
第三节 贮粮害虫的化学防治方法1390
第四节 贮粮害虫的化学药剂熏蒸防治方法1403
第五节 粮食辐照杀虫工艺标准1429
第三章 粮食储藏中的常见霉菌及防治1435
第一节 细菌1435
第二节 放线菌1459
第三节 真菌1461
第四节 微生物引起粮食变质简述1504
第五节 霉菌生成的客观因素及防治1518
第六节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527
第四章 粮食储藏中的害鼠及防治1535
第一节 贮粮害鼠的种类1535
第二节 贮粮害鼠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1536
第三节 贮粮害鼠的检查1541
第四节 对贮粮鼠害的防治1542
第五节 禁止使用和不宜使用的杀鼠剂1552
第六节 安全使用杀鼠剂1563
第九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国家标准1577
第十篇 粮食测定方法标准1711
第一章 粮食测定的一般规则1713
第二章 粮食测定法国家标准1728
第三章 粮食出口检验方法标准1971
第四章 粮食进口检验方法标准2113
第十一篇 粮食卫生及卫生检验标准2255
第一章 粮食卫生标准及卫生管理办法2257
第二章 粮食卫生检验总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2264
第三章 各种粮食品种的卫生检验标准2305
第十二篇 粮食储藏与管理常用机械标准2383
热门推荐
- 2517244.html
- 2831324.html
- 198407.html
- 1630485.html
- 3144623.html
- 304943.html
- 792123.html
- 2928481.html
- 3364966.html
- 1359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0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9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5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7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4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4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9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4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