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论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贺金瑞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SBN:780742194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论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关于实践检验真理标准问题9
一、真理标准讨论的背景和准备 10
(一)真理标准讨论的历史背景10
(二)真理标准讨论的准备12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4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理论论争 16
(一)什么是实践标准17
(二)实践标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19
(三)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21
三、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 23
(一)实践标准与理论指导24
(二)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26
四、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统一 28
(一)实践标准与实践权威28
(二)关于三个“标准”的统一30
第二章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 35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36
(一)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争论36
(二)哲学基本问题与本体论和认识论4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 47
(一)物质范畴48
(二)物质观55
(三)时空观57
三、意识论 60
(一)意识的产生60
(二)意识的本质61
(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63
第三章 关于唯物辩证法问题 70
一、矛盾范畴及其基本属性 70
(一)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70
(二)矛盾的主次方面及其转化79
(三)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80
(四)关于“一分为二”与“一分为多”83
(五)关于矛盾范畴86
(六)矛盾学说的主体性89
二、关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92
(一)辩证法的规律有几个92
(二)质量互变规律94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95
三、关于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论战99
(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定义99
(二)马克思主义是否决定论102
四、关于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关系讨论106
(一)系统中的矛盾问题107
(二)系统中的矛盾对立和斗争108
(三)系统规律与辩证法规律110
五、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113
(一)讨论的背景113
(二)研讨的主题和学科意义115
(三)争论的主要问题117
第四章 关于主客体研究132
一、主体与客体概念规定133
(一)哲学基本问题与主客体概念133
(二)主体与客体概念含义141
(三)主体结构和主体能力146
二、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153
(一)对立统一关系153
(二)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156
(三)交往实践关系159
三、历史过程的主客体162
(一)历史过程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163
(二)历史规律与主体能动性167
第五章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172
一、实践唯物主义讨论概述174
(一)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前期准备及其产生过程174
(二)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主要分歧182
(三)实践范畴与实践唯物主义的不同看法188
二、实践唯物主义在本体论问题上的争论200
(一)“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201
(二)“实践一元论”与“物质一元论”205
(三)“实践超越论”与“三位一体论”210
三、实践唯物主义当代发展的讨论214
(一)“类推说”和“反类推说”214
(二)“超越论”与“反超越论”216
(三)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当代意义218
第六章 关于主体性哲学228
一、主体性问题和主体性规定230
(一)主体性问题230
(二)主体性的本质特性236
(三)主体间性239
二、主体性原则242
(一)主体性原则的合理性243
(二)反主体性效应245
(三)主体自我意识247
第七章 关于认识论研究253
一、关于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发展阶段254
(一)认识的来源254
(二)认识的发展阶段263
(三)认识活动及其结构274
二、关于认识论的学科性质280
(一)认识论的理论反思280
(二)反映范畴的意见282
(三)建立广义认识论283
三、认识本质的选择论、建构论和创造论284
(一)认识本质是选择284
(二)认识本质是建构286
(三)认识本质是创造289
(四)选择论、建构论、创造论与反映论的关系291
第八章 关于哲学体系改革297
一、体系存在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定位298
(一)哲学体系改革的问题298
(二)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入手303
二、哲学体系改革的方法论原则和构想307
(一)哲学体系改革的方法论原则308
(二)哲学体系改革的构想311
(三)哲学体系改革的方案和实施316
第九章 关于认识真理322
一、真理观323
(一)真理范畴323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25
二、真理与谬误328
(一)真理与谬误的相对性328
(二)真理与谬误的界限329
(三)真理与传播331
三、真理与价值334
(一)真理与评价335
(二)真理有无阶级性340
第十章 哲学的时代性与当代发展形态345
一、哲学与时代精神346
(一)人类实践发展的时代特点347
(二)走向新世纪哲学的特点352
二、哲学发展的当代形态358
(一)日常生活批判形态359
(二)类哲学形态362
(三)解释学形态364
(四)“退向观念界”哲学形态368
(五)社会哲学形态370
(六)中国化哲学形态371
(七)人学形态373
(八)文化哲学形态375
(九)公共哲学形态377
(十)生存论哲学形态378
三、哲学的思维品质和功能381
(一)哲学的思维品质381
(二)哲学的功能385
四、哲学的发展与应用394
(一)哲学的贫困395
(二)哲学观的改造398
(三)应用哲学403
结语 408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413
后记 415
编辑后记 417
热门推荐
- 1833606.html
- 403759.html
- 998209.html
- 3637497.html
- 434695.html
- 369980.html
- 3357077.html
- 3551455.html
- 1783866.html
- 3406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3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4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8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6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4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3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2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8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8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