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每天读一个管理学案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每天读一个管理学案例
  • 张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978750648064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150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案例-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每天读一个管理学案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良好的个人素养,出色的人格魅力——解读领导素质与魅力为梦想而战斗,坚信自己是对的——阿里巴巴总裁马云3

主管带头做,底下照着做——身先士卒的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4

超凡的人格魅力——最佳大众情人戴尔5

与生俱来的自信——靠2000美元起家的艾立森7

成功后的节俭精神——独树一帜的“丰田商法”7

做事业的创造者——工作狂人比尔·盖茨9

永不停息的创新——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10

强烈的求胜心——“世纪经理”杰克·韦尔奇11

有远见才能出卓识——惠普总裁卡莉·菲奥莉12

战争的结局决定于统帅——创造商业奇迹的新日钢铁公司14

创造一番属于你自己的事业——“安利王国”的缔造者15

拥有一颗敢于否定自我的奔腾心——追求卓越的摩尔16

冒险是例外,而不是准则——默多克的冒险精神17

先管理好你自己——以身作则的土光敏夫18

无处不在的威信——重塑威信让受伤的巨龙腾飞20

做最有效率的人——查理斯与艾维·利21

从小职员到大老板——银行大王与石油巨头22

行为比语言更有用——总裁降薪23

过人的胆识——日本三洋电机的创始人井植岁男23

拥有一双非凡的“慧眼”——李嘉诚的第一桶金24

做一个有权威的管理者——成功指挥奇异公司步入坦途的琼斯25

第二章 指出方向,与员工共绘蓝图——解读愿景管理与目标战略规划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远交近攻的通用汽车29

企业一定要有远大目标——使命意识让蒙牛奇迹般崛起30

广告投入不能代替品牌操作——可口可乐的三大品牌经营战略30

要瞄准射击的靶子——SK的经验和战略32

随时随地保持战略警惕——柯达的战略转型33

为未来打好基础——以玩游戏到做百年老店的盛大网络35

专注才能独步——EMC公司的竞争战略35

大市场要用大策略——万科的发展战略37

大公司的烦恼——皮尔·卡丹如何做大做强38

不畏强敌,勇敢“作战”——第一家闯进苏联的私人企业39

制定和监测可测量目标——沃尔沃汽车公司的管理控制41

第三章 管理有时就是一种人际交往——解读沟通管理与协调架子使人感到厌恶——微软的讨论会45

威严,领导看不见的手——松下幸之助严厉的一面46

学会让自己说得更少——林经理的牢骚47

努力拉近与下属的距离——被部下称为“父亲”的信治郎48

沟通无极限——本田的“新设想工作室”49

建设全方位的沟通机制——英特尔的“全球员工沟通部”50

打破上下级之间的等级壁垒——摩托罗拉的“沟通宣传周”52

倾听员工的心声——沃尔玛实行门户开放政策52

加强团队的密切团结和高效沟通——英特尔的内部沟通53

有争论才有高论——南山集团的两大法宝54

管好身边的人——方太厨具公司成功的独到之处55

放下架子,平等去沟通——松下写给员工的信56

第四章 呼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胜——解读团队管理与组织建设不同组合带来的不同效果——斯隆大改组,通用大起飞61

