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油职工安全教育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来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62336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石油工业-安全生产-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石油职工安全教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安全教育与安全生产1
一、安全生产的发展与现状1
(一)安全生产是既古老又永恒的主题1
(二)安全生产的现状2
(三)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安全工作4
二、安全教育5
(一)安全教育的目的5
(二)安全教育的意义6
(三)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7
(四)员工的基本安全素质与现代安全意识10
三、安全基本知识11
(一)安全11
(二)安全生产12
(三)安全管理12
(四)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13
(五)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13
(六)安全的基本特征14
四、安全生产方针17
(一)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17
(二)正确认识安全和生产的辩证关系18
(三)管理者和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针的正确态度19
五、石油生产的特点及对安全的要求20
(一)石油生产的特点20
(二)石油工业生产对安全的要求22
六、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24
(一)岗位职工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24
(二)岗位职工安全生产的职责24
第二章 安全法制教育26
一、法律的概念和守法26
(一)什么是法26
(二)为什么要守法27
二、安全生产法律29
(一)违法与法律制裁的概念29
(二)行政处罚30
(三)民事责任31
(四)重大责任事故罪及法律制裁32
(五)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及法律制裁33
(六)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其他违法行为及法律制裁35
三、职工的安全生产权利36
(一)知情权36
(二)建议权37
(三)批评、检举和控告权37
(四)拒绝权37
(五)紧急避险权38
(六)劳动保护权38
(七)接受教育权39
(八)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赔偿权39
四、职工的安全生产义务40
(一)遵章守纪,服从管理40
(二)正确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40
(三)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41
(四)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41
第三章 石油企业安全制度与安全管理42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42
(一)一般规定42
(二)安全部门和领导及职工安全职责43
二、安全教育48
(一)管理人员安全教育48
(二)生产岗位员工安全教育49
(三)日常安全教育51
(四)其他人员安全教育52
(五)组织管理52
三、安全检查53
(一)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53
(二)安全检查的形式53
(三)安全检查的要求54
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管理55
(一)对建设单位“三同时”的管理要求55
(二)对设计单位“三同时”的管理要求56
(三)对施工、监理和设备材料供应等单位“三同时”的管理要求56
(四)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56
五、“三标”和车队“十八法”管理57
(一)“三标”管理57
(二)车队“十八法”管理57
六、安全生产禁令62
(一)人身安全十大禁令62
(二)防火、防爆十大禁令63
(三)车辆安全十大禁令64
(四)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64
(五)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65
(六)防止硫化氢中毒的十条规定65
(七)采油采气生产安全管理十项规定66
七、事故管理67
(一)事故分类和分级67
(二)事故报告69
(三)事故调查70
(四)事故处理71
(五)事故汇报72
(六)事故统计72
八、陆上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73
(一)范围73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73
(三)术语和定义74
(四)总则74
(五)工业动火等级划分75
(六)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77
(七)动火条件77
(八)动火作业要求79
九、胜利油田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81
(一)动火审批权限及授权原则81
(二)动火方案的制定82
(三)动火报告的审批82
(四)工业动火安全措施确认书83
(五)动火监督原则83
(六)对动火人员的基本要求84
(七)各职能部门现场职责85
(八)动火作业基本原则85
(九)工业动火资料管理86
十、胜利油田安全生产事故问责制度(试行)86
(一)安全生产事故问责制度(试行)正文86
(二)安全生产事故问责制度(试行)有关条文的解释89
第四章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知识91
一、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91
(一)HSE管理体系的概念91
(二)在国际上的发展92
(三)在国内发展情况93
