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卡尔弗特(Calverc,S.),(美)英格伦(Englund,H.M.)著;刘双进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17193·0876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言1
第一章 绪论1
1.1迅速反应的需要1
1.2最佳可用控制技术2
1.3污染总体描述2
1.4污染控制行动4
1.5工程师应解答的问题5
第二章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7
2.1 引言7
2.2对生化作用和细胞的影响8
2.2.1二氧化硫的影响9
2.2.2氟化物的影响10
2.2.3臭氧的影响10
2.3对整个植物的影响11
2.3.1判断11
2.4酸雨的影响20
2.5污染对农业的影响20
2.6生态系统的反应22
2.7大气质量标准25
参考文献26
第三章 污染物对材料的影响29
3.1引言29
3.2.1黑色金属30
3.2硫氧化物30
3.2.2有色金属31
3.2.3油漆33
3.2.4纺织品35
3.2.5建筑材料和艺术品35
3.2.6硫氧化物的其他影响36
3.3颗粒物36
3.3.1金属腐蚀36
3.3.4织物37
3.4氮氧化物37
3.4.1染色的织物37
3.3.3油漆37
3.3.2建筑材料37
3.4.2纤维强度的降低39
3.4.3对塑料和弹料的影响39
3.4.4金属腐蚀39
3.5臭氧40
3.5.1弹料40
3.5.2织物41
3.5.3涂料42
3.6其他污染物影响42
3.6.1硫化氢42
3.6.2氟化物43
3.6.3氨43
3.7经济评价43
3.7.3电气元件44
3.7.2建筑用金属44
3.7.1涂料44
3.7.4织物45
3.7.5塑料和弹料45
3.7.6非金属建筑材料45
3.7.7艺术品和历史纪念物46
参考文献46
第四章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50
4.1引言50
4.2能见度影响50
4.2.1 引言50
4.2.2能见度理论51
4.2.3清洁区的能见度53
4.2.4微粒散射54
4.2.5气象对能见度的影响55
4.2.6大气污染颜色效应58
4.2.7能见度数据的来源59
4.2.8能见度数据的分析59
4.2.9能见度测定方法61
4.3对降水的影响65
4.3.1 引言65
4.3.2凝聚作用与降水形成65
4.3.3云与降水化学67
4.4.3大气气溶胶的影响69
4.4.2大气中CO2的影响69
4.4.1 引言69
4.4对全球气象状态的影响69
4.4.4碳氟化合物和其他“非活性”物质的影响70
4.5结束语71
参考文献72
第五章气体污染物特性75
5.1引言75
5.2硫化合物75
5.2.1硫化合物的物理特性与存在状况76
5.2.2形成机理78
5.2.3硫化合物化学81
5.3.1氮化合物的物理特性与存在状况82
5.3氮化合物82
5.3.2形成机理86
5.3.3氮化合物化学89
5.4碳化合物93
5.4.1碳化合物的物理特性与存在状况93
5.4.2形成机理100
5.4.3碳化合物的化学特性102
5.5有害大气污染物104
5.5.1苯106
5.5.2氯乙烯107
5.5.3汞108
参考文献108
6.2.2颗粒物的粒度112
6.2颗粒物的特性112
6.2.1分散气溶胶112
6.1 引言112
第六章颗粒污染物特性112
6.2.3颗粒物的粒度分布113
6.2.4颗粒物的浓度117
6.2.5化学组成117
6.2.6无量钢参数117
6.2.7空气动力学直径119
6.2.8切割直径120
6.3迁移特性122
6.3.1单独颗粒的一般运动122
6.3.2最终沉降速度122
6.3.4电荷徒动124
6.3.3布朗运动与扩散124
6.3.5磁场127
6.3.6声场127
6.3.7热电泳现象127
6.3.8光致漂移128
6.3.9扩散电泳现象与斯蒂芬流129
6.4非稳定态颗粒的运动129
6.4.1张弛时间129
6.4.2粒子加速130
6.4.3粒子减速130
6.4.4迁移距离130
6.5凝聚、冷凝和化学反应131
6.5.1布朗凝聚131
6.5.3紊流中气溶胶的凝聚134
6.5.2层流中颗粒的凝聚134
6.5.4含有荷电颗粒的气溶胶凝聚135
6.5.5气溶胶的极化凝聚135
6.5.6气溶胶的声凝聚136
6.5.7气溶胶的动凝聚136
6.5.8冷凝与蒸发137
6.5.9化学反应139
6.6集尘机理139
6.6.1关于颗粒沉降的一般方程式139
6.6.2惯性沉降141
6.6.3拦截144
6.6.4重力沉降144
6.6.5扩散146
6.6.6静电沉降147
6.6.7磁性收集148
术语表148
参考文献150
第七章吸收、吸附和凝聚控制气体152
7.1适用范围152
7.2吸收153
7.2.1吸收系统153
7.2.2吸收装置的类型和构造155
