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传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155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生态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3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3
一 生态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学科3
二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的理论经济学4
三 生态经济学对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6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7
一 生态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7
二 生态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的联系12
三 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关系14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要以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理论体系16
一 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理论范畴16
二 以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依据17
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2
一 把抽象法同系统方法相结合23
二 把整体性和最佳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23
第二章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25
第一节 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效益25
一 经济效益的概念25
二 经济效益的特征27
第二节 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生态效益28
一 劳动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生性28
二 生态效益的概念30
第三节 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生态经济效益32
一 生态经济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和统一32
二 科学理解生态经济效益内涵对建立生态经济学的意义34
第三章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关系36
第一节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36
一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对立性和矛盾性36
二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转化性38
第二节 人们处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关系的几种情况及其后果41
一 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41
二 生态与经济相互矛盾、恶性循环42
三 生态与经济长期对立、生态平衡被破坏44
第四章 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系统和生态平衡46
第一节 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46
一 生物圈或生态圈46
二 生态系统48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49
一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和特点49
二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规律和特点51
三 营养物质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53
第三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55
一 生态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结合而成的复合系统56
二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58
第四节 自然生态平衡和人工生态平衡63
一 自然生态平衡64
二 人工生态平衡的特点及实现条件67
第五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7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人的社会需要的多样性73
一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73
二 人的社会需要的多层次性75
三 人类不同层次的社会需要都包括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两大类76
第二节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与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81
一 生存资料的满足需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81
二 享受资料的满足需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85
三 发展资料的满足需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87
第三节 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与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89
一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89
二 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中不断提高人民福利水平91
第六章 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所应遵循的共同性原则94
第一节 物质利益关系与生态经济效益相协调的原则94
一 物质利益关系同生态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94
二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要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96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和保护原则99
一 自然资源的特点及最优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99
二 对不同种类自然资源实行不同的最优利用原则102
第三节 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最佳化原则104
一 合理的生态经济结构是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基础104
二 生产力系统结构要和生态系统结构最佳结合106
三 生产关系结构要和生态系统结构最佳结合108
第二编 生产领域的生态经济理论113
第七章 生产领域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113
第一节 合理分配社会劳动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113
一 合理分配社会劳动是提高生产领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根本113
二 在合理分配社会劳动中需要遵循的生态经济规律117
第二节 社会必须分配给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领域以适当的劳动时间121
一 现代化经济发展中必须投入一定劳动进行生态环境再生产121
二 社会用于生态环境再生产的劳动量的最低限123
三 要随生产力发展增加投入生态环境再生产的劳动量124
第三节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论基础126
一 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工生态环境是具有价值的127
二 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工生态环境价值量的计量130
三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价值论基础与生态经济效益的计量133
第八章 农业生产领域的生态经济效益139
第一节 提高农业生产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及衡量标准139
一 提高农业生产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139
二 衡量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标准141
第二节 农田种植业的生态经济效益143
一 农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和“狭义农业”的地位143
二 提高农田种植业生态经济效益所要遵循的原则144
第三节 以林为主的山区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149
一 山区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149
二 提高山区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151
第四节 草原畜牧业的生态经济效益155
一 草原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155
二 提高草原畜牧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156
第五节 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的生态经济效益160
一 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160
二 提高海洋渔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162
三 提高淡水渔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165
第六节 水利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167
一 提高水利建设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及其内容167
二 提高水利建设生态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168
第九章 工业生产领域的生态经济效益171
第一节 工业生产领域生态经济效益概论171
一 生态经济学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171
二 提高工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要性172
三 批判地吸收西方的生态经济学理论176
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工业的生态经济效益178
一 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178
二 提高农产品加工工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180
第三节 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经济效益183
一 从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观点看能源的实质184
