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第2版
  • 卢艳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113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中药化学成分-分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

第一节 溶剂提取法1

一、原理1

二、溶剂的选择3

三、提取方法4

四、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6

第二节 水蒸气蒸馏法6

实例1 白头翁素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

实例2 徐长卿中丹皮酚的提取7

第三节 升华法8

实例3 茶叶中咖啡因的制备8

实例4 5-羟甲基糠醛的提取8

实例5 苦马豆素的提取8

第四节 压榨法9

参考文献9

第二章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10

第一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经典方法10

一、溶剂分离法10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10

三、沉淀法12

实例1 栝楼中天花粉蛋白的分离——分级乙醇沉淀法提取12

实例2 蝙蝠葛中提取蝙蝠葛碱13

实例3 槲树皮中槲皮苷的提取13

四、盐析法13

实例4 大麦中提取淀粉酶14

五、透析法14

六、结晶法14

实例5 结晶法纯化甘草甜素16

实例6 分步结晶法提取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17

七、色谱法17

第二节 分离纯化发展中的新技术18

一、超滤技术18

二、吸附技术18

三、澄清技术18

第三节 分离纯化技术的前景与展望19

参考文献19

第三章 色谱技术在中药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20

第一节 纸色谱20

一、原理20

二、操作21

三、应用21

第二节 薄层色谱22

一、原理22

二、操作22

三、制备型薄层色谱25

四、薄层色谱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26

第三节 柱色谱26

一、吸附柱色谱26

二、分配柱色谱30

三、凝胶过滤柱色谱31

四、离子交换柱色谱33

第四节 制备型加压液相色谱34

一、基本原理35

二、低压液相色谱37

三、中压液相色谱37

四、高压液相色谱38

第五节 制备型气相色谱39

一、色谱柱39

二、进样39

三、样品的收集39

四、制备型气相色谱在中药成分研究上的应用40

第六节 高速逆流色谱40

一、原理41

二、高速逆流色谱的优点42

三、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的选择43

四、高速逆流色谱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44

五、高速逆流色谱的一些新进展47

参考文献48

第四章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51

第一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51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51

二、CO2-SFE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54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展望58

第二节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58

一、基本原理59

二、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60

三、前景与展望61

四、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61

第三节 膜提取分离技术61

一、基本原理62

二、膜技术的优越性62

三、膜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制备中的应用63

四、中药制剂中应用膜技术应注意的问题66

五、前景和展望67

第四节 超声波提取技术67

第五节 微波提取技术68

第六节 分子印迹技术69

一、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69

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70

第七节 半仿生提取技术75

一、基本原理75

二、半仿生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75

三、结论与展望76

第八节 酶工程技术77

一、破坏植物细胞壁,促进有效成分提取77

二、改变目的成分的性质,加强药物活性78

三、去除体系内杂质,提高提取液的澄清度79

四、结论与展望80

第九节 分子蒸馏技术80

一、概述81

二、分子蒸馏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83

三、前景和展望85

参考文献85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92

第一节 结构分类92

一、黄酮和黄酮醇93

二、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93

三、查耳酮93

四、双黄酮94

五、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94

六、黄酮苷94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检识94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94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95

第三节 常见的提取方法95

一、溶剂提取法96

二、碱提酸析法96

三、超声波法96

四、超临界CO2萃取法96

五、花青素的提取96

第四节 分离和纯化97

一、硅胶柱色谱法97

二、聚酰胺柱色谱法97

三、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98

四、梯度pH萃取法98

五、液滴逆流色谱98

六、根据分子中的某些特定功能团进行分离99

第五节 光谱特性及结构分析99

一、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99

二、核磁共振谱及质谱100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谱学特征101

第六节 常见含黄酮类成分中药的提取分离103

一、黄芩103

二、葛根107

三、银杏叶109

四、槐米113

五、满山红叶115

六、陈皮116

七、沙棘117

八、侧柏叶119

九、高良姜120

十、萹蓄121

第七节 黄酮类常用定量分析方法123

一、比色法123

实例1 槐花中芦丁的含量测定123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123

实例2 秦岭金丝桃属三种植物药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123

三、薄层扫描法123

实例3 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124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124

