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之道 从微积分到5G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通信之道 从微积分到5G
  • 杨学志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806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通信技术-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信之道 从微积分到5G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1

1.2 什么是通信3

1.3 通信的历史3

第2章 帮“菜鸟”复习一下微积分5

2.1 微积分的创立5

2.2 极限7

2.2.1 数列的极限7

2.2.2 函数的极限8

2.3 你讨厌数学公式吗9

2.4 连续11

2.5 导数12

2.6 微分15

2.7 积分16

2.8 微积分基本定理18

2.9 积分中值定理20

2.10 稍微等一等21

2.11 微积分第一基本定理的证明21

2.12 微积分第二基本定理的证明22

2.13 泰勒级数25

2.14 多元函数与偏导数26

2.15 后记28

第3章 信号与系统31

3.1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31

3.2 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31

3.3 线性系统34

3.4 时/移不变系统34

3.5 线性系统对激励的响应35

3.5.1 离散δ信号35

3.5.2 离散卷积35

3.5.3 连续δ函数38

3.5.4 连续卷积40

3.6 卷积的性质43

第4章 复变函数45

4.1 从实数到复数45

4.2 复数的四则运算46

4.3 虚数i是怎样的一个数47

4.4 复指数函数50

4.5 著名的欧拉公式52

第5章 傅里叶分析55

5.1 傅里叶级数55

5.1.1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55

5.1.2 为什么正弦信号如此重要57

5.1.3 什么是频率58

5.1.4 复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59

5.1.5 理解负频率59

5.2 傅里叶变换60

5.2.1 理解谱密度61

5.2.2 傅里叶变换存在的条件62

5.3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62

5.4 典型函数的傅里叶变换66

5.5 卷积定理69

5.6 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70

5.7 离散傅里叶变换71

5.8 离散序列的连续傅里叶变换74

5.9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76

5.10 循环卷积79

5.11 离散卷积定理81

第6章 采样,通往数字世界的第一步85

6.1 采样保持电路85

6.2 采样的数学表达86

6.3 周期矩形脉冲87

6.4 周期冲激脉冲88

6.5 采样定理90

6.6 用采样信号重构原信号91

6.7 频域采样定理92

6.8 奈奎斯特定理能够被突破吗94

第7章 信号的谱分析97

7.1 一个简单的信号97

7.2 频率分辨率101

7.3 泄漏效应102

第8章 线性空间理论105

8.1 数学之道105

8.2 线性空间的定义105

8.3 度量空间106

8.4 赋范空间107

8.5 内积空间108

8.6 正交与正交基112

8.7 再看傅里叶变换115

第9章 基本通信链路119

9.1 为什么需要调制120

9.2 调制——频谱搬移122

9.3 相干解调122

9.4 非相干解调124

9.5 载波恢复126

9.6 锁相环126

9.7 平方环129

9.8 Costas环131

9.9 双边带信号132

9.10 单边带信号133

9.11 Hilbert变换134

9.12 单边带信号的发送与接收137

9.13 探究竟,起怀疑140

9.14 IQ调制140

9.15 IQ信号的复数表达142

9.16 复数基带信号与复信道143

9.17 数字调制146

9.18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147

9.19 脉冲成形滤波器150

9.20 几种数字调制方式155

9.21 连续相位调制157

9.21.1 非连续相位频移键控159

9.21.2 连续相位频移键控161

9.21.3 最小频移键控162

9.21.4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163

9.21.5 从另外一个视角看MSK166

9.22 数字调制技术之华山论剑169

第10章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173

10.1 什么是概率173

10.2 联合事件和联合概率175

10.3 条件概率175

10.4 随机变量177

10.5 随机变量的统计量179

10.6 两个典型的概率密度函数180

10.6.1 平均分布180

10.6.2 高斯分布180

10.7 中心极限定理181

10.8 多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182

10.9 条件概率分布183

10.10 联合矩184

10.11 n维高斯分布186

10.12 随机过程187

10.13 平稳随机过程187

10.14 复随机过程189

10.15 功率密度谱190