二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85
三 在能源开发中注意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86
四 在能源利用中注意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88
第四节 材料工业的生态经济效益190
一 材料和材料工业的实质190
二 材料工业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192
三 材料工业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194
第五节 机械工业的生态经济效益198
一 机械工业对宏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巨大影响199
二 提高机械工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201
第十章 城市规划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208
第一节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208
一 城市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大系统208
二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特点210
第二节 大中城市规划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214
一 城市整体规划要遵循生态经济原则214
二 城市建设要将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218
第三节 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222
一 小城镇对城乡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22
二 小城镇建设必须有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规划224
三 提高小城镇建设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226
第四节 旅游区规划建设的生态经济效益229
一 合理规划建设旅游区对发展旅游经济的作用229
二 旅游区规划建设要遵循生态经济规律232
第三编 流通、分配、消费领域的生态经济理论239
第十一章 流通领域生态经济效益概论239
第一节 流通领域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要性239
一 流通领域同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关系239
二 流通对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能否合理流动的影响240
三 流通时间长短对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243
第二节 商品储运中的生态经济效益245
一 改善仓储条件和管理,保持商品储备中的使用价值246
二 改善运输条件和管理,缩短商品流通时间和保持商品质量249
第三节 疏通流通渠道 提高生态经济效益253
一 疏通流通渠道对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253
二 疏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254
三 疏通消费资料流通渠道257
第四节 价格和提高生态经济效益259
一 价格理论基础的生态经济观259
二 价格要有利于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稀缺资源的节约代用261
三 价格要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263
第五节 外贸结构对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266
一 当代国际贸易中反映的经济与生态的尖锐矛盾266
二 改变进出口产品结构,提高生态经济效益269
第十二章 分配领域生态经济效益概论274
第一节 积累与消费比例对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274
一 积累与消费的合理比例有利于提高宏观的生态经济效益274
二 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比例要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278
第二节 投资分配构成对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280
一 投资分配要有经济与生态两方面的“投入”“产出”思想指导280
二 投资分配构成要有利于形成生态经济效益高的生产力布局283
三 投资分配构成要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286
第三节 消费资料分配关系对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289
一 不同社会的消费资料分配关系对经济与生态关系的影响289
二 社会主义分配关系有利于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循环292
第十三章 消费领域生态经济效益概论295
第一节 消费结构对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295
一 要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全面理解消费结构的生态经济效益295
二 要建立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消费结构298
三 要避免形成西方那种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的消费结构301
第二节 家庭消费结构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303
一 合理的家庭食品消费结构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303
二 合理的家庭住、穿消费结构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306
三 合理的家庭用、行消费结构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307
四 人口数量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309
第三节 公共消费结构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310
一 教育事业的合理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310
二 公共消费资料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312
第四编 经济管理中的生态经济理论317
第十四章 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与生态经济效益317
第一节 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生态经济学原则317
一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317
二 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时必须将经济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相结合319
三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发挥资源优势和保护优势资源的基础上323
第二节 指导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综合平衡的生态经济学原则325
一 计划管理综合平衡要做到经济平衡和生态平衡的统一325
二 实现经济平衡和生态平衡相统一所要遵循的原则327
三 善于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平衡和生态平衡的统一329
第三节 建立合理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生态经济学原则331
一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信息流动的特点331
二 经济管理的信息系统必须将经济信息和生态环境信息同时收集、加工和处理333
三 按照生态经济学原则建立合理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结构334
第四节 经济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的统一336
一 经济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相统一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原则336
二 要把执行各种经济法和生态环境法结合起来338
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经济管理与生态经济效益342
第一节 区域生态经济学是国土规划的理论基础之一342
一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国土上特定地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规律342
二 区域生态经济学是对国土进行生态经济区划的科学依据344
三 行政区划和生态经济区划的关系要符合区域生态经济学原则346
第二节 区域生态经济管理所应遵循的原则348
一 在区域内对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资源综合考察348
二 在区域内对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规划350
三 在区域内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城市与乡村进行整体建设352
第十六章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354
第一节 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生态经济学354
一 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性354
二 用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观点指导完善各业的联产承包方式358
三 按照生态经济规律的要求引导联产承包制继续发展360
第二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生态经济学362
一 用生态经济规律指导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62
二 利改税中的生态经济原则364
三 增强企业活力有利于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365
四 政企职责分开后城市政府应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宏观管理工作368
第三节 各级经济管理决策人员要懂一点生态经济学370
一 经济管理决策干部懂得生态经济规律的重要性370
二 各级经济管理干部要善于学习运用生态经济学规律372
热门推荐
- 1691103.html
- 182120.html
- 3153911.html
- 916250.html
- 3801189.html
- 2357751.html
- 1734217.html
- 1361057.html
- 1661383.html
- 183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6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6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9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1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0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9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