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珠江三角洲堤围水利与农业发展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珠江三角洲堤围水利与农业发展史
  • 赵绍祺,杨智维修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7116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珠江三角洲-农业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珠江三角洲堤围水利与农业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发育和开发第一章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概况3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3

第二节 地形和地貌5

第三节 水系和水文8

第四节 气候和植被12

第五节 成土母岩和土壤13

第六节 行政区域沿革13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发育开发历程15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珠江三角洲范围和开发情况18

第二节 秦至南汉(公元前249—公元971年)珠江三角洲范围和开发情况29

第三节 宋元两代(960—1368)珠江三角洲范围和开发情况46

第四节 明代(1368—1644)珠江三角洲范围和开发情况57

第五节 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1644—1949)珠江三角洲范围和开发情况65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的历史特点及今后发展趋势74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的历史特点74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趋势81

第二篇 珠江三角洲堤围和围垦发展史第一章 概况89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堤围的起源90

第二节 宋代(960—1279)堤围的兴起91

第三节 元代(1279—1368)堤围和围垦的发展97

第四节 明代(1368—1644)堤围和围垦的发展102

第五节 清代(1644—1911)堤围和围垦的发展115

第六节 民国时期(1911—1949)堤围修筑和围垦情况135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历代水患问题140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历代水患发生的情况140

第二节 前人防除水患的措施和建议149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堤围发展的特点和围垦经验166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堤围发展的历史特点166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围垦的技术经验171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历代堤围和围垦存在的问题178

第三篇 种植业第一章 水稻183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水稻栽培历史悠久183

第二节 秦汉至唐的稻谷生产184

第三节 宋元至明初稻谷生产的发展186

第四节 明中至清中稻谷生产供不足需187

第五节 清末至民国稻谷生产的衰落189

第六节 稻谷生产的经验192

第二章 旱粮197

第一节 麦类197

第二节 薯类199

第三节 豆类(豆菽类)201

第四节 粟类202

第三章 甘蔗203

第一节 明以前珠江三角洲甘蔗的栽培利用203

第二节 明中叶以后商品性甘蔗生产的发展204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甘蔗和制糖业的迅速衰落205

第四节 民国期间甘蔗和制糖业的起伏206

第五节 甘蔗栽培的经验207

第四章 油料作物209

第一节 落花生209

第二节 芝麻211

第三节 油菜212

第五章 蔬菜212

第一节 发展概况212

第二节 蔬菜栽培的经验217

第六章 花卉218

第一节 发展概况218

第二节 花卉栽培的经验221

第七章 茶叶222

第一节 发展概况222

第二节 茶树栽培的经验225

第八章 小宗经济作物226

第一节 烟草226

第二节 蒲葵228

第三节 麻类、棉花231

第四节 水草(茳芏)235

第四篇 蚕桑业第一章 珠江三角洲蚕桑业的兴起和发展241

第一节 西汉至明初蚕桑业生产的发展242

第二节 明中至清中蚕桑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244

第三节 清末至民国中期蚕桑业继续大发展247

第四节 民国中期后蚕桑业的衰落251

第二章 缫丝业和丝织业的兴起和发展254

第一节 手工缫丝业和机器缫丝业254

第二节 丝织业258

第三节 广东生丝出口262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蚕桑业生产特点和经验271

第一节 桑基鱼塘的生产经营方式271

第二节 造数多,周转快,劳力利用充分273

第三节 栽种培育技术上的独特创造274

第五篇 渔业第一章 池塘养鱼业的兴起和发展283

第一节 唐宋期间池塘养鱼业的记载283

第二节 元至明初池塘养鱼业的发展284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商品性池塘养鱼业的兴起288

第四节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商品性池塘养鱼业的发展291

第五节 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前商品性池塘养鱼业的大发展294

第六节 珠江三角洲沦陷后池塘养鱼业的衰落297

第二章 南海九江乡的鱼苗业299

第一节 明初以前九江乡的鱼苗生产299

第二节 明中以后九江乡鱼苗业生产的垄断300

第三节 清末鱼苗业经营的范围向邻近各乡发展301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鱼塘区的形成及基塘连环生产302

第一节 基塘区的形成302

第二节 基塘的作物布局及其发展303

第三节 基塘的连环性生产306

第四章 池塘养鱼生产的经验307

第一节 鱼苗生产和运输技术经验307

第二节 塘鱼饲养的经验311

第五章 捕捞渔业和海水养殖313

第一节 水上居民——“疍户”313

第二节 捕捞渔业316

第三节 海产的利用和养殖318

第六篇 禽畜业第一章 猪327

第一节 养猪业发展概况327

第二节 本地猪种的培育330

第三节 水生青饲料的利用和栽植331

第二章 鸭、鹅、鸡332

第一节 养鸭332

第二节 养鹅334

第三节 养鸡335

第三章 牛、羊336

第一节 养牛336

第二节 养羊338

第七篇 果树、林业第一章 果树生产发展概况341

第一节 汉唐至宋元时期果树生产逐渐发展341

第二节 明清时期果树生产迅速发展345

第三节 民国时期果树生产从发展走向衰落351

第二章 荔枝354

第一节 汉唐至五代荔枝生产的兴起355

第二节 宋至元荔枝生产的发展356

第三节 明至清中叶荔枝生产的大发展358

第四节 清末至民国时期荔枝生产逐渐衰落363

第五节 荔枝栽培的经验367

第三章 龙眼370

第一节 汉至元龙眼在山区丘陵已普遍种植370

第二节 明至清中叶龙眼生产迅速发展371

第三节 清末至民国龙眼生产逐渐衰落373

第四节 龙眼栽培的经验375

第四章 柑桔377

第一节 汉至唐柑桔生产已较普遍378

第二节 宋至清中叶柑桔生产不断扩大379

第三节 清末至民国前期柑桔生产大发展381

第四节 民国后期柑桔生产的衰落387

第五节 柑桔栽培的经验391

第五章 香大蕉393

第一节 汉至元的香大蕉生产393

第二节 明至清中叶香大蕉生产的扩展394

第三节 清末香大蕉生产继续扩大396

第四节 民国时期香大蕉生产的起伏397

第五节 香大蕉栽培的经验400

第六章 菠萝401

第七章 林木生产402

第一节 秦汉至唐代珠江三角洲天然林遍布403

第二节 宋元时期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开发和竹、木的利用404

第三节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森林的破坏和四旁植树404

第四节 民国期间珠江三角洲林业的破坏和补植406

附录 珠江三角洲历代(汉至民国)自然灾害记录411

一、水灾记录411

二、旱灾记录437

三、风灾记录446

四、冻灾记录462

五、雨雹记录465

六、地震记录470

七、虫、疫灾记录478

主要参考文献484

后记4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