10.16 循环平稳过程192

10.17 各态历经过程193

10.18 随机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194

10.19 随机过程的采样定理196

10.20 离散随机过程和系统198

10.21 典型随机过程199

10.22 闲话概率论201

第11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203

11.1 亩产估计问题203

11.2 参数估计的模型204

11.3 离散观测的最大似然准则204

11.4 连续观测的最大似然准则206

11.5 最大后验概率准则208

11.6 匹配滤波器209

11.7 数字解调213

11.8 2PAM的误码率215

11.9 载波恢复和符号同步218

11.10 符号同步219

11.11 无判决反馈的符号同步算法222

第12章 无线信道227

12.1 慢衰落227

12.2 多径效应与快衰落230

12.2.1 二径模型231

12.2.2 瑞利衰落232

12.2.3 时间选择性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233

12.3 小结236

第13章 均衡237

13.1 横向抽头滤波器237

13.2 MF、ZF和MMSE滤波器238

13.2.1 匹配滤波器240

13.2.2 迫零算法241

13.2.3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243

13.2.4 MF、ZF和MMSE的关系244

13.2.5 ZF和MMSE的快速算法244

13.3 数字均衡技术245

13.3.1 时域均衡245

13.3.2 频域均衡246

13.4 信道估计249

13.4.1 信道估计的系统方程250

13.4.2 导频设计问题251

13.4.3 病态问题252

13.4.4 优化导频和优化矩阵特性254

13.5 小结255

第14章 多址技术257

14.1 FDMA与TDMA257

14.2 CDMA259

14.2.1 扩频增益261

14.2.2 正交码262

14.2.3 Rake接收机263

14.2.4 CDMA的多用户模型和自干扰特性266

14.2.5 远近效应268

14.2.6 功率控制268

14.2.7 CDMA系统的特性269

14.2.8 时域多用户检测270

14.2.9 频域多用户检测271

14.2.10 CDMA小结283

14.3 OFDMA284

14.3.1 OFDM也是一种CDMA284

14.3.2 OFDM如何克服多径效应286

14.3.3 OFDM的多用户干扰289

14.3.4 OFDM的导频设计和信道估计290

14.3.5 SC-FDMA291

14.3.6 OFDM领域的核心专利293

14.4 多址技术小结299

第15章 信息论301

15.1 什么是信息和比特301

15.2 信息熵304

15.3 复习一下条件概率305

15.4 联合熵和条件熵307

15.5 互信息308

15.6 凸函数与Jensen不等式310

15.7 连续随机变量的微熵312

15.8 高斯分布的微熵314

15.9 连续随机变量的互信息315

15.10 离散信道容量316

15.11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容量318

15.12 注水定理320

15.13 信息论小结320

第16章 蜂窝通信323

16.1 频率复用323

16.2 切换324

16.3 避免乒乓切换325

16.4 同频复用326

16.5 软切换327

16.6 分数频率复用329

16.7 最佳复用因子331

16.8 软频率复用334

16.9 软频率复用的应用336

16.10 软频率复用的局限338

16.11 多级软频率复用339

16.12 多级软频率复用的性能340

16.13 蜂窝通信小结344

第17章 信道编347

17.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347

17.2 群、环、域348

17.3 线性分组码350

17.4 线性分组码的解码算法353

17.5 编码增益的本质354

17.6 哈明码355

17.7 哈达玛码356

17.7.1 正交码357

17.7.2 双正交码357

17.7.3 超正交码357

17.8 Reed-Muller码358

17.9 循环码360

17.10 卷积码363

17.11 小结365

第18章 多天线技术367

18.1 MIMO信息论367

18.2 利用SVD解读MIMO370

18.3 MIMO预编码374

18.4 MIMO接收机算法375

18.5 智能天线375

18.6 DOA估计378

18.7 智能天线的困难379

18.8 Alamouti编码379

18.9 分集和复用381

18.10 随机波束赋形382

18.11 循环延时分集388

18.12 随机波束赋形与STBC结合390

18.13 MIMO的局限392

第19章 关于创新的思考395

19.1 什么是创新395

19.2 创新的方法397

19.3 创新的评价方法400

19.4 创新的驱动力401

19.5 研究与开发的区别402

19.6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管理不适合创新403

19.7 创新的发展规律404

19.8 流程是质量的基础,人决定质量的高度405

19.9 基于信誉的授权是创新管理机制的核心406

19.10 创新的管理408

19.11 识别创新价值410

19.12 创新的政治环境411

19.13 什么样的技术需要申请专利413

第20章 后记417

3G霸主417

4G变局420

展望5G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