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专家系统与中医知识库 中医领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斌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32093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专家系统与中医知识库 中医领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专家系统3
第一章 中医专家系统概论3
第一节 中医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3
一、人工智能3
二、专家系统4
三、中医专家系统5
第二节 中医专家系统的发展概况5
一、医学专家系统的发展概况5
二、中医专家系统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6
第三节 中医专家系统的理论意义及其实用价值9
一、中医专家系统的理论意义9
二、中医专家系统的实用价值10
第四节 中医专家系统的发展前景10
第二章 中医专家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13
第一节 知识表达13
一、知识表达的基本概念13
二、知识表达的基本要求14
三、知识表达的发展简史14
第二节 产生式系统15
一、产生式规则及其应用15
二、产生式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6
三、产生式系统的分类17
四、产生式系统推理过程的解释20
五、高阶产生式系统20
六、关于产生式系统的优缺点及开发中的注意事项21
七、产生式系统的应用实例22
第三节 专家系统的解释功能26
一、解释的作用26
二、解释的结构27
三、解释的要求28
第四节 文本解释29
一、专家系统文本解释的表现形式29
二、专家系统文本解释的注意事项30
第五节 轨迹解释31
一、轨迹解释的典型类型31
二、专家系统中轨迹解释的注意事项32
第六节 静态知识库与动态知识库33
一、静态知识库34
二、动态知识库38
第七节 知识编辑器39
一、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方法40
二、知识编辑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41
三、知识编辑器的应用实例44
第三章 中医专家系统中医学领域知识的归纳与提炼47
第一节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中医专家经验知识的相辅相成47
一、中医学的理论知识47
二、中医专家的经验知识52
三、实现中医理论与专家经验知识相辅相成的方法53
第二节 中医专家知识的获取和表达55
一、中医专家经验知识的分类55
二、中医专家知识的获取和表达方法56
第三节 中医领域知识表达中如何保持中医特色57
一、诊察病人阶段的知识表达如何保持中医特色58
二、辨证推理阶段的知识表达如何保持中医特色59
三、辨证论治阶段的知识表达如何保持中医特色60
第四节 中医领域知识表达的标准化、规范化61
一、中医辨证推理知识和经验表达的规范化、标准化62
二、中医立法、处方、用药知识表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69
三、中医领域知识表达的标准化、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对立统一70
第五节 中医领域知识表达的相对完备性和易于修改扩充性70
一、中医知识表达的相对完备性71
二、中医知识表达的易于修改性和扩充性71
第六节 中医专家推理思维规律的规范化表达72
一、中医临床的辨证思维及其特点72
二、中医辨证推理思维规律的规范化表达73
第七节 中医专家系统的文本解释及轨迹解释的医理设计76
一、中医专家系统中文本解释的医理设计76
二、中医专家系统中轨迹解释的医理设计78
第八节 中医专家系统知识表达与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匹配80
一、中医学与计算机科学两个领域间的相互渗透80
二、中医专家知识表达与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匹配80
第四章 医学决策中的数学模型及方法学85
第一节 医学决策概论85
第二节 加权求和及阈值运算87
一、加权求和的计算公式87
二、阈值的确定原则87
三、提高中医专家系统模拟中医诊疗准确程度的几项关键技术87
第三节 医学模糊决策88
一、模糊子集与隶属函数88
二、模糊决策91
第四节 贝叶斯公式的应用92
一、贝叶斯公式92
二、贝叶斯公式的应用实例93
三、应用贝叶斯公式的注意事项95
第五节 确定性理论96
一、规则的不确定性描述96
二、前提命题的不确定性描述96
三、可信度因子的更新过程97
四、规则组合的可信度传递97
五、前提命题力逻辑组合时的可信度计算98
六、MYCIN系统中的不精确推理举例98
第六节 模糊综合决策方法101
一、模糊关系及模糊矩阵的建立101
二、模糊矩阵的运算104
三、模糊综合决策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106
第七节 训练迭代法108
一、训练迭代法的原理和方法108
二、训练迭代法的应用实例110
第八节 Fisher准则下的判别分析法113
一、Fisher的原理和方法113
二、Fisher准则下判别分析的应用实例115
第九节 聚类分析法118
一、常用的聚类统计量118
二、聚类分析法的基本思想121
三、聚类分析法的应用实例122
第十节 匹配与模糊匹配123
一、PROLOG语言的特点123
二、用谓词表达的知识库设计124
三、推理机的匹配与模糊匹配127
第十一节 B—P人工神经网络129
一、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130
二、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算法131
三、B—P神经网络在医学中的应用135
四、使用B—P神经网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136
第五章 中医专家系统的鉴定及推广应用管理138
第一节 中医专家系统鉴定的目的和鉴定程序138
一、中医专家系统鉴定的目的138
二、中医专家系统的评价方法发138
第二节 对中医专家系统进行鉴定的主要内容139
一、整体水平的鉴定139
二、医理设计的鉴定140
三、计算机技术的鉴定140
四、中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141
第三节 中医专家系统推广应用的管理141
