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职官辑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历代职官辑要
  • 陈立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0659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职官辑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夏朝的主要职官1

(一)三正(即三部首长)1

(二)六卿2

(三)九牧(九州之长)2

二 商朝的主要职官3

(一)政务官3

(二)宗教官3

(三)事务官4

三 西周的主要职官6

(一)三公6

(二)卿士7

(三)五官7

(四)诸侯、侯、甸、男8

四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和楚国的官制10

(一)掌管朝政的职官10

1.民政官10

2.军事官10

3.土地官11

4.司法官11

(二)宫廷职官12

(三)地方政权职官13

(四)与中原不同的楚国官制14

五 战国时期的官制16

(一)中央职官16

1.相17

2.将17

3.国尉17

4.御史17

5.司寇18

6.内史18

7.其他职官18

(二)地方职官18

1.郡守18

2.县令19

六 承前启后的秦代官制21

(一)中央职官21

1.丞相21

2.御史大夫21

3.国尉22

4.廷尉22

5.治粟内史22

6.奉常22

7.典客22

8.郎中令22

9.卫尉23

10.少府23

11.太仆23

12.宗正23

(二)地方职官24

1.郡守25

2.监御史25

3.郡尉25

4.关都尉25

5.内史25

6.县令、长25

(三)武官26

(四)秦代官秩和爵位27

七 西汉王朝的职官29

(一)中央职官29

1.上公29

2.三公29

3.九卿32

4.列卿35

5.宫官36

6.武官36

(二)地方职官38

一、京师职官38

1.监察官38

2.行政官38

二、州监察官39

三、诸侯王国40

四、郡国41

五、县42

六、乡42

(三)官爵与秩禄43

(四)服饰45

八 强化皇权的东汉职官47

(一)中央职官47

一、上公48

二、三公48

三、尚书台49

1.尚书令50

2.仆射50

3.尚书50

四、九卿51

五、中官53

1.侍中53

2.黄门侍郎53

3.中常侍53

六、符节令53

七、御史中丞53

八、列卿54

九、武官54

(二)地方职官56

一、京师56

二、州部56

三、郡国57

四、列郡57

五、县、邑、道58

六、官爵与俸禄59

九 三国职官62

(一)中央职官62

一、三公和位从公62

二、九卿64

三、侍中、尚书和中书68

(二)武职72

(三)地方职官74

1.郡国74

2.县76

(四)官爵及九品中正制76

十 两晋职官78

(一)中央职官78

一、八公并置78

二、开府仪同三司78

三、三省规模初立79

1.录尚书事79

2.侍中80

3.中书监、中书令81

4.秘书监81

四、九卿职务的变化81

五、武职83

(二)地方职官84

1.诸侯王84

2.郡公郡侯84

3.司隶校尉84

4.州刺史84

5.郡太守85

6.县令、长85

7.乡85

十一 南北朝职官概要86

十二 统一南北的隋朝官制91

(一)中央官制91

1.三师91

2.三公92

3.三省92

4.御史台94

5.诸寺诸监95

6.诸卫府95

(二)地方官制95

1.州刺史95

2.郡太守96

3.县令96

(三)隋代官品及俸禄96

十三 发展变化中的唐五代官制99

(一)中央职官99

一、唐代的中枢政务机关99

1.三省99

2.六部102

二、宰相与宰相机构103

三、监察机关105

四、中央事务机关106

五、统率军队的机关110

(二)地方行政职官111

一、州县与京府111

二、都督与都护112

三、方镇与幕府113

(三)唐五代的使职差遣115

(四)隋唐五代品阶勋爵制度119

1.职事官与散官119

2.勋官与封爵120

3.俸禄与致仕125

(五)唐代官员的服饰126

十四 复杂多变的宋朝官制128

(一)宋代职官的特点128

(二)宋代中央职官132

1.中央中枢部门132

2.中央一般机构135

(三)宋代的地方官制138

1.路级官府138

2.州、府、军、监级官府141

3.县级官府141

(四)宋代官员的品阶制度142

(五)宋代官员的俸禄和服饰143

(六)宋代官员的致仕制度144

十五 蒙汉宫制杂用的元代官职146

(一)蒙古官制146

一、札鲁忽赤——断事官146

二、怯薛官148

三、斡耳朵等蒙古制官员148

四、军队官制149

五、达鲁花赤149

(二)大一统的中央官制150

一、中书省150

二、枢密院151

三、御史台152

四、宣政院152

五、宣徽院152

六、翰林兼国史院153

七、蒙古翰林院153

八、集贤院153

(三)以行省分治天下的地方官制154

一、行中书省154

二、路、府、州、县155

1.路总管府156

2.大都路都总管府与大都留守司156

3.大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156

4.散府156

5.州156

6.县157

三、宣慰使司157

四、都元帅府157

五、都护府158

六、地方监察机构158

十六 极大地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明代官制160

(一)中央职官160

一、六部官职 位尊权重161

二、都、理、通官 主司监法165

三、小九卿官 分管庶务165

(二)地方职官166

一、承宣布政使司166

二、按察使司167

三、都指挥使司167

四、知府168

五、州、县168

(三)武职169

1.都指挥使169

2.行伍官170

(四)明朝的监察官171

1.都察院171

2.总督和巡抚172

3.十三道监察御史173

4.巡按御史173

5.六科给事中174

(五)明朝的内阁与宦官176

1.内阁176

2.宦官177

3.锦衣卫和东厂178

(六)明朝的加官、兼官、勋、爵和散官179

一、加官179

二、兼官179

三、勋180

四、爵180

五、散官181

1.明朝文职散官181

2.明朝武职散官182

(七)明朝官品服饰182

十七 清朝官制185

(一)中央官制185

一、内阁大学士185

二、军机处187

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9

四、中央六部 因革损益189

五、大小九卿重叠190

六、理藩院191

七、内务府192

(二)地方官制192

1.督抚192

2.藩、臬194

3.府、厅195

4.州、县195

(三)清代各地武官196

1.北京守卫官196

2.各省八旗驻防将军等官196

3.绿营各级军官197

(四)爵位、官阶和品级197

1.爵位197

2.官阶198

3.品级198

(五)官服1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