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材栽培与初加工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药材栽培与初加工技术
  • 吴连举,许世泉,张秀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0970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草药加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材栽培与初加工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参1

一、概述1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

(一)植物形态特征1

(二)生物学特性2

三、栽培技术4

(一)选地整地4

(二)种植方法5

(三)田间管理9

(四)病虫害防治14

四、采收及加工23

(一)采收23

(二)加工24

参考文献26

第二章 防风28

一、概述28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8

(一)植物形态特征28

(二)生物学特性30

三、栽培技术30

(一)选地整地30

(二)种植方法31

(三)田间管理34

(四)病虫害防治36

四、采收及加工39

(一)采收39

(二)加工40

参考文献40

第三章 细辛42

一、概述42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42

(一)植物形态特征42

(二)生物学特性43

三、栽培技术45

(一)选地整地45

(二)种植方法46

(三)田间管理48

(四)病虫害防治51

四、采收及加工53

(一)采收53

(二)加工55

参考文献56

第四章 天麻58

一、概述58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58

(一)植物形态特征58

(二)生物学特性61

三、栽培技术64

(一)栽培场地的选择64

(二)天麻种源的选择64

(三)菌种的分离和培养65

(四)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74

(五)无性繁殖技术79

(六)田间管理81

(七)病虫害防治82

四、采收及加工87

(一)麻种的收获87

(二)天麻的收获89

(三)天麻的加工技术90

(四)天麻药材的贮藏91

参考文献92

第五章 平贝母94

一、概述94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94

(一)植物形态特征94

(二)生物学特性95

三、栽培技术96

(一)选地整地96

(二)种植方法97

(三)田间管理100

(四)病虫害防治102

四、采收及加工106

(一)采收时期106

(二)采收方法107

(三)无公害加工107

参考文献108

第六章 龙胆110

一、概述110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10

(一)植物形态特征110

(二)生物学特性111

三、栽培技术113

(一)选地整地113

(二)种植方法113

(三)田间管理116

(四)病虫害防治117

四、采收及加工119

(一)采收119

(二)加工120

参考文献121

第七章 黄花乌头123

一、概述123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23

(一)植物形态特征123

(二)生物学特性123

三、栽培技术124

(一)选地整地124

(二)种植方法125

(三)田间管理126

(四)病虫害防治127

四、采收及加工129

(一)采收129

(二)加工130

参考文献131

第八章 板蓝根132

一、概述132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32

(一)植物形态特征132

(二)生物学特性133

三、栽培技术134

(一)选地整地134

(二)种植方法134

(三)田间管理135

(四)病虫害防治135

四、采收及加工139

(一)采收139

(二)加工140

参考文献140

第九章甘草141

一、概述141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41

(一)植物形态特征141

(二)生物学特性142

三、栽培技术144

(一)选地整地144

(二)种植方法144

(三)田间管理146

(四)病虫害防治146

四、采收及加工149

(一)采收149

(二)加工149

参考文献150

第十章 地黄151

一、概述151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51

(一)植物形态特征151

(二)生物学特性152

三、栽培技术153

(一)选地整地153

(二)种植方法154

(三)田间管理155

(四)病虫害防治156

四、采收及加工158

(一)采收158

(二)加工159

参考文献161

第十一章 西洋参162

一、概述162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62

(一)植物形态特征162

(二)生物学特性162

三、栽培技术167

(一)种子处理技术167

(二)播种技术168

(三)移栽技术169

(四)遮阴技术171

(五)播前准备172

(六)田间管理174

(七)西洋参病虫害防治178

四、采收183

(一)西洋参的采种183

(二)西洋参的作货(收获)183

五、加工184

(一)西洋参加工技术184

(二)我国西洋参主要加工产品及加工工艺185

参考文献189

第十二章 当归190

一、概述190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190

(一)植物形态特征190

(二)生物学特性191

三、栽培技术195

(一)栽培当归的适宜环境条件195

(二)选地整地196

(三)种子处理和育苗技术197

(四)田间管理200

(五)病虫害防治202

四、采收及加工207

(一)采收207

(二)加工技术208

参考文献210

第十三章 柴胡211

一、概述211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11

(一)植物形态特征211

(二)生物学特性212

三、栽培技术213

(一)品种选择213

(二)选地整地214

(三)做畦育苗与直播214

(四)苗期管理215

(五)生长期管理216

(六)越冬管理217

(七)二年生药田管理217

(八)病虫害防治219

四、采收及加工220

(一)采收220

(二)加工220

五、包装与贮藏220

第十四章 党参222

一、概述222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22

(一)植物形态特征222

(二)生物学特性223

三、栽培技术224

(一)党参高产栽培的环境条件224

(二)种子处理和育苗技术225

(三)田间管理227

(四)病虫害防治230

四、采收及加工234

(一)党参根的采收234

(二)种子的采收235

(三)种子的贮藏235

(四)加工贮藏技术236

第十五章 五味子239

一、概述239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39

(一)植物形态特征239

(二)生物学特性240

三、栽培技术241

(一)选地整地241

(二)种植方法241

(三)田间管理244

(四)病虫害防治246

四、采收及加工246

(一)采收246

(二)加工247

第十六章 丹参248

一、概述248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48

(一)植物形态特征248

(二)生物学特性249

三、栽培技术249

(一)选地整地249

(二)栽培方法249

(三)田间管理251

(四)病虫害防治252

四、采收及加工253

(一)采收253

(二)加工254

第十七章 红花255

一、概述255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55

(一)植物形态特征255

(二)生物学特性256

三、栽培技术256

(一)选地整地256

(二)种植方法257

(三)田间管理258

(四)病虫害防治260

四、采收及加工263

(一)采收263

(二)加工264

参考文献264

第十八章 穿龙薯蓣266

一、概述266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66

(一)植物形态特征266

(二)生物学特性267

三、栽培技术268

(一)选地整地268

(二)种植方法268

(三)田间管理269

(四)病虫害防治271

四、采收及加工273

(一)采收273

(二)加工274

(三)商品质量标准274

参考文献274

第十九章 黄芪276

一、概述276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76

(一)植物形态特征276

(二)生物学特性277

三、栽培技术279

(一)选地整地279

(二)种植方法280

(三)田间管理282

(四)病虫害防治284

四、采收及加工288

(一)采收288

(二)加工289

参考文献289

第二十章 玉竹290

一、概述290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90

(一)植物形态特征290

(二)生物学特性291

三、栽培技术292

(一)选地整地292

(二)种植方法292

(三)田间管理293

(四)病虫害防治294

四、采收及加工296

(一)采收296

(二)加工296

参考文献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