(四)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意义95
(五)国际石油公司的HSE管理体系特点95
(六)实施HSE管理对企业的益处96
(七)胜利油田HSE管理基本情况98
二、HSE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式与要素构成99
(一)体系的系统模式99
(二)HSE管理体系的十大要素构成101
三、油田HSE管理体系的理念102
(一)承诺和责任103
(二)管理从源头抓起103
(三)优化资源配置103
(四)危害识别全员参与104
(五)事故可以预防104
(六)职责落实奖惩兑现105
(七)与相关方共同创造HSE业绩105
(八)有效的监督机制106
(九)一体化管理持续改进106
(十)良好的HSE文化107
四、风险评价107
(一)风险评价的目的和作用108
(二)风险评价程序109
(三)评价方法简介110
(四)处理评价结果114
五、基层队两书一表一案一本运行模式115
(一)《HSE作业指导书》115
(二)《HSE作业计划书》115
(三)《HSE现场检查表》116
(四)应急预案117
(五)HSE管理记录本117
第五章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118
一、组安全管理内容118
(一)开展班组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118
(二)完善班组安全工作的检查制度119
(三)建立规范的班组安全管理档案119
二、班组安全管理模式120
(一)“HSE体系+传统做法”模式120
(二)“两书一表”模式121
(三)“两书一表、一案一本”模式121
(四)“一书两卡一程序,HSE方案及警示录”模式121
三、班组安全思想教育122
(一)做好班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是班组长应尽的职责122
(二)抓班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要不断创新122
(三)完善班组长做安全思想教育考核制度122
四、班组安全管理要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123
(一)岗位安全责任制的意义123
(二)岗位安全责任制的要求123
(三)岗位安全责任制的作用124
五、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124
(一)班组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124
(二)班组现场安全管理的作用125
(三)如何搞好班组现场安全管理126
六、班组安全管理的动态控制126
(一)制度控制127
(二)作业控制127
(三)重点控制127
(四)跟踪控制127
(五)群防控制128
七、班组安全生产的危险预知128
(一)危险预知应包括的内容128
(二)危险预知关键是深化隐患检查整改129
(三)危险预知前提是提高班组整体素质130
八、按预防事故的规律进行管理130
(一)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130
(二)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131
(三)随季节变化加强安全管理131
(四)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安全管理131
(五)根据生产任务变化进行安全管理132
第六章 工业卫生和劳动防护用品133
一、工业防毒133
(一)工业毒物133
(二)毒性分级134
(三)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36
(四)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137
(五)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抢救138
(六)防毒技术措施140
二、工业防尘141
(一)粉尘的定义及来源141
(二)粉尘的特性142
(三)粉尘的分类144
(四)人体清除粉尘的功能144
(五)粉尘对人体的危害145
(六)工业粉尘的一般治理方法147
(七)卫生保健措施148
(八)工业粉尘的卫生标准148
三、噪声控制149
(一)噪声的来源149
(二)噪声的分类149
(三)噪声对听觉器官的损伤150
(四)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151
(五)噪声影响工人的劳动效率151
(六)特强噪声能损害仪器、设备和建筑物152
(七)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152
(八)噪声个人防护153
四、高温、低温和野外作业劳动保护155
(一)高温作业的概念及内容155
(二)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155
(三)中暑155
(四)低温作业的劳动保护158
(五)野外作业的劳动保护159
五、石油工业劳动防护用品160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概念和作用160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161
(三)石油工业生产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特殊要求168
第七章 电气安全170
一、电流对人体的作用170
(一)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170
(二)伤害程度与通电时间的关系171
(三)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172
(四)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172
(五)伤害程度与人体状况的关系173
二、触电事故分类173
(一)电击173
(二)电伤174
三、触电急救方法174
(一)脱离电源174
(二)现场急救175
四、触电安全防护175
(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175
(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178
(三)安全电压及电气隔离179
(四)电气安全装置180
五、防雷电安全182
(一)防雷装置182
(二)防雷措施183
六、静电安全185
(一)静电的产生和危害185
(二)静电的特点186
