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格萨尔》学史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格萨尔》学史稿
  • 扎西东珠,王兴先编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 ISBN:754210882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8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6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格萨尔》学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格萨尔》学”学科第一节 缘起与建立2

第二节 体系与意义6

第三节 现状与前景9

第一编 搜集、整理与抢救19

第一章 《格萨(斯)尔》的流布概况19

第一节 在藏族地区19

第二节 在蒙古族地区27

第三节 在土、撒拉、裕固族地区30

第四节 在普米、纳西、白族、摩梭人等民族地区36

第五节 在国外42

一、在前苏联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地区42

二、在巴基斯坦巴尔蒂斯坦地区44

三、在前印度吉尔吉特地区49

四、在拉达克地区53

五、在尼泊尔东部地区54

六、在锡金雷普查人中55

第六节 遗迹、遗物与风物传说概览55

一、藏族地区55

二、蒙古族地区64

三、土、撒拉、裕固族地区66

四、普米、纳西、白族地区68

第二章 搜集、整理与抢救71

第一节 17至20世纪40年代的搜集、整理72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较大范围的调查与搜集、整理80

第三节 1979年之后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抢救性搜集、整理88

第四节 说唱、书写艺人及僧侣文人的书面创作98

第五节 口头传唱本的价值定位104

第六节 搜集整理的共识与规范108

第二编 译介与编纂、出版113

第三章 翻译、介绍113

第一节 历史上对《格萨(斯)尔》的译介114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的译介117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末及其以后的译介122

第四节 国外各个时期译介概况124

第五节 史诗翻译的难点与规范127

附录:1980~2001年部分译介文本目录135

(一)汉译藏、蒙、土族《格萨(斯)尔》部分135

(二)汉译外文文献部分137

第四章 编纂、出版143

第一节 历史上的木刻版本143

第二节 国内各个时期的编纂与出版145

第三节 国外各个时期的编纂与出版152

附录:赵秉理搜集整理、陈宗祥审订的《国外刊印的部分〈格萨尔〉部本目录》159

第三编 多学科研究171

第五章 史诗基本理论的研究171

第一节 史诗基本理论研究发展概述172

第二节 关于史诗类型176

第三节 关于史诗与神话、传说179

第四节 关于史诗的产生与发展181

第五节 关于史诗母题与结构185

第六节 关于史诗的美学特征187

第六章 文学研究189

第一节 20世纪30、40年代的研究190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的文学研究191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后的文学研究195

一、情节与结构196

二、创作方法与艺术特点200

三、人物形象与艺术典型化202

四、诗歌、谚语、叙述与修辞209

第四节 对思想内容与主题变异的认识与再认识217

第五节 在少数民族文学及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定位224

第七章 史学研究232

第一节 16至20世纪30、40年代的研究235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研究241

一、对《格萨尔》产生、形成、发展的时空研究与相关问题的探索与讨论241

二、历史背景与史学价值定位问题的探索与讨论253

第三节 文献考据与困惑265

第八章 语言学研究266

第一节 对《格萨(斯)尔》语言学研究价值的认识266

第二节 《格萨(斯)尔》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的比较271

第三节 方言与《格萨(斯)尔》的传播273

第四节 异民族语言文化相互间对史诗的影响274

第五节 《格萨(斯)尔》的文化语言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276

第九章 艺术研究279

第一节 《格萨尔》与民间艺术280

第二节 说唱音乐研究293

第三节 对《格萨尔》的艺术改编300

第四节 对民间文艺与作家、艺术家创作的影响306

第十章 宗教研究309

第一节 18至20世纪60年代的宗教研究310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后的宗教研究312

一、《格萨(斯)尔》与宗教的关系312

二、《格萨(斯)尔》中原始信仰所表现的“原始精神”321

三、佛教与苯教在藏传史诗不同部、本中的侧重点与倾向327

四、藏传史诗中的神灵类型与系统333

五、宗教斗争与宗教仪轨337

第十一章 民族学研究347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的认识348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后的深入研究349

一、对“格萨尔”一名的探索与讨论349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353

三、婚姻、家庭、妇女地位356

四、氏族、部落、胞族、部族362

五、部落战争与军事形态369

六、史诗所表现的宇宙观、道德观、审美价值观376

七、自然、图腾、祖先崇拜事象及其意蕴388

八、古代民族关系395

第十二章 民俗学研究405

第一节 20世纪40至60年代的关注406

第二节 关于《格萨尔》中的民俗事象及其意义408

第三节 《格萨尔》民俗的特征427

第四节 《格萨尔》民俗的研究价值435

第五节 与史诗流传相关的民俗437

第十三章 比较研究446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及其以前的比较研究概述447

第二节 藏文《格萨尔》分章本与分部本的差别及其特点449

第三节 蒙古文《格斯尔》各版本的考辨与比较454

第四节 “源”与“流”的关系研究462

第五节 异地异民族所传《格萨(斯)尔》及与其他史诗之比较474

一、对藏族不同地域及境外流传的《格萨尔》相互之间的比较研究474

二、藏传《格萨尔》与其他民族所传《格萨尔》比较研究480

三、对《格萨(斯)尔》与其他民族其他史诗的比较研究492

第六节 《格萨(斯)尔》与非史诗文本之比较497

第七节 《格萨(斯)尔》与国外史诗之比较503

第十四章 艺人研究513

第一节 藏族艺人的不同类型与演唱形式515

第二节 艺人的生存环境、天赋与知识积累520

第三节 藏族艺人的记忆奥秘与史诗传承525

第四节 各民族艺人异同点种种534

附录537

1.青海省《格萨(斯)尔》史诗民间说唱艺人一览表537

2.1991年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格萨(斯)尔》艺人“说唱家”称号及受表彰的艺人名单541

第四编 人物与成果547

第十五章 《格萨(斯)尔》优秀艺人及其说唱部本、章节目录547

第一节 藏族优秀艺人小传及其说唱部本目录548

第二节 蒙古族优秀艺人小传及其说唱章节605

第三节 土族优秀艺人小传及其说唱部本614

第十六章 《格萨(斯)尔》代表性研究者及其成果概览622

附录:国外部分《格萨尔》研究论著目录655

主要参考书目676

跋语6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