实例4 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124

参考文献124

第六章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27

第一节 结构分类128

一、杂环衍生物类128

二、萜衍生物类132

三、甾衍生物类133

四、环肽生物碱类133

五、有机胺类生物碱134

第二节 理化性质和检识134

一、生物碱的性质134

二、生物碱的颜色反应134

第三节 常见的提取方法135

一、按所用溶剂不同分类135

二、按提取条件不同分类135

第四节 分离和纯化136

第五节 光谱特征及结构分析137

一、生物碱的降解反应137

二、生物碱的光谱特征138

第六节 常见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的提取分离139

一、苦参139

二、麻黄141

三、黄连145

四、洋金花148

五、防己150

六、马钱子152

七、乌头155

八、长春花156

九、雷公藤158

十、喜树161

十一、千层塔163

十二、三尖杉163

第七节 生物碱类常用定量分析方法167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68

实例1 吴茱萸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168

二、分光光度法168

实例2 制川乌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168

三、薄层色谱法169

实例3 防己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169

实例4 两面针中两面针碱的含量测定169

参考文献170

第七章 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72

第一节 结构分类172

一、羟基蒽醌类172

二、蒽酮及蒽酚类173

三、二蒽酮类173

四、二蒽醌类174

第二节 理化性质和检识174

一、性质174

二、定性检识175

第三节 常见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176

一、游离蒽醌的提取分离方法176

二、蒽醌苷类的提取分离方法177

第四节 光谱特征和结构鉴定177

一、UV谱177

二、IR谱178

三、MS谱178

四、NMR谱179

第五节 含蒽醌类成分中药的提取分离180

一、大黄180

二、虎杖185

三、决明子188

四、何首乌190

第六节 蒽醌类含量测定方法191

一、比色法191

二、差示分光光度法192

三、薄层扫描法192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192

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193

参考文献193

第八章 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95

第一节 结构分类195

一、甾体皂苷196

二、三萜皂苷197

第二节 理化性质和检识199

一、皂苷的特性199

二、皂苷的鉴别200

第三节 常见的提取方法201

第四节 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201

一、溶剂分离法201

二、铅盐沉淀法202

三、胆甾醇沉淀法202

四、乙酰化法202

五、酸碱法202

六、色谱分离法203

第五节 光谱特征和结构鉴定203

一、红外光谱203

二、紫外光谱203

三、质谱203

四、核磁共振谱204

第六节 含皂苷类成分中药的提取分离206

一、人参206

二、甘草208

三、柴胡210

四、桔梗212

五、远志213

六、绞股蓝215

七、白头翁217

第七节 皂苷类常用定量分析方法219

一、比色法219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220

三、薄层扫描法220

四、气相色谱法220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220

参考文献220

第九章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23

第一节 结构分类223

第二节 理化性质及检识224

一、强心苷类的理化性质224

二、强心苷类的鉴别224

第三节 常见的提取方法225

一、原生强心苷的提取225

二、次生强心苷的提取226

第四节 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226

一、逆流分配法226

二、溶剂萃取法226

三、色谱分离法226

第五节 光谱特征和结构鉴定227

一、红外吸收光谱227

二、紫外吸收光谱227

三、质谱227

四、核磁共振谱228

第六节 含强心苷类成分中药的提取分离229

一、毛地黄229

二、铃兰草231

三、黄花夹竹桃234

四、福寿草236

五、海葱238

第七节 强心苷类成分分析方法239

一、薄层色谱法239

实例1 铃兰毒苷、福寿草毒苷、加拿大醇苷和加拿大麻苷的检测239

实例2 黄花夹竹桃果仁总单糖苷的鉴别与检查239

二、纸色谱239

三、分光光度法240

实例3 比色法测加拿大麻苷含量240

实例4 比色法测定总强心苷240

实例5 黄花夹竹桃果仁中总强心苷的测定240

四、HPLC法241

实例6 洋地黄毒苷含量测定241

实例7 毛地黄毒苷片中毛地黄次苷、毛地黄毒苷、羟基毛地黄毒苷和吉他洛苷含量测定241