对团队中的每个人做好规划——北电网络的留人之道62

让员工发挥最大的作用——惠普的无序管理模式63

人际关系应保持适度的距离——通用电器的“情感”管理65

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轻装”上阵的大众66

将绩效管理放在战略层面——摩托罗拉的绩效管理与控制67

用知识丰富每个人——惠普和三星的知识管理68

将自身管理放在第一位——解密思科三大管理之道69

让公司充满暖意——日立“鹊桥”71

组织管理要有效——被管理漏洞毁掉的三株口服液71

律人必先律己——严于自律的史蒂·鲍威尔73

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松下幸之助带领下的坚强团队74

高效的团队需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拥有232年历史的巴林银行为何会倒闭75

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给员工家庭式关怀的西门子公司76

团队是企业成长的关键——马云领先打造的优秀团队78

成功属于精简敏捷的组织——韦尔奇的“速度原则”79

第五章 要“管得少”,又要“管得住”——解读领导艺术与方法协调管理者的角色——能源巨人BP(英国石油公司)的T型管理83

员工和老板不是对立面——125000美元的感谢84

锯掉椅背——麦当劳的“走动式”管理85

润物细无声——“玫琳凯”的领导艺术86

风度翩翩地处理事情——通用电器公司的决定87

敢于直面冲突和矛盾——通用的两位传奇人物88

正视组织中的冲突——盛田昭夫的自述89

魅力十足的企业领袖——克雷格·巴雷特的管理艺术90

保证每名员工都具有积极性——西门子的授权领导艺术91

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华为的冬天92

容人之过,不抱偏见——小老板的大肚量93

管理者要有冷热脸蛋——希尔顿与下属的距离94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手不凡的主管95

让每位员工精神抖擞——波音公司总裁菲利普·康迪特管理之道96

拒绝官僚主义作风——向官僚主义宣战的通用电气公司97

会议要有效率有结果——比奇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会议”98

管理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治”的万科老总99

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戴高乐如何运用“刺猬理论”101

让员工感到有人在监督自己——增加一个会计师的奇迹102

小市场要用小计谋——世界旅馆大王的创业史103

激起人们超越他人的欲望——美国西雅图第一银行的整改104

第六章 一切的竞争都将回归人才的竞争——解读识人选人与用人找到合适的人——龙永图选秘书107

具备发现人才的长远眼光——柯达的慧眼108

人才是根本——康奈与奥康的员工管理109

贵以授爵,能以授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不讲情面110

观人于微而知其著——汉景帝见微知著111

看重扎扎实实工作的人——西武对话录111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人才——神州数码的用人标准112

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摩托罗拉的工作轮换制度113

裁人与留人——日洁公司的困惑114

鲶鱼效应——本田的人事改革115

不要担心职员对岗位挑三捡四——索尼的内部跳槽117

“长治久安”,才能“越飞越高”——白沙的电梯118

让员工有知无畏——刘长军的管人方式118

任人要唯贤——为任人唯亲付出沉重代价的王安公司120

水平比文凭重要——堤义明的人才筛选法121

留住关键人才——用一颗诚心换取员工忠心的住友集团管理者123

人品胜于能力——用人不慎导致企业失败的王某124

降低人才使用成本——强化“人才成本”意识的华为125

知人善任——让员工充满信心的正泰集团126

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的百事可乐公司127

岗位安排要扬长避短——“臭美”也是一种本事128

第七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解读制度设计与修正133

使好的建议落到实处——柯达的建议制度与科学管理133

将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松下“精神价值观”134

让法治代替人治——美国土木建筑业大王比达·吉威特成功的关键135

由个人决策到集团决策——杜邦公司企业制度文化的变迁136

管理一定要严格——在纪律上不讲人情味的通用汽车公司138

有钢铁一般的纪律——希望集团的“严厉和宽容”139

知识与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摩托罗拉的知识管理140

宗旨永远不能改变——IBM的战略管理领导体制141

规章制度要健全——内部整改使“洁尔阴”成为畅销品牌143

开会迟到者都要罚站——联想的规矩144

让员工理解领导——韩国“一日厂长”制145

人多未必好办事——艾科卡妙手除“帕金森”146

第八章 执行不彻底,一切都是空谈——解读细节管理与执行把日常事务做细做精——海尔“三个一”原则151

炒作代替不了管理——不注重基础管理而最终消失的科利华152

管理不是做表面文章——石田退三如何成为日本的“管理之王”153

节约就是创造——美航的厉行节约154

1%的失误导致了100%的失败——三株集团的没落155

青蛙效应——IBM的惨败156

磨合效应——上海贝尔的文化兼容157

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武汉广场的执行细节159

第九章 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解读危机管理与应对应对危机要巧妙——麦当劳的危机管理1163

