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科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论科学
  • 吴义生著 著
  • 出版社: 求实出版社
  • ISBN:7800331229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观的历史发展1

一 科学观的萌芽与形成——从古代科学观到培根的科学观1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观2

三 科学学和科学社会学10

第二章 现代科学的整体概念15

一 科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5

二 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18

三 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21

四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25

第三章 科学的本质29

一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29

二 自然科学是生产力32

三 自然科学的真理性与阶级性问题38

第四章 自然科学的社会功能46

一 自然科学的社会目标与社会功能46

二 科学的认识功能48

三 改造自然的功能51

第五章 自然科学的社会作用56

一 科学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7

二 技术革命与生产关系的变革60

三 自然科学进步与社会意识的变革65

四 科学推动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67

五 社会的信息化与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72

六 科学技术与社会管理76

七 自然科学作用于社会的机制问题78

第六章 自然科学的社会效应和社会效果81

一 自然科学的社会效果82

二 正视自然科学应用所出现的反面社会效果85

三 自然科学的社会效果的综合考察87

四 科学的社会效果的时间性91

五 产生不同社会效果的原因94

六 争取最佳社会效果97

第七章 科学的价值观100

一 价值与价值哲学100

二 科学的价值103

三 科学价值的计量问题106

四 评价科学的价值标准107

五 科学与价值观念的变革111

第八章 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113

一 对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认识上的转变113

二 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115

三 社会制约科学的发展118

四 社会因素作用于科学的机制120

第九章 社会制度和社会政治与科学发展122

一 科学与政治的区别和界限123

二 政治科学现象——科学与政治的联系127

三 政治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科学的制约作用132

四 科学技术与军事斗争136

五 科学技术政策与科学发展139

第十章 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144

一 社会经济发展依靠科学技术144

二 科学技术进步有赖于经济发展147

三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149

四 物质生产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151

五 物质生产对自然科学的决定作用154

第十一章 教育与科学发展157

一 教育推动科学发展157

二 教育对科学的作用160

三 科学发展与教育的现代化162

四 道德教育影响科学发展166

第十二章 哲学与科学的发展170

一 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170

二 科学家要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配173

三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科学的影响176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的推动作用180

第十三章 科学发展的规律性184

一 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相互作用185

二 科学理论与客观事实的矛盾186

三 各种理论体系之间的对立统一189

四 人类的求知欲与科学的发展191

五 科学进化与科学革命193

六 “外在动力”与“内在动力”的结合与统一195

第十四章 科学与社会主义199

一 科学促进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99

二 科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战略地位202

三 社会主义为科学发展创造条件206

第十五章 科学观的理论成就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210

一 科学、科学观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的理论地位210

二 历史唯物论基本范畴的丰富和精确化211

三 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依据212

四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214

五 科学劳动者和科学家的历史作用215

六 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革命216

结束语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