7.2.3理论设计方程160
7.2.4吸收过程的具体应用177
7.2.5回收物质的处理、利用和处置178
7.2.6固体吸收179
7.3.1吸附剂的种类180
7.3吸附180
7.3.2吸附系统概论185
7.3.3吸附装置类型187
7.3.4理论和设计191
7.3.5具体应用205
7.3.6焚化-吸附浓缩206
7.3.7回收物质的处理、利用和处置206
7.4凝聚206
7.4.1装置类型207
7.4.2理论和设计208
参考文献211
8.2热氧化作用214
8.2.1燃烧化学214
第八章燃烧法控制废气214
8.1背景214
8.2.2系统设计参数215
8.3燃烧系统216
8.3.1一般原理216
8.3.2设计参数216
8.4燃烧设备217
8.4.1设计217
8.4.2燃烧器类型218
8.4.3控制系统219
8.4.4燃烧室设计221
8.4.6耐火材料222
8.4.5风机选择222
8.5热回收223
8.5.1热交换器223
8.5.2废热锅炉224
8.5.3有机流体加热器224
第九章化学反应法控制废气225
9.1引言225
9.2 NOx控制225
9.2.1非催化氨注入法225
9.2.2选择性催化还原(SCR)228
9.2.3非选择性催化还原(NCR)231
9.2.4电子束照射231
9.3.1 CuO/CuSO4工艺232
9.3 SOx控制232
9.3.2煤/石灰石配合燃料233
9.3.3干式吸收剂吹入法233
9.4结论234
参考文献235
第十章洗涤法控制颗粒物237
10.1引言237
10.1.1湿式洗涤器237
10.1.2总系统237
10.1.3颗粒物的行为238
10.2分类239
10.2.1板式洗涤器239
10.2.3纤维填料塔241
10.2.2实体填料塔241
10.2.4预雾化喷淋洗涤塔242
10.2.5气体雾化喷淋243
10.2.6旋风式洗涤器244
10.2.7档流板和次级气流洗涤器244
10.2.8自激喷雾洗涤器245
10.2.9机械增助洗涤器246
10.2.10移动床洗涤器246
10.2.11联合增强洗涤器246
10.3性能分析247
10.3.1方法247
10.3.3切割直径法248
10.3.2单元装置248
10.3.4切割-功率关系250
10.3.5沉降速度通则250
10.4数学模式252
10.4.1板式塔252
10.4.2实体填料塔253
10.4.3纤维填料塔253
10.4.4预雾化喷淋洗涤塔254
10.4.5气体雾化喷淋洗涤器255
10.5颗粒增大259
10.5.1流量力-冷凝作用259
10.5.2静电荷261
10.6雾沫分离266
10.5.3表面活性剂266
10.6.1分离原理267
10.6.2设备类型267
10.6.3初级效率267
10.6.4再飞扬268
10.6.5固体沉降268
10.7补充资料来源268
10.8专用术语269
参考文献271
第十一章过滤器控制颗粒物的排放273
11.1工作原理273
11.1.1引言273
11.1.2理论274
11.1.3机械280
11.2初步设计285
11.2.1技术-经济条件的确定285
11.2.2气-布率的估算288
11.2.3过滤介质的选择289
11.2.4穿透率291
11.2.5辅助设备295
11.2.6整个除尘系统的考虑296
11.3初步设计估算的局限性297
11.3.1压降297
11.3.2穿透率298
11.4改进设计估算298
11.4.1计算机模式298
11.4.2 K2值的估算299
11.5设计提纲300
11.6测试方法300
11.6.1袋滤器测定301
11.6.2滤袋测定302
11.7袋滤器的运行302
11.7.1最佳操作302
11.7.2故障排除303
词汇表308
参考文献309
第十二章静电除尘控制颗粒物的排放310
12.1引言310
12.1.1工作原理310
12.1.2应用312
12.2基本原理313
12.2.1电晕放电314
12.2.2颗粒荷电315
12.2.3颗粒捕集321
12.2.4清灰323
12.3电除尘器的设计323
12.3.1设计方法324
12.3.2电除尘器的设计和尺寸参数324
12.3.3供电328
12.3.4欧式和美式电除尘器的比较330
12.3.5设计例330
12.4.2电晕电极333
12.4电除尘器设备333
12.4.1电除尘器类型333
12.4.3集尘电极334
12.4.4高压设备335
12.4.5振打机构336
12.4.6壳体、灰斗和框架338
12.4.7确保良好的气流分布338
12.5电除尘器遇到的问题339
12.5.1基本理论问题339
12.5.2机械问题339
12.5.3运行问题340
12.6粉尘比电阻340
12.6.1比电阻的测定341
12.6.2高比电阻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342
12.6.3克服高比电阻的方法343
12.7热端电除尘器344
参考文献345
第十三章机械除尘器对颗粒物的控制346