(三)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187
(四)消除静电的方法187
第八章 消防安全常识189
一、消防工作的意义、方针、任务189
(一)消防工作的意义189
(二)消防工作的方针190
(三)消防工作的任务191
二、燃烧与火灾191
(一)燃烧的基础知识191
(二)发生火灾的原因196
(三)火灾分类197
三、防火工作的任务和基本措施198
(一)加强领导,发动和依靠群众做好防火工作198
(二)加强对易燃、易爆和可燃物品的管理199
(三)加强火源、电源管理199
四、灭火常识201
(一)报告火警201
(二)灭火方法204
五、火场自救与救人209
(一)火场自救209
(二)火场救人211
第九章 灭火器配备和使用常识214
一、灭火器设计配置的一般程序214
(一)确定场所的危险等级214
(二)确定配置场所火灾种类215
(三)确定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215
(四)计算配置场所灭火级别215
(五)灭火器配备216
(六)灭火器的摆放216
二、常用灭火器的性能、构造与使用方法217
(一)泡沫灭火器217
(二)干粉灭火器220
(三)二氧化碳灭火器225
(四)1211灭火器227
第十章 事故预防与个人防护230
一、事故的定义与特征230
(一)事故的定义230
(二)事故的特征230
二、事故构成的要素231
三、事故的致因分析236
(一)不安全因素236
(二)事故发生的基本动力237
(三)事故的演化规律238
四、事故预防240
(一)事故预防的原则241
(二)事故预防的手段242
(三)事故预防的目标243
五、个人防护243
(一)思想上或心理上的注意事项244
(二)岗位职工在生产中操作注意事项245
第十一章 应急预案247
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247
(一)概念247
(二)分类247
二、建立应急预案目的248
三、应急预案层次和级别248
(一)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248
(二)应急预案的分级249
四、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250
(一)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250
(二)应急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251
五、应急预案的演习与修订252
(一)演习的目的252
(二)演习分类及内容252
(三)人员组成254
(四)情况设置254
(五)讲评和总结256
六、采油厂油罐及输油管线断裂抢险救灾应急预案(以胜利采油厂为例)256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256
(二)危害辨别与风险评价259
(三)报警系统和通讯程序260
(四)应急设备与设施等261
(五)评价能力与资源262
(六)保护措施程序262
(七)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263
(八)事故后的恢复程序263
(九)培训与演练264
(十)应急计划的维护265
第十二章 现场应急救护266
一、现场救护的应急程序266
(一)现场救护的应急程序266
(二)现场救护的一般原则267
二、外伤的现场急救268
(一)外伤现场急救处理的基本项目268
(二)止血269
(三)包扎270
(四)固定272
(五)搬运和护送伤员273
三、人工呼吸急救方法275
(一)对症救护法275
(二)人工呼吸法276
(三)胸外心脏挤压法276
(四)仰卧举臂压胸法277
(五)仰卧压胸法277
(六)俯卧压背法277
四、急症与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278
(一)一氧化碳中毒278
(二)烧伤278
(三)触电279
(四)急性职业中毒280
(五)溺水280
(六)车辆伤害281
(七)毒蛇咬伤282
(八)高处坠落282
(九)中暑282
(十)冻伤283
第十三章 事故案例284
一、“12.23”井喷事故284
(一)事故经过284
(二)事故原因284
(三)善后处理285
二、“8.12”油库特大火灾事故285
(一)事故经过285
(二)事故原因分析286
(三)善后处理286
三、“12.8”特大火灾事故287
(一)事故经过287
(二)事故原因287
四、“3.31”违章动火渣油罐爆炸288
(一)事故经过288
(二)事故原因分析288
五、“3.18”触电死亡事故289
(一)事故经过289
(二)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290
(三)治理措施291
六、“6.3”违章操作触电死亡事故292
(一)事故经过292
(二)事故原因分析292
(三)预防事故的措施292
七、“2.20”酒后驾驶致死人命事故293
(一)事故经过293
(二)事故原因294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294
八、“1.24”重大交通事故295
(一)事故经过295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295
九、“8.7”轮胎爆炸事故296
(一)事故经过296
(二)事故原因分析296
(三)事故教训297
十、“11.13”窒息死亡事故298
(一)事故经过298
(二)事故分析298
(三)事故引出的教训298
(四)事故后的工作情况299
(五)采取紧急安全措施情况300
热门推荐
- 3751547.html
- 1793348.html
- 3766598.html
- 2209223.html
- 2791280.html
- 569759.html
- 3562181.html
- 3223159.html
- 73212.html
- 2493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2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5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4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8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5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6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6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