实例8 HPLC法测定铃兰毒苷、毒毛旋花子苷元和加拿大麻苷241

五、GC法241

参考文献242

第十章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43

第一节 结构和分类243

一、简单香豆素类243

二、呋喃香豆素类243

三、吡喃香豆素245

四、异香豆素类245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检识245

第三节 常用提取与分离方法246

一、常用的提取方法246

二、分离纯化方法247

第四节 光谱特征及结构鉴定248

一、紫外光谱248

二、红外光谱248

三、质谱249

四、核磁共振谱250

第五节 含香豆素成分中药的提取分离250

一、蛇床子250

二、秦皮252

三、前胡254

四、肿节风259

第六节 香豆素常用的分析方法259

一、薄层扫描法260

实例1 独活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260

实例2 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260

二、分光光度法260

三、气相色谱法260

实例3 乌蛇止痒丸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261

参考文献261

第十一章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63

第一节 结构分类264

一、二芳基丁烷类264

二、二芳基丁内酯类264

三、芳基萘类264

四、单四氢呋喃类265

五、双四氢呋喃类265

六、联苯环辛烯类266

七、联苯类266

八、苯并二氧六环类266

九、苯并呋喃类267

十、倍半木脂素和二木脂素267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检识267

一、物理性质267

二、化学性质267

三、检识268

第三节 提取、分离纯化268

一、提取268

二、分离纯化268

第四节 光谱特征和结构鉴定269

一、紫外光谱269

二、红外光谱269

三、核磁共振谱269

第五节 含木脂素类成分中药的提取分离271

一、五味子271

二、厚朴274

三、桃儿七276

四、辛夷278

参考文献281

第十二章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82

第一节 结构分类282

一、半萜282

二、单萜283

三、倍半萜285

四、二萜287

五、三萜290

六、四萜及其衍生物296

第二节 常见的提取方法297

一、水蒸气蒸馏法297

二、溶剂提取法297

三、液-液分配萃取分离法297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297

第三节 分离和纯化298

一、柱色谱法298

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法298

三、薄层色谱和高效薄层色谱分离法298

第四节 光谱特征、鉴别方法299

一、紫外光谱300

二、红外光谱300

三、质谱300

四、核磁共振谱301

第五节 含萜类成分中药的提取分离301

一、黄花蒿301

二、穿心莲302

三、丹参304

四、雷公藤305

五、银杏307

六、黄芪309

七、薄荷311

参考文献312

第十三章 多糖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317

第一节 结构分类317

一、植物多糖317

二、动物多糖318

第二节 常见的提取方法319

第三节 常见的分离和纯化方法320

一、利用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沉淀法)320

二、利用电离性质不同的分离方法320

三、柱色谱法320

第四节 光谱特征及结构鉴定321

一、多糖结构分析方法321

二、多糖的测定方法324

第五节 含多糖类成分中药的提取分离324

一、香菇324

二、猪苓327

三、茯苓328

四、黄芪330

五、芦荟332

六、枸杞子333

参考文献335

第十四章 中药标准提取物337

第一节 概述337

一、中药标准提取物的含义337

二、中药标准提取物的特点337

第二节 中药标准提取物国内外现状338

第三节 中药标准提取物的制备339

一、技术装备及国内主要生产厂家339

二、分析检测技术340

三、质量标准340

第四节 常见的几种植物标准提取物341

一、葡萄籽提取物341

实例1 葡萄籽提取物质量标准341

二、大豆提取物343

实例2 大豆提取物质量标准344

三、紫锥菊提取物344

实例3 紫锥菊提取物质量标准345

四、越橘提取物345

五、红景天提取物346

六、松树皮提取物346

七、苹果提取物346

八、银杏叶提取物346

第五节 中药提取物相关政策和法规347

参考文献347

附录348

附录1 中药成分鉴别常用显色剂及其配制348

附录2 薄层色谱常用吸附剂358

附录3 国产新华色谱滤纸的规格及性能359

附录4 常用溶剂物理常数359

附录5 乙醇浓度稀释表359

附录6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360

附录7 常用酸碱浓度及配制方法361

附录8 常用液态试剂相对密度及其折合数量362

附录9 试剂规格表362

附录10 常用干燥剂的应用范围363

附录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筛号和工业用筛的关系363

附录12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