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与相关案例解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金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978780217732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民法-案例-分析-中国-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法与相关案例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2
第一章民法概述2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3
一、民法的概念3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3
三、民法与民法学的体系7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8
一、民法是私法8
二、民法是权利法9
三、民法是市民法9
四、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9
五、民法是实体法10
第三节 民法的渊源与适用10
一、民法的渊源10
二、民法的适用12
第四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14
一、民法基本原则概述14
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15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22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23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征23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25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26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27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27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30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36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定义和特征36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36
第三章 民事主体40
第一节 自然人41
一、自然人的能力41
二、监护45
三、住所、户籍和身份证48
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49
第二节 法人53
一、法人概述53
二、法人的成立55
三、法人的能力57
四、法人的机关59
五、法人的变更、消灭和清算60
第三节 非法人组织62
一、合伙62
二、个人独资企业62
三、个体工商户63
四、农村承包经营户64
第四章民事行为68
第一节 民事行为概述69
一、民事行为的定义69
二、民事行为的分类69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71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和特点71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72
第三节 效力存在欠缺的民事行为74
一、无效的民事行为74
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76
三、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后果79
四、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区别79
第四节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行为80
一、附条件的民事行为80
二、附期限的民事行为82
第五章代理86
第一节 代理概述87
一、代理的定义87
二、代理的特征88
三、代理的适用范围89
第二节 代理权及其行使89
一、代理权的定义89
二、代理权的取得90
三、代理权行使的一般要求90
四、代理权行使的限制92
第三节 无权代理93
一、无权代理的定义和类型93
二、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93
三、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95
第四节 代理关系的消灭97
一、代理关系消灭的原因97
二、代理关系消灭的后果98
第六章诉讼时效期限101
第一节 时效制度概述102
一、时效102
二、时效的种类103
第二节 诉讼时效制度103
一、诉讼时效的定义103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104
三、诉讼时效的起算106
四、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107
五、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111
第三节 期限112
一、期限的定义和种类112
二、期限的意义和计算112
第二编 人身权118
第七章 人身权概述118
第一节 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119
一、人身权的定义119
二、人身权的特征119
三、人身权的分类121
第二节 确立人身权制度的法律意义及人身权的民法保护123
一、确立人身权制度的法律意义123
二、人身权的民法保护124
第八章 人格权128
第一节 人格权概述129
一、人格权的定义129
二、人格权的特征129
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130
一、一般人格权的定义和特征130
二、一般人格权的内容131
三、一般人格权制度的功能132
第三节 具体人格权133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133
二、姓名权、名称权136
三、肖像权、名誉权138
四、人身自由权、隐私权、性自主权141
第九章 身份权147
第一节 身份权概述148
一、身份与身份权148
二、身份权的特征148
第二节 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份权149
一、亲权149
二、亲属权150
三、配偶权151
第三节 荣誉权152
一、荣誉与荣誉权152
二、荣誉权的特征152
三、荣誉权的内容153
第三编 物权158
第十章 物权概述158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与特征159
一、物权的概念159
二、物权的法律特征160
第二节 物权的分类和效力162
一、物权的分类162
二、物权的效力164
第三节 物权的变动168
一、物权变动的定义168
二、不动产物权的变动170
三、动产物权的变动172
四、物权变动的特殊规定173
第四节 物权法及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73
一、物权法173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76
第五节 物权的民法保护179
一、请求确认物权180
二、请求返还原物180
三、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181
四、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181
五、请求赔偿损失181
第十一章 所有权184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185
一、所有权的定义和特征185
二、所有权的内容(权能)186
第二节 所有权的取得、行使和消灭188
一、所有权的取得189
二、所有权的行使193
三、所有权的消灭194
第三节 各类所有权194
一、国家所有权194
二、集体所有权196
三、私人所有权198
第四节 共有198
一、共有概述198
二、共有的类型199
三、共有的效力200
四、按份共有的特别规定201
五、共有物的分割202
第五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02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202
二、专有权205
三、共有权207
四、共同管理权209
第六节 相邻关系211
一、相邻关系的定义与特征211
二、各种相邻关系212
三、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214
第十二章 用益物权218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219
一、用益物权的定义219
二、用益物权的特征219
三、用益物权的种类220
第二节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221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221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224
三、宅基地使用权229
四、地役权232
第十三章 担保物权239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240
一、担保物权的定义240
二、担保物权的特征240
三、担保物权的社会作用242
四、担保物权的分类243
五、担保物权的设立与消灭244
第二节 抵押权246
一、抵押权的定义与特征246
二、抵押权的设立247
三、抵押权的效力252
四、抵押权的实现254
五、特殊抵押256
第三节 质权258
一、质权的定义和特征258
二、动产质权260
三、权利质权262
第四节 留置权264
一、留置权的定义和特征264
二、留置权的成立265
三、留置权的效力266
四、留置权的实现267
第十四章 占有271
第一节 占有概述272
一、占有的定义和性质272
二、占有的种类273
第二节 占有的效力和保护275
一、占有的效力275
二、占有的保护278
第四编 债权282
第十五章债权概述282
第一节 债的定义、特征和要素283
一、债的定义283
二、债的特征284
三、债的要素285
第二节 债的发生288
一、债的发生的定义288
二、债的发生根据289
第三节 债的分类291
一、合同之债和非合同之债291
二、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291
三、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292
四、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292
第十六章 不当得利之债与无因管理之债295
第一节 不当得利之债296
一、不当得利的定义296
二、不当得利之债成立的条件296
三、不当得利的效力298
第二节 无因管理之债299
一、无因管理的定义299
二、无因管理之债成立的条件299
三、无因管理的效力301
四、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联系与区别302
第五编 侵权行为308
第十七章 侵权行为与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308
第一节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之债与侵权的民事责任309
一、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特征309
二、侵权行为之债与侵权民事责任310
三、侵权行为的类型313
第二节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316
一、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的定义316
二、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体系316
三、过错责任原则316
四、无过错责任原则318
五、公平责任原则320
第十八章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与抗辩事由327
第一节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328
一、违法行为328
二、损害事实329
三、因果关系330
四、过错332
第二节 抗辩事由334
一、抗辩事由概述334
二、一般抗辩事由334
三、特殊抗辩事由338
第十九章 特殊侵权行为及其责任344
第一节 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的特殊侵权行为345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侵权345
二、为他人利益工作致人损害347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351
四、土地附着物和建筑物致人损害352
五、道路施工致人损害353
第二节 适用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354
一、产品侵权354
二、环境污染侵权356
三、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357
四、动物致人损害358
五、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的区别359
第二十章 侵权责任的形态形式362
第一节 侵权责任的形态363
一、直接责任与替代责任363
二、单方责任与双方责任365
三、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367
四、三种侵权责任形态的关系369
第二节 侵权责任形式370
一、各种侵权责任的方式及其适用370
二、损害赔偿372
热门推荐
- 3305859.html
- 17654.html
- 3181504.html
- 2031049.html
- 885690.html
- 411591.html
- 502170.html
- 1779425.html
- 1391856.html
- 2142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6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4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7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2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5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5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5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