增强危机意识——麦当劳的危机管理2164

不要向员工隐瞒坏消息——英特尔公司危机处理术165

尊重员工的建议——雷诺公司的危机处理166

合理地使用资源——从风险中获取高额利润的拉维特公司167

让危机变为“契机”——百年矿泉水公司积极摆脱危机168

敢于承认并纠正自己的错误——雀巢公司应对危机169

安逸使员工无能——松下公司的全员努力171

不利中看到有利——台塑的反败为胜172

反败为胜并不是神话——波音公司的危机处理173

别被危机冲昏了头脑——约翰逊药品公司的危机处理174

加薪有时比裁员更有效——马柯米克公司的危机处理175

激发员工斗志——东方公司的生存与灭亡176

巧妙利用市场要害——美国阿哈罗航空公司的危机处理177

危急时刻向政府求助——靠国家贷款渡过难关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78

处于被围攻的情况下取得胜利——金山公司的突围179

风险和机会就像孪生兄弟一样——“9·11”之后通用汽车的危机控制措施180

快鱼法则——张瑞敏论企业兼并182

每一天都如履薄冰——美国百事的“末日管理”183

应对危机要及时——埃克森公司的失败184

找到问题的关键——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危机处理185

修好“打碎的窗户玻璃”——一个被辞退的资深员工186

速度第一——百事可乐危机控制原则187

让每个员工具备竞争意识——比斯高公司的内部竞争188

给员工一些适当的刺激——日立公司的“激将法”189

第十章 不必事必躬亲,放好风筝牵好线——解读授权管理与反馈批评是激励的重要方式——鲍洛奇的斥骂管理术193

让每一位员工都充满活力——美国雷奇的大象骆驼会议194

合理授权满足下属归属感——北欧航空公司董事长卡尔松的改革196

留一个缺口给你的下属——一个不完整的圆圈197

学会放权任人——蒙多罗娜公司的董事长劳勃·盖尔文的授权198

不要事必躬亲——ABS董事长许文龙的授权艺术199

不能局限于口头上的信任——亨利·福特与他的手下干将200

设立高目标——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齐瓦勃的创业之路202

让员工看到工作的成果——建筑公司老板的高招203

第十一章 管理之道在于经营人心——解读人性化管理真谛把握员工的情绪——玛丽·凯的打工经历207

制造平等的气氛——惠普“周游式管理办法”208

人情之理,不可不察——资生堂的鹅卵石路208

充分信任员工——不设打卡机的克里斯公司209

融洽的组织气氛可以提升士气——通用电气公司的“大家庭观念”210

好的工作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惠普的“硬件”和“软件”211

注意小错,以防止大错的发生——松下幸之助与下属212

给犯错误的员工一个机会——美国IBM公司的胸怀212

把人的尊严放在第一位——华尔连锁店成功的秘诀213

宁要宽水,不当肥鱼——格兰仕与天威214

激起下属的好斗心——查尔斯·史考勃的激将法216

多点人情味——广厦集团总裁楼明的人情味217

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萧强的管理方式218

与员工爱心互动——比尔·盖茨的管理之道219

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松下电器靠内部团结打天下220

牢骚效应——松下的情绪发泄室221

造人先于造物——松下的人性管理精髓223

第十二章 带出一批精兵强将是管理者的头等大事——解读人才培养与储备227

不是控制,而是提供服务——上海通用汽车(SGM)的招聘227

人人是人才——海尔的员工培训228

培训的投资收益最大——“大通曼哈顿”的智力投资230

管理者需要得到监控——英国考陶公司如何考评经理人232

把激励与考评联系起来——朗讯的考评激励233

一切以业绩说话——赏罚有据的摩托罗拉235

凝聚人的价值取向使之形成合力——西南航空公司“最佳雇主品牌形象”236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盛田昭夫的待人之道237