一、中医专家系统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41
二、中医专家系统推广应用的管理办法142
下篇 中医知识库145
第六章 中医知识库概论145
第一节 数据库概论145
一、信息和数据145
二、数据库系统146
三、数据库模型146
第二节 知识库概论147
一、知识库147
二、知识库中知识表示模式的基本要求148
第七章 中医专题文献知识库149
第一节 中医专题文献知识库概论149
一、中医药文献的重要作用149
二、中医情报检索系统的建立和发展150
三、中医专题文献知识库的产生和发展151
第二节 中医专题文献知识库的总体设计152
一、中医专题文献知识库的内涵和外延152
二、中医专题文献知识库的总体设计方法153
第三节 中医专题文献知识库中文献的选定155
一、文件和书目的选定原则155
二、书目的检索方法156
三、书目版本的选定158
四、期刊的选定原则159
五、期刊的检索方法159
六、文献级别的选定160
第四节 中医专题文献的摘录161
一、文摘卡片的设计161
二、文摘卡片的印制162
三、填写文摘卡片的标准化、规范化163
四、文摘卡片的审核与校对163
第五节 中医文献知识库的标引词系统165
一、建立标引词系统的出发点165
二、建立标引词系统的依据166
三、标引词系统的内容、标引原则和标引方法166
四、标引词系统的运用173
第八章 中医方药知识库175
第一节 中医方药信息的特殊性175
第二节 中医方药知识库的功能要求177
一、中医方药知识库的主要功能177
二、中医方药知识库的软件环境178
第三节 中医方药知识库的实施180
一、建立中医方药知识库的步骤和方法180
二、中医方药知识库的总体设计181
三、数据的录入、调试和完善182
第四节 中医脾胃方药知识库182
一、中医脾胃方药知识库的数据来源和规模182
二、中医脾胃方药知识库的总体设计183
三、中医脾胃方药知识库的使用举例184
第五节 其他方药知识库193
第九章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掘述197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概念及其分类197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概念197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分类198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优势200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200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具有的优势201
第三节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发展概况202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发展历程202
二、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发展历程205
三、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6
第十章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208
第一节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研制工作涉及的知识领域208
一、计算机知识208
二、中医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209
三、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知识209
四、美术、动画、人机工程知识209
五、学生的参与210
第二节 各类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要求210
一、中医课程教学系统210
二、模拟演示系统213
三、练习系统214
四、知识检索系统215
五、考试系统216
第三节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的其他要求217
一、具有保护能力218
二、学习、操作容易218
三、软件应安装容易218
四、具有容错能力218
五、具有多种提示方式218
第四节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计算机技术选择218
一、硬件的选择218
二、开发环境及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219
第五节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脚本编写要求219
一、处理好中医常用的古汉字219
二、对古汉语的理解难点进行注释220
三、选择表达现代科学知识的最佳方式220
四、要考虑多数学生的知识背景221
五、强调大量记忆的学习特点221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222
七、针对留学生的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原则222
第六节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实例222
一、课程教学系统223
二、模拟与演示系统224
三、练习与考试系统226
热门推荐
- 55666.html
- 227164.html
- 1393821.html
- 3418102.html
- 2152395.html
- 802940.html
- 469075.html
- 3056098.html
- 1199386.html
- 2667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6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2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2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7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0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6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3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