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治理法治化研究 规范立法和创新制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方治理法治化研究 规范立法和创新制度
  • 崔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4402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法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方治理法治化研究 规范立法和创新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1

第一编 地方人大立法的创新研究9

第一章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及其行使9

引 言9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

(二)研究的现状10

(三)研究的设想11

一、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基本理论11

(一)设区的市立法权的理论依据11

(二)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制度演进13

(三)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概念及其法律定性14

(四)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授权性和地方性17

二、设区的市立法权限的界定18

(一)设区的市立法权限的范围19

(二)设区的市与相关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划分20

三、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其他限制26

(一)设区的市立法的程序26

(二)设区的市立法的评估27

(三)设区的市立法的监督28

四、设区的市立法权行使中的问题预测及其解决——以辽宁省较大市为例28

(一)设区的市立法权的行使原则28

(二)国务院批准较大市立法权行使中的经验和不足29

(三)设区的市立法权行使中的其他问题及其解决31

结 语35

第二章 地方立法要素的逻辑构成及其适用规则——以循环经济法及其地方立法为例38

引 言38

一、循环经济立法要素的逻辑分析39

(一)法的“三要素说”的确定39

(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素构成逻辑解析41

二、地方立法对中央立法的要素与规范要素的落实——以大连市、山西省和江苏省循环经济立法为例47

(一)地方立法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概念和原则落实分析47

(二)地方立法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规范要素的落实分析48

三、地方立法要素逻辑构成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规则53

(一)地方立法对概念和原则的内在要求53

(二)地方立法的法律规范的三个要素54

结 语60

第三章 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论证与设计63

引 言63

一、建立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65

(一)是中央文件和立法法修改的要求65

(二)是地方立法制度的一部分66

(三)地方立法后评估缺乏实质正义的评估标准66

二、地方立法评估指标的确定68

(一)地方立法的良法实体标准的指标确定和论证69

(二)地方立法良法的形式标准的指标确定和论证77

三、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79

(一)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理性分析79

(二)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81

(三)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量化的评分确定82

结 语85

第二编 地方政府治理法治化的新制度研究91

第四章 简政放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91

引 言91

(一)研究的背景91

(二)研究的现状93

(三)研究的设想93

一、政府权力清单定性、分类和制度的本质94

(一)制度化的政府权力清单的法律定性与分类94

(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本质97

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行政法理基础100

(一)以行政自我规制理论为基础100

(二)以有限政府理论为基础101

三、权力清单制度的政策取向102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102

(二)促进政府简政放权103

(三)强化行政权的自我制约和监督机制104

四、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合法化的具体要求104

(一)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应遵守合法行政的原则104

(二)强化政府权力清单上行政权的自我监督和制约机制106

(三)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定的具体要求108

五、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和推进113

(一)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113

(二)进一步推进与完善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议117

结 语118

第五章 合作治理(PPP)中的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与方式、纠纷解决机制和政府担保责任121

引 言122

(一)以合作治理为研究背景122

(二)政府购买服务的正当性122

(三)法治化研究的必要124

一、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定性、内涵与分类125

(一)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定性125

(二)《管理办法》中政府购买的内涵128

(三)政府购买服务的分类及其意义131

二、政府购买服务的界限132

(一)法学界对民营化界限的主要观点132

(二)中央行政规范性文件对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规定134

(三)本文关于确定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观点136

三、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方式137

(一)我国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现状与问题137

(二)统一我国政府购买服务方式139

四、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纠纷解决机制和政府担保责任143

(一)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纠纷相关立法的解读143

(二)政府购买服务纠纷中的政府担保责任145

结 语148

第六章 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中政府合作及其协调机制150

引 言151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背景151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府合作的法学研究现状152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与政府合作的主要范畴153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和特征153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府合作内涵与法律定性156

(三)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法律定性157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的程序与协调机制158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的程序158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的协调与衔接机制159

三、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府合作的协调机制与政府协议160

(一)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府合作中的协调机制160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府合作中的行政协议162

结 语166

第三编 地方社会自治法治化的制度创新研究171

第七章 城市社区自治的法治化演进逻辑和监督与救济制度的创新171

引 言171

一、城市社区自治的法理基础与立法成就172

(一)城市社区自治的理论基础172

(二)城市社区的立法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的制度体系173

二、城市社区公共行政主体地位的确定176

(一)城市社区立法中行政主体定位的缺失及后果176

(二)公务法人和行政公法人主体地位理论与制度的借鉴179

(三)我国借鉴公务法人和行政法人制度的法理和立法基础182

三、城市社区自治中的监督——以沈阳市城市社区为例183

(一)城市社区有待监督的自治管理权分类184

(二)对城市社区国家监督的方式186

四、司法对城市社区自治领域的介入189

(一)司法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89

(二)行政诉讼介入的理由192

(三)司法审查权的限制194

结语和展望197

第八章 权力和权利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的困境与法治化出路199

引 言199

一、村民自治权基本理论200

(一)对自治的理解200

(二)村民自治权的法律定性202

(三)作为权利的村民自治权的实现204

(四)作为权力的自治权的法治化运行206

二、村民自治体内的行为规范与立法的冲突与调适207

(一)自治的行为规范与法律的统一207

(二)完善审查村民自治规范的合法性的法律监督机制208

三、村民自治的困境209

(一)作为权利的村民自治权的不能实现及其原因210

(二)村民自治权得不到救济212

四、村民自治的出路:法治化逻辑与制度创新213

(一)完善立法,构建村民自治法律规范体系214

(二)规范乡镇政府的指导、支持、帮助与村民委员会的协助关系214

(三)村民自治适度引入司法监督215

(四)解决村民自治内部纠纷适用正当程序216

结 语217

后 记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