以人为本的管理——福特汽车公司的人员管理238

如何精兵简政——ABB公司的“瘦身”239

让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为Philips“瘦身”240

打造精干的团队——一批旧设备的成本243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竞争——福特为人才买公司244

充分发挥手下的所长——艾柯卡振兴克莱斯勒245

后备力量要充足——麦当劳的社会人才库246

把人力资源最优化——甘肃采油二厂的“能本管理”248

第十三章 不怕有风险,就怕不谨慎——解读风险规避与决策让每一个人都出谋划策——通用的全员决策253

负债经营的学问——约翰·洛克菲勒的创业史253

商业情报的掌握十分重要——安徽特酒集团的商战法则254

避免个人独断——杜邦公司的决策体系256

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杨元庆的决策257

把握机会,笑到最后——“船王”包玉刚的反常决策258

投资一定要正确——投资失败导致八佰伴的失败259

找到“金矿”再投入——创造了资本神话的娃哈哈260

向东,向东,再向西——汉王面对天润262

欲将取之,必先予之——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263

有效的管理机制和集体决策机制——摆脱家族式管理的正泰集团264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西子联合牵手美国奥的斯265

降低成本的妙用——施乐公司的标杆管理266

领导者不能一意孤行——独断专行的福特导致福特公司陷入困境267

要不断否定自己的过去——佳都国际的创业之路269

速度,让石头浮在水面——威廉·波音的“速战”270

轻率决策导致失败——啤酒业行家的反省271

机会要抓好,决策要及时——日本尼西奇公司的发展272

把握时机,抓住机遇——IBM的崛起273

决策前的深思熟虑——雅马哈的失败274

行动之前要认真计算——“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的未战先算276

第十四章 人脉决定财脉,与外界关系要搞好——解读公关企划与社交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知名度——超级女声引爆蒙牛酸酸乳281

零售巨头的经营模式——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卡”282

保护环境也是卖点——靠环保获得大众认可的真维美283

公关绝对不是救火——家乐福事件284

四海之内皆朋友——与对手做“冤家朋友”的中关村商家285

要与媒体搞好关系——新闻媒体引发的“芝华士风波”286

有诚信才能有立足点——美国亨利食品公司287

借助运动会扩大知名度——运动员获奖的保护神——阿迪达斯289

与银行打好交道——利用银行赚大钱的牟其中290

顾客就是上帝——沃尔玛的座右铭292

决定成败的客户服务——海尔的客户服务系统293

第十五章 产品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解读产品研发与生产管理以质量为第一——惠普的质量改善目标299