13.1机械除尘器的原理和应用范围346
13.1.1除尘力的性质346
13.1.2设备类型346
13.1.3应用范围346
13.2沉降室347
13.2.1重力和阻力347
13.2.2沉降室设计348
13.2.3效率349
13.3.1离心力的利用350
13.3旋风除尘器350
13.3.2旋风器的设计352
13.3.3旋风器的性能356
参考文献356
第十四章控制费用357
14.1引言357
14.2分类法358
14.2.1尺寸参数359
14.2.2安装费用的估算360
14.2.3年度费用的估算364
14.3.1捕集罩369
14.3附属设备费用的估算369
14.3.2管道371
14.3.3气流调节装置373
14.3.4风机和泵子系统375
14.3.5螺旋输送机381
14.3.6烟囱382
14.4颗粒物控制装置383
14.4.1静电除尘器383
14.4.2湿式洗涤器384
14.4.3袋滤式除尘器386
14.5废气控制装置389
14.5.1热焚烧炉389
14.5.2催化焚烧炉391
14.5.3火舌管392
14.5.4气体吸收塔393
14.5.5炭吸附器397
14.6费用换算400
参考文献401
第十五章化石燃料的燃烧403
15.1引言403
15.2燃烧过程403
15.2.1引言403
15.2.2燃料种类与发热量406
15.2.3化学计算法410
15.2.4燃料的效率411
15.3燃烧装置413
15.3.1锅炉的类型413
15.3.2美国的锅炉415
15.4排放源416
15.4.1固体燃料417
15.4.2液体燃料419
15.4.3气体燃料420
15.4.4影响排放的因素422
15.5控制系统422
15.5.1颗粒物控制422
15.5.2二氧化硫的控制425
15.5.3氮氧化物的控制436
15.6.1颗粒物控制系统437
15.6控制设备的费用437
15.6.2硫氧化物控制费用439
15.6.3氮氧化物控制费用440
参考文献445
第十六章非常规燃料447
16.1引言447
16.2非常规燃料的来源447
16.3燃料制备技术449
16.4燃烧设备的类型450
16.5潜在空气排放物451
16.6法规454
16.6.1大气净化法454
16.7空气污染控制设备458
16.6.2有毒物质控制法458
16.6.3资源保护与回收法458
16.8商业性应用实例459
16.8.1水冷壁焚烧炉燃烧城市固体废物459
16.8.2带废热锅炉的液体废物氧化459
16.8.3燃烧木柴的蒸汽发生器460
16.8.4加拿大焦油砂461
16.8.5无烟末煤作流化床锅炉燃料461
16.9非常规燃料的未来461
参考文献462
第十七章选煤464
17.1引言464
17.2.1煤的分类465
17.2煤炭的性质465
17.2.2煤的结构467
17.2.3煤炭精选的可能性469
17.3选煤技术472
17.3.1煤炭破碎473
17.3.2筛分分级473
17.3.3现代精选法474
17.3.4先进的精选技术477
17.3.5脱水与干燥478
17.3.6污染控制与矸石处置478
17.4商业性工厂的状况与设计479
17.4.1精选深度479
17.4.2工厂设计的折衷选择480
17.4.3工厂的运行481
17.4.4精选的投资484
17.5煤炭洗选脱硫493
17.5.1大气净化法493
17.5.2 SO2排放细则496
17.5.3合格煤供应量497
17.5.4公用事业煤的精选500
17.5.5投资效果501
17.5.6硫分的易变性504
17.5.7运行性的估算511
17.6换算系数表514
17.7泰勒筛目尺寸514
参考文献514
热门推荐
- 3438761.html
- 2047853.html
- 1273217.html
- 2548512.html
- 157831.html
- 2782112.html
- 2695282.html
- 775880.html
- 2843666.html
- 3175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9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1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4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8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5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9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4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8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