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医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础医学概论
  • 邱春复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ISBN:978781075876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89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基础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人体的组成与功能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2

第三节 内环境与稳态3

第四节 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3

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组成6

第一节 细胞6

第二节 基本组织14

第三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26

第四节 内环境紊乱32

第三章 运动系统47

第一节 骨学47

第二节 关节学52

第三节 肌学56

第四章 血液系统66

第一节 血细胞及其功能66

第二节 生理止血、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69

第三节 血型70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2

第五章 循环系统77

第一节 循环系统组织结构77

第二节 循环系统解剖结构80

第三节 循环系统生理功能90

第四节 循环功能障碍98

第五节 心血管疾病114

第六章 呼吸系统121

第一节 呼吸系统解剖121

第二节 呼吸生理124

第三节 缺氧与呼吸衰竭131

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140

第七章 消化和吸收149

第一节 消化系统组织结构149

第二节 消化系统解剖结构155

第三节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162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170

第八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180

第一节 能量代谢180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182

第九章 泌尿系统185

第一节 泌尿系统解剖结构185

第二节 肾脏的泌尿功能189

第三节 肾功能衰竭194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199

第十章 感觉器官208

第一节 感觉器官组织结构208

第二节 感觉器官解剖结构214

第三节 感觉器官生理功能219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226

第一节 神经系统解剖结构226

第二节 神经系统生理功能249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266

第一节 内分泌腺组织结构266

第二节 内分泌解剖结构271

第三节 内分泌生理功能271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279

第一节 生殖器官组织结构279

第二节 生殖器官解剖结构285

第三节 生殖器官生理功能290

第四节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292

第十四章 内外源性毒性物质对机体的影响298

第一节 发热298

第二节 肝性脑病302

第十五章 传染病307

第一节 结核病307

第二节 伤寒312

第三节 麻风313

第二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314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314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315

第三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17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类317

第二章 维生素319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319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320

第三章 酶324

第一节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324

第二节 酶的分子组成与结构325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327

第四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331

第四章 糖类生物化学及其代谢333

第一节 概述333

第二节 糖代谢335

第三节 血糖338

第五章 脂类生物化学及其代谢341

第一节 概述341

第二节 甘油三酯代谢342

第三节 磷脂与胆固醇345

第四节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346

第六章 ATP与能量代谢349

第一节 生物氧化及其特点349

第二节 ATP350

第三节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351

第七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354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354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356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357

第四节 氨的代谢359

第五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360

第八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363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363

第二节 核酸的一级结构364

第三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364

第四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365

第九章 基因信息的传递367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367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370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372

第四节 基因工程375

第三篇 病原生物学基础378

第一章 绪论378

第一节 病原生物378

第二节 病原生物学379

第二章 细菌学381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381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385

第三节 消毒与灭菌387

第四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390

第三章 病毒学396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396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398

第四章 真菌学402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402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403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403

第五章 寄生虫学404

第一节 概述404

第二节 寄生关系及其演化404

第三节 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405

第四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406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及其免疫特点406

第六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及防治原则408

第六章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410

第一节 脑膜炎奈氏菌410

第二节 结核杆菌411

第三节 白喉杆菌413

第四节 流感病毒414

第五节 SARS冠状病毒414

第六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病原体415

第七章 消化道感染病原体417

第一节 大肠杆菌417

第二节 痢疾杆菌418

第三节 霍乱弧菌419

第四节 甲型肝炎病毒(HAV)420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HEV)420

第六节 轮状病毒421

第七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E.h)421

第八节 链状带绦虫423

第九节 线虫425

第八章 血液感染病原体431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HBV)431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HCV)433

第三节 丁型肝炎病毒(HDV)434

第四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434

第九章 皮肤黏膜感染病原体437

第一节 葡萄球菌437

第二节 链球菌438

第三节 白色念珠菌439

第四节 狂犬病毒439

第十章 经虫媒感染病原体442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442

第二节 登革病毒443

第十一章 垂直传播病原体445

第一节 风疹病毒445

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446

第十二章 性传播病原体448

第一节 淋病奈瑟氏球菌448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449

第三节 阴道毛滴虫450

第十三章 创伤感染病原体452

第一节 破伤风梭菌452

第二节 产气荚膜梭菌453

第十四章 其他病原生物455

第一节 肉毒梭菌455

第二节 疱疹病毒456

第四篇 免疫学基础458

第一章 绪论458

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与功能458

第二节 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459

第二章 抗原461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461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461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462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463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466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466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468

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征与功能468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469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470

第四章 补体系统472

第一节 概述472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473

第三节 补体激活的调控475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476

第五章 细胞因子478

第一节 概述478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479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480

第六章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482

第一节 概述482

第二节 HLA的结构、分布与功能483

第三节 HLA遗传特征484

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485

第七章 免疫细胞487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487

第二节 淋巴细胞487

第三节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493

第四节 抗原提呈细胞494

第五节 其他免疫细胞495

第八章 免疫应答497

第一节 概述497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498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500

第四节 免疫调节501

第五节 免疫耐受502

第九章 超敏反应504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504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506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507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509

第十章 免疫学应用511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511

第二节 免疫学防治514

第五篇 药理学基础516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516

第一节 概述516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517

第三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520

第二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527

第一节 概述527

第二节 拟胆碱药529

第三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533

第四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536

第五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539

第三章 抗高血压药543

第一节 概述543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544

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548

第四章 抗心律失常药551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551

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552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与分类553

第四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554

第五章 抗心绞痛药558

第一节 概述558

第二节 常用抗心绞痛药558

第三节 抗心绞痛药物的合理应用562

第六章 化学治疗概论564

第一节 抗菌药常用术语564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565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565

第四节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566

第七章 抗生素568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568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572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574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575

第五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576

第六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577

第八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579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579

第二节 磺胺类582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583

第九章 抗结核病药585

第一节 第一线抗结核病药585

第二节 第二线抗结核病药587

第三节 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587

参考文献5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