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872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中国古代设计的当代生命1
1.1.1 全球设计:现代化进程中的趋同与求异1
1.1.2 中国设计:被动现代化中的模仿与创新2
1.1.3 把握文化内核,挖掘源头活水3
1.2 理解设计3
1.2.1 设计与古代设计3
1.2.2 设计科学:设计学与设计艺术学之间5
1.3 从思维方式研究中国古代设计7
1.3.1 关于思维方式7
1.3.2 关于设计思维方式7
1.3.3 关于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9
1.4 研究意义与本书架构10
1.4.1 研究意义10
1.4.2 本书架构11
上篇 传统造物设计研究15
第2章 中国古代金之人为事物15
2.1 人为“事”“物”15
2.1.1 从人工物到人为“事…物”15
2.1.2 中国古代人为“事”“物”16
2.2 从五行说看中国传统设计的“事”与“物”18
2.2.1 从五行本意看中国传统设计之“物”18
2.2.2 从五行关系看中国传统设计之“事”19
2.2.3 从五行思想看中国传统设计之“理”21
2.3 中国古代金之人为事物的分类22
2.3.1 五行之“金”22
2.3.2 “金”之人为事物的分类24
2.3.3 研究案例的确定29
第3章 编钟鸣礼 圆钟传讯32
3.1 编钟与圆钟33
3.2 编钟鸣礼35
3.2.1 编钟的器物类型与历史演进35
3.2.2 编钟类型的产生与两周巨变44
3.2.3 编钟的鼎盛与春秋战国的纷争46
3.2.4 编钟的衰微与秦汉更迭49
3.3 圆钟传讯51
3.3.1 圆钟的器物类型与历史演进51
3.3.2 佛教的传入与圆钟的出现53
3.3.3 唐朝的圆钟与唐诗的钟声56
3.3.4 佛教的传入与圆钟的出现明朝的铸钟工艺与铸钟风尚57
3.4 案例研究:大晟编钟与永乐大钟59
3.4.1 大晟编钟59
3.4.2 永乐大钟62
3.5 钟的演进逻辑和设计文化意识65
3.5.1 宏观逻辑:以乐鸣礼与以声传讯65
3.5.2 微观动因:时代更迭与技术发展65
3.5.3 动态目标:娱神、娱祖和娱人67
第4章 王者秉钺68
4.1 钺由斧生,钺斧有别68
4.2 钺的历史演进70
4.2.1 长江下游地区钺的类型与演进70
4.2.2 黄河中下游及北方地区钺的类型与演进74
4.2.3 西南及南方地区钺的类型与演进79
4.3 钺的功能、形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4
4.3.1 钺的形式多样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85
4.3.2 钺的功能复杂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8
4.3.3 长江黄河下游石钺差异与地质地貌的关系92
4.4 案例分析:不对称形铜钺93
4.4.1 不对称形铜钺的类型和分布93
4.4.2 云南不对称形铜钺95
4.4.3 两广不对称形铜钺97
4.5 钺的演进逻辑和设计文化意识99
4.5.1 功能:生产工具与政治器具99
4.5.2 演进:实用与象征的多元并存101
4.5.3 设计:围绕地域特征的多元因素102
第5章 锁户机谋105
5.1 从楗管到锁钥:文字学的视角105
5.1.1 锁、琐与链105
5.1.2 锁与钥的古称106
5.2 锁的历史演进107
5.2.1 锁具简史107
5.2.2 锁的构造与开启112
5.3 广锁设计研究114
5.3.1 广锁的结构与制作115
5.3.2 广锁设计例析116
5.3.3 广锁的设计思考120
5.4 锁因人异:锁具的造型与功能122
5.4.1 花旗锁:为平民祈福辟邪122
5.4.2 首饰锁:为妇幼的祈福与美丽126
5.4.3 刑具锁:禁锢囚犯的自由128
5.4.4 文字组合锁与文人雅趣129
5.5 中国古锁的演进逻辑与设计文化意识131
5.5.1 功能:实用与象征的双重功能131
5.5.2 演进:从实用走向象征、从器物走向风俗131
5.5.3 锁的设计文化意识132
下篇 设计思维方式探索139
第6章 从设计文化意识到设计思维方式139
6.1 从金属造物看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意识139
6.1.1 中国传统金属造物的再透视139
6.1.2 从金属造物看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意识141
6.2 工艺典籍中的设计之思147
6.2.1 工艺典籍的探寻147
6.2.2 天时地气材美工巧149
6.3 中国传统思维框架:三才观151
6.3.1 中国古代对“天”、“地”、“人”的认识151
6.3.2 中国古代关于“天地人”关系的认识156
6.4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159
6.4 1 “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再思考159
6.4.2 天时地利人和物宜工巧162
第7章 巧适事物166
7.1 “天地人物工”的再解析166
7.1.1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的系统模型166
7.1.2 设计之“事—物”结构的建立与有序建立168
7.2 “时利和宜巧”的再解析171
7.2.1 和出于适171
7.2.2 “时天利地和人宜物工巧”与适应性172
7.2.3 “时利和宜巧”与适度性173
7.2 4 “天时地利人和物宜工巧”与适合性175
7.3 “天时地利人和物宜工巧”的整体思考176
7.3 1 “适”与“事—物”的关系176
7 3.2 “工巧”与“适”、“事—物”的关系177
7.3.3 巧适事物178
第8章 知行相须180
8.1 “筷子”——亚洲食文化研究180
8.1.1 二手资料研究181
8.1.2 目标人群定位183
8.1.3 用户调研184
8.1.4 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186
8 1.5 综合分析189
8.1.6 概念设计191
8.2 “Design for Music”——音乐播放器设计196
8.2.1 基于“巧适事物”的设计程序与思维方法196
8.2.2 “Design for Music”项目介绍199
8.3 设计实践中的思考204
8 3.1 设计知识:外修内炼、按图索骥204
8.3.2 设计程序:认识既有关系、创造全新关系205
8.3.3 设计方法:巧于因借、藏巧于拙206
第9章 结论207
9.1 中国传统金属造物的设计演进逻辑207
9.1.1 中国传统金属造物设计的宏观逻辑207
9.1.2 中国传统金属造物设计的微观动因208
9.2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的评说209
9 2.1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的内容阐释209
9.2.2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的优势209
9.2.3 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的缺陷210
9.3 “巧适事物”的再透视211
9.3.1 再次透视人为“事—物”211
9.3.2 再次透视设计的“关系”212
9.3.3 再次透视设计的“创造性”213
参考文献217
后记223
附录 图表资料来源224
热门推荐
- 2109041.html
- 236271.html
- 631995.html
- 3353690.html
- 3845366.html
- 2329498.html
- 2344210.html
- 3389884.html
- 2471362.html
- 3340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1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1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8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4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8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0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5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9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