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通通讯与国民经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统畏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04165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交通通讯与国民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与现代化1
1.1 什么是国民经济2
1.2 小经济与大经济5
1.3 大经济的几个特点10
1.3.1 系统化经济10
1.3.2 信息化经济12
1.3.3 运输化经济14
1.3.4 科学化经济15
1.4.1 四化建设的内容17
1.4 国民经济与现代化17
1.4.2 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18
第二章 我国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23
2.1 运输邮电业的建设成就24
2.1.1 历年投资24
2.1.2 运网和运能的增长25
2.1.3 邮电业的成就29
2.1.4 就业与业务量31
2.2 广播、电视和情报通讯33
2.2.1 广播、电视概况34
2.2.2 情报通讯36
第三章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39
3.1 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职能部门40
3.1.1 运输产品的社会形态41
3.1.2 运输方式的多样性42
3.1.3 运输是生产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43
3.1.4 多种经营实体化的发展45
3.2 工农业发展的先行官47
3.3 建筑业与商业的纽带55
3.3.1 建筑业的运输56
3.3.2 商业运输60
3.4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64
3.4.1 运输不适应的主要表现64
3.4.2 不适应的原因及改进办法68
第四章 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要求73
4.1 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74
4.1.1 铁路运输74
4.1.2 公路运输78
4.1.3 水路运输81
4.1.4 航空运输82
4.1.5 管道运输84
4.2 运输与生产的合理配置85
4.2.1 运输与生产配置——一门新的应用科学85
4.2.2 生产成本中运输费用的构成88
4.2.3 工业布局与不合理运输92
4.2.4 充分利用现有运力94
4.3 建立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网96
4.3.1 产销平衡与运输分工97
4.3.2 全国运网规划103
4.3.3 改善运输结构105
4.3.4 协作与“联运”110
4.4 解决城市运输问题的途径112
4.4.1 日本的城市交通对策112
4.4.2 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14
4.4.3 解决我国城市运输的途径118
5.1 建设中等水平的现代化铁路122
5.1.1 什么是现代化122
第五章 铁路运输的现代化122
5.1.2 国外现代铁路的特点123
5.1.3 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铁路128
5.2 关于铁路“大包干”134
5.2.1 铁路部门的改革134
5.2.2 铁路“大包千”的承包任务136
5.2.3 国家的支持和铁路部门的保证138
5.3 既有线的强化改造140
5.3.1 改造的意义和作用140
5.3.2 成绩和存在的问题142
5.3.3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44
5.4 我国铁路2000年展望148
5.4.1 铁路需要大发展148
5.4.2 “七五”的铁路建设152
5.4.3 后十年的设想156
第六章 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160
6.1 加速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160
6.1.1 汽车工业的现状和问题160
6.1.2 汽车需求量的预测165
6.1.3 发展汽车工业的关键169
6.2 公路建设和汽油供应173
6.2.1 公路落后影响经济发展175
6.2.2 广泛集资修路176
6.2.3 保证汽油供应简议180
6.3 港口建设掠影182
6.3.1 令人鼓舞的景象182
6.3.2 不应忽视的问题186
6.3.3 几点可行的措施190
6.4.1 可利用的优势193
6.4 发展水运大有可为193
6.4.2 更上一层楼194
第七章 其他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198
7.1 大有希望的航空运输198
7.1.1 世界民航概况198
7.1.2 我国的有利条件201
7.1.3 发展途径207
7.2 迅速发展的管道运输211
7.2.1 世界著名的几座管道系统211
7.2.2 现代管道工程的特点215
7.2.3 我国管道运输的发展219
7.3 开创新的运输工具223
7.3.1 磁浮铁路223
7.3.2 新交通系统225
7.3.3 轻轨运输227
7.3.4 气垫船和核动力船230
7.3.5 电子汽车233
7.4 联合运输的发展235
7.4.1 铁路与水路的联运237
7.4.2 城乡联运新貌239
7.4.3 发展集装箱联运241
第八章 国民经济中的通讯事业244
8.1 信息和信息社会244
8.1.1 什么是信息244
8.1.2 信息的种类和传递方式246
8.1.3 步入信息社会251
8.2 信息——事业成功的保证255
8.2.1 白手起家办“大厂”255
8.2.2 科学中心转移的向导258
8.2.3 锡德拉湾的高技术空战260
8.2.4 令人振奋的记录262
8.3.1 通讯工作的特点264
8.3 现代通讯工作的特点和作用264
8.3.2 发挥“神经系统”的作用269
8.4.1 加强通讯业势在必行274
8.4.2 建立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通讯网276
第九章 广播电视通讯280
9.1 广播电视的优势及分类280
9.2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283
9.3 播演节目的创新285
9.4 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前景289
第十章 情报通讯294
10.1 报刊对社会的推动作用294
10.2 科技情报为经济建设服务298
10.3 业务通讯的发展302
11.1 邮政网的发展307
11.1.1 国际邮政网的重大变革307
第十一章 邮电通讯307
11.1.2 我国邮政网亟待改革310
11.1.3 邮电通讯的社会经济效益313
11.2 公用电信网314
11.2.1 电信网记略314
11.2.2 电话通信317
11.3 电报及数据通信320
11.3.1 电报网320
11.3.2 数据网322
11.4 传真通信323
11.5 光纤通信328
11.5.1 通讯技术的一次革命328
11.5.2 我国光导技术的试验和应用331
11.6 卫星通信333
11.6.1 通讯家族中的佼佼者334
11.6.2 卫星通信在交通部门的应用336
12.1 交通与通讯的同异析339
第十二章 交通与通讯的关系339
12.2 交通是通讯的重要手段342
12.3 通讯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345
12.4 交通与通讯的协调发展347
8.4 我国通讯业发展的对策474
热门推荐
- 1128141.html
- 975918.html
- 1416317.html
- 3636129.html
- 3473173.html
- 1339733.html
- 296211.html
- 966523.html
- 2471153.html
- 1705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9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8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5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6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1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1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3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9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7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