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兰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健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兰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概述1
一、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2
(一)环境毁坏与全球环境保护行动2
(二)可持续发展方式的选择6
(三)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1
二、宜居生态城市释义14
(一)宜居生态城市释义15
(二)宜居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16
(三)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一般思路17
三、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态势19
(一)国外宜居生态城市案例及经验20
(二)国内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29
第二编 基础47
一、理论基础47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47
(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49
(三)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精华53
(四)科学发展观体系中的科学生态观55
(五)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56
二、政策和法律基础59
(一)政策基础59
(二)法律法规基础64
第三编 实践73
一、植树造林,整体改善城市周边环境73
(一)全面实施绿化造林,建设秀美山川73
(二)南北两山绿化成效卓著74
(三)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75
(四)大力开展农村生态林业建设76
(五)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77
二、绿化美化,全力改造市区环境78
(一)以黄河风情线为中轴,建设山水城市78
(二)以创建全国园林城市为龙头,绿化美化市区环境79
(三)以环境卫生为突破口,创建卫生环保城市81
三、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就82
(一)全力以赴治理大气污染,努力改善大气环境82
(二)防治水污染,保护母亲河85
(三)积极治理固体废弃物等污染86
四、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降耗节能减排工作87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结构87
(二)全方位实施节能降耗减排88
(三)优化能源结构91
五、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打造宜居生态城市92
(一)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改造基础设施92
(二)科学规划,促进长远发展94
第四编 瓶颈95
一、自然生态条件96
(一)沙尘天气影响96
(二)城市地貌和气象的不利条件96
(三)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96
(四)水土流失97
(五)地质灾害97
二、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98
(一)整体经济结构98
(二)工业和能源结构99
(三)现有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对饮用水源地的影响99
(四)资源压力100
三、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101
(一)城市“边缘化”地区成为环境建设的一大难题101
(二)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102
(三)设施和管理不配套加大了环境治理的难度103
(四)餐饮业的环境污染成为城市顽疾103
(五)城市管理存在一些真空104
(六)市民素质对环境建设的影响104
四、物质条件和资金108
(一)设施和资金条件对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制约109
(二)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大气污染治理的需要110
(三)清洁能源推广工作难度较大110
(四)集中供热建设任务繁重111
第五编 对策112
一、培养现代生态理念,探索城市未来发展的新思路116
(一)建立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新理念116
(二)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119
(三)积极研究和应对生态补偿机制121
(四)探索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123
二、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基础条件127
(一)继续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127
(二)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30
(三)提高资源环境准入门槛,阻断新的浪费源和污染源132
(四)合理调整城市产业布局133
三、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135
(一)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全面带动环境建设135
(二)加强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137
(三)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139
(四)强化环境管理,治理城市顽疾139
四、推进节能降耗,建立能源支撑体系141
(一)建立节能降耗的激励约束机制142
(二)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可持续发展144
(三)实施节能降耗工程,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体系145
(四)用市场化模式节约能源150
五、建设大型生态工程,开展环境综合治理151
(一)建设大型森林绿化工程,建设西北森林城市152
(二)探索在黄土高原干旱山区建设自然保护区153
(三)综合开发治理秦王川地区,建设兰州城区北部生态屏障154
六、以宜居生态理念进行城市总体规划155
(一)重视规划环评,加强源头治理156
(二)将宜居生态理念引进城市总体规划中157
(三)启动兰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158
(四)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159
七、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资源环境水平161
(一)以科技进步促进资源能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161
(二)组织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突破重大的技术难题162
(三)突出重点,大力提升资源环境科技水平163
(四)建立发展振兴资源环境科技的社会支撑体系164
(五)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提供体制支撑167
八、建设生态文化,为发展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169
(一)积极培育生态文化169
(二)大力弘扬生态伦理170
(三)建立健全环境法制文化171
参考文献173
热门推荐
- 3552200.html
- 2854316.html
- 1664807.html
- 2467459.html
- 1338648.html
- 1915589.html
- 891851.html
- 3323023.html
- 1391845.html
- 883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6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83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7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6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7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6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3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