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 冉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 ISBN:780166127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我意识的基本问题1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理论1

一、自我意识的心理学内涵1

前言1

二、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7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9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21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21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22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30

二、自我意识的多维性32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特征32

一、自我意识的组织性32

三、自我意识的层次性33

四、自我意识的稳定性34

五、自我意识的发展性34

六、自我意识的评价性35

第二章 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意义和方法36

第一节 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意义36

一、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36

二、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意义39

一、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方法论原则41

第二节 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方法41

二、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具体方法46

第三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特点56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56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且趋于稳定56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58

三、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64

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66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69

一、大学生WAI反应的类别特点69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一般特点72

一、自我知觉75

第四章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75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心理基础75

二、对他人的知觉76

三、人际知觉98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心理历程106

一、通过“投射自我”认识自己106

二、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106

三、通过“内省法”认识自己117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认知中的几种失误118

一、拒绝认识自己118

二、归因不当119

四、回避他人120

三、抱负水平不切实际120

第五章 大学生的自我统合与转化122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统合与转化的意义122

一、大学生的自我统合与转化122

二、大学生自我统合与转化的意义124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统合与转化的一般类型126

一、自我认知中的“高估”与“低估”126

二、自我体验中的“自尊”与“自卑”129

三、自我控制中的“独立倾向”与“反抗倾向”133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统合与转化的特殊类型135

一、“自我肯定型”与“自我否定型”135

二、“统合迷失型”与“自我矛盾型”137

三、“自我扩张型”与“自我萎缩型”141

第六章 大学生的自我完善146

第一节 自我完善的标准146

一、传统的观点146

二、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基本标准160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与方法164

一、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164

二、大学生自我完善的方法168

第七章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与自我矫治177

第一节 挫折的自我调适177

一、挫折及其特点177

二、挫折心理机制的假设性解释179

三、挫折的基本类型和反应方式180

四、处理挫折的策略185

第二节 烦恼的自我化解188

一、烦恼及其表现188

二、大学生烦恼的成因189

三、大学生烦恼的自我化解191

第三节 孤独感的自我解脱194

一、孤独感的涵义194

二、大学生孤独感的特点、成因及自我解脱196

第四节 偏见及偏见的消除202

一、有关偏见的理论202

二、大学生应当怎样消除偏见205

第五节 嫉妒的防治与克服207

一、嫉妒的涵义207

二、嫉妒的表现209

三、嫉妒的特点211

四、嫉妒的危害213

五、嫉妒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215

六、嫉妒的防治与克服217

第六节 浮躁心理的自我调整220

一、浮躁心理及其表现与危害220

二、大学生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223

三、大学生浮躁心理的自我调整226

后记2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