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计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审计学
  • 刘佳主编;陈欣,王摄琰,刘俊涛副主编;潘颖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8639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审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审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审计概论1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1.1.1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1.1.2 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2

1.2 审计的概念与特征3

1.2.1 审计的概念3

1.2.2 审计的特征4

1.3 审计的种类6

1.3.1 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6

1.3.2 按审计主体分类7

1.3.3 按审计时间分类7

1.3.4 按审计内容的范围分类7

1.3.5 按审计地点分类8

1.4 审计的职能8

1.4.1 审计的职能8

1.4.2 审计的作用9

1.5 审计的方法9

1.5.1 审计方法的概念9

1.5.2 审计方法体系9

1.5.3 审计的具体方法10

1.6 审计的程序15

1.6.1 国家审计程序15

1.6.2 社会审计程序16

1.6.3 内部审计程序18

本章知识反馈19

第2章 审计目标与组织形式21

2.1 审计的目标与对象21

2.1.1 审计目标21

2.1.2 审计的对象23

2.2 政府审计组织24

2.2.1 政府审计机关24

2.2.2 政府审计人员25

2.3 社会审计组织25

2.3.1 社会审计组织定义及权限25

2.3.2 社会审计组织的工作内容26

2.4 企业内部审计组织27

2.4.1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27

2.4.2 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设置27

2.4.3 审计委员会28

本章知识反馈29

第3章 审计人员执业准则与职业道德准则31

3.1 审计人员执业准则32

3.1.1 审计准则概述32

3.1.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32

3.1.3 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33

3.1.4 社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34

3.1.5 防范审计人员法律责任风险的对策37

3.2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38

3.2.1 职业道德准则概述38

3.2.2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基本原则40

3.2.3 独立性42

3.2.4 专业胜任能力48

3.2.5 保密49

3.2.6 收费与佣金50

3.2.7 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51

3.2.8 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51

3.2.9 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53

本章知识反馈54

第4章 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57

4.1 审计证据57

4.1.1 审计证据的概念及特性57

4.1.2 审计证据的分类59

4.1.3 审计证据的整理与评价64

4.1.4 审计证据的获取65

4.1.5 审计证据的判断68

4.1.6 审计证据的鉴定69

4.1.7 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应注意的问题71

4.2 审计工作底稿72

4.2.1 审计工作底稿的概述72

4.2.2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分类与目的72

4.2.3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要素73

4.2.4 审计工作底稿的总体要求73

4.2.5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75

4.2.6 审计工作底稿的意义与作用78

4.2.7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80

本章知识反馈81

第5章 审计计划与审计风险84

5.1 审计计划85

5.1.1 审计计划的含义85

5.1.2 制订审计计划的准备工作85

5.1.3 审计计划的内容87

5.2 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91

5.2.1 审计重要性91

5.2.2 审计风险95

本章知识反馈97

第6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100

6.1 风险评估100

6.1.1 风险评估程序100

6.1.2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02

6.1.3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104

6.2 风险应对110

6.2.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10

6.2.2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111

6.2.3 控制测试112

6.2.4 实质性程序115

本章知识反馈117

第7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20

7.1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120

7.1.1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120

7.1.2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121

7.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124

7.2.1 内部控制124

7.2.2 控制测试125

7.3 营业收入审计126

7.3.1 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126

7.3.2 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126

7.4 应收账款审计130

7.4.1 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130

7.4.2 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130

7.5 坏账准备审计136

7.5.1 坏账准备的审计目标136

7.5.2 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136

本章知识反馈137

第8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40

8.1 采购与付款循环概述140

8.1.1 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140

8.1.2 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141

8.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142

8.2.1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142

8.2.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144

8.3 应付账款审计145

8.3.1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145

8.3.2 实质性程序145

8.4 固定资产审计147

8.4.1 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147

8.4.2 固定资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148

8.4.3 累积折旧审计的目标150

8.4.4 累计折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151

本章知识反馈152

第9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155

9.1 生产与存货循环概述155

9.1.1 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155

9.1.2 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156

9.2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157

9.2.1 生产与存货的内部控制157

9.2.2 生产与存货的控制测试160

9.3 存货审计161

9.3.1 存货审计概述161

9.3.2 存货的审计目标161

9.3.3 生产与存货交易的实质性程序161

9.3.4 存货监盘162

9.4 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167

9.4.1 主营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167

9.4.2 主营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167

9.5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68

9.5.1 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168

9.5.2 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168

本章知识反馈169

第10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172

10.1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172

10.1.1 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172

10.1.2 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173

10.2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174

10.2.1 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174

10.2.2 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175

10.3 借款的审计176

10.3.1 银行借款的审计176

10.3.2 应付债券的审计177

10.4 所有者权益审计178

10.4.1 实收资本(股本)审计178

10.4.2 资本公积审计179

10.4.3 盈余公积审计179

10.4.4 未分配利润审计180

10.4.5 应付股利审计180

10.5 投资审计181

10.5.1 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181

10.5.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审计181

10.5.3 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182

10.5.4 长期股权投资审计183

10.5.5 投资收益审计184

10.6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84

10.6.1 其他应收款的审计184

10.6.2 其他应付款的审计185

本章知识反馈185

第11章 货币资金审计189

11.1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189

11.1.1 货币资金的特点189

11.1.2 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190

11.1.3 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190

11.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190

11.2.1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190

11.2.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测试192

11.3 库存现金审计193

11.3.1 审计目标193

11.3.2 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194

11.4 银行存款审计196

11.4.1 审计目标196

11.4.2 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197

11.5 其他货币资金202

11.5.1 审计目标202

11.5.2 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02

本章知识反馈203

第12章 审计报告207

12.1 审计报告概述208

12.1.1 审计报告的含义208

12.1.2 审计报告的作用208

12.2 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209

12.2.1 审计意见的形成209

12.2.2 审计报告的类型211

12.3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211

12.3.1 审计报告的要素211

12.3.2 标题211

12.3.3 收件人211

12.3.4 引言段211

12.3.5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212

12.3.6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212

12.3.7 审计意见段213

12.3.8 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214

12.3.9 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215

12.3.10 报告日期215

12.4 非标准审计报告218

12.4.1 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18

12.4.2 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226

12.4.3 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228

本章知识反馈230

参考文献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