研发是核心竞争力——全球最大企业管理软件商SAP研发管理精要300

运用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诺基亚的质量管理之道302

“零缺陷”质量管理思想——三洋制冷303

不断淘汰,不断进步——美国的太阳微系统公司305

生产平准化,杜绝浪费——丰田式生产管理原则306

最科学的原料供给——美国企业如何运用物料需求计划307

产品的创新来自于灵感——方便面的诞生309

经营要学会别出心裁——上海的“袖珍宾馆”310

“想不到”的产品——海尔瞄准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310

建立学习型企业——联想的思维革命311

质量是最强的竞争力——培养员工质量意识的三星集团312

真正的赢家能揣摩客户的需求——通用与福特的行业主导权纷争313

质量检验一定要严格——“为客人煮好每一杯咖啡”的星巴克315

建立物流服务网点——德尔菲公司的物流管理317

产供销有机结合——丰田的JIT生产318

第十六章 携手合作,共创辉煌——解读合作战略与竞争323

精诚与公正为本——摩托罗拉的企业文化323

变是唯一的不变——开拓创新的索尼精神324

文化变革的力量——韦尔奇的企业文化理念325

坚定地孤注一掷——三星电子因何而强大?327

以精神为导向——独具特色的松下“七精神”328

靠企业文化做大做强——朗讯的GROWS三步走文化329

五种企业的价值观——惠普风范330

巩固企业荣誉感的文化——微软332

从内到外的整体战略——沃尔玛的三项基本信仰333

新产品不是自然诞生的——3M公司的知识创新335

学习改变未来——麦肯锡的学习机制与知识管理336

别把企业文化当口号——康柏与惠普的合并困惑337

商场竞争以战略为先——纽克钢铁公司“小鱼吃鲸鱼”338

不战而屈人之兵——联想戴尔之争340

多元化渗透——台塑集团的发展341

先找准世界目标——从学徒开始的本田宗一郎342

甘当老二,永争第一——洛克菲勒的石油经343

顾客口碑永远第一——可乐之战344

等待和抱怨都是没有用的——柯达的反击345

以弱吞强的合并——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345

有备无患,兵来将挡——国美和苏宁如何应对手联盟347

没有永远的对手——王致和如何参与市场竞争348

第十七章 酒香就怕巷子深的时代——解读市场管理与营销听来的生意——德国哈夫门公司的崛起353

在形象上下工夫——麦当劳的店面装饰354

消费主流在哪里——耐克的市场调查355

诱导式推销——麦克唐纳公司的销售之道356

向太太们买构想——冈田屋的市场策略356

广告要能够深入人心——日本企业的广告做法357

创意来自于生活——西铁城摔不碎的手表358

以静制动更能出奇制胜——美国纽约国际银行的沉默时间359

善于倾听顾客意见——张瑞敏的买卖观359

市场定位要准确——神奇的“九头鸟”360

网上直销先锋——戴尔361

模仿与虚拟经营的典范——耐克的成功之道362

改变消费习惯,创造市场需求——美国苹果364

卧薪尝胆,重新制定市场策略——丰田如何开拓美国市场365

谋定而后动——波戈沙里公司的市场调查367

营销计划很关键——百威啤酒的营销战略369

第十八章 管理者要算大账,也要算细账——解读财务管理与控制公司财务经营新理念——“安然破产”373

资本投入要选好切入点——靠投资影视发财的米高梅公司374

实现财务直通——米其林376

在需要的时候向外界募集资金——狂劲的Yahoo旋风377

投融资的典范——迪斯尼公司378

内部审计师的选拔——荷兰ROCKWOOL公司的内部审计379

硅谷奇迹从哪里开始?——苹果创业期的筹资举措380

供应链优化存货——沃尔玛382

特许权融资——可口可乐383

风险与财务控制——施乐公司风险投资项目384

第十九章 让员工自己跑起来——解读激励管理与奖惩389

关注员工的生活——麦当劳员工的生日389

时刻真情关怀部属——松下幸之助的牛排390

士为知己者死——美国斯凯电子电视公司总裁阿瑟·利维390

监督也是一种鞭策——肯德基的特殊顾客391

赏与罚是管人的两把利剑——可口可乐的以理服人392

发掘员工最大的潜能——让不可能变成现实的福特393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玫琳凯公司的奖励制度394

严明纪律,奖罚分明——巴顿如何打造“铁骑之师”395

心平气和、冷静处理——卡耐基的批评396

在“尊重”和“激励”上下工夫——董事长游泳397

让员工看到晋升空间——麦当劳的职场激励398

令行禁止,处罚适度——重打重罚让天天乐商场乐不起来399

只奖不罚不可取——和员工过不去的总经理400

奖罚分明让下属心服口服——日立会社董事长仓田主税的奖罚之道401

要经常鼓励员工——从不泼员工冷水的洛克菲勒402

压力与奖励同样重要——台塑集团在一“推”一“拉”之间发展壮大403

激励员工要符合“即时”原则——美国福克斯公司的“香蕉”404

信任是最好的赞美——希望集团的用人“压力准则”405

激励倍增法则——希丁克的管理艺术406

马蝇效应——林肯与参议员萨蒙·蔡思4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