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治国为政需读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丹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733113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读书方法-干部教育-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治国为政需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代政治家的读史与学史1
一、历史是政治家们治国为政的智慧之源2
二、唐太宗读史、用史与“贞观之治”4
三、司马光鉴前世、考当今,编著《资治通鉴》8
四、康熙帝为经世治国而学史、用史、修史12
五、毛泽东以史为鉴建国治国16
六、把握历史规律,引领时代潮流24
第二章 领导干部的读史、学史与用史27
一、为什么必须读史、学史和用史28
二、读史、学史、用史的目的和新特点31
(一)读史、学史和用史的目的31
(二)读史、学史的内容和广度33
(三)学史、用史的各种方式、方法和基础性工作33
三、当代中外政治家学史、用史的典型事例35
(一)江泽民的“思接千载”35
(二)不忘“向后看”历史的俄罗斯领导人普京38
(三)精通世界历史的外交奇才基辛格40
四、领导干部读、学哪些历史和学习的内容、方法43
(一)读、学中外通史43
(二)读、学中外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48
(三)读分类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教育史、宗教史、思想史、民族史、科学技术史、水利史、农业发展史等等54
(四)读专题史:朝代史、帝王史、地方史志、野史、笔记或历史小说、影视作品54
第三章 学历史与为政之道57
一、以人为本58
(一)“载舟覆舟” 君民一体——唐太宗忌割肉充饥、唐玄宗过河不拆桥60
(二)坚持真理 以人为本——胡耀邦破禁锢求解放,平反冤假错案62
(三)国富民穷 难以为国——隋炀帝残暴百姓,贮粮资敌65
二、重视民生67
(一)必先富民 然后治之——管仲的富民之策68
(二)革新改制 减负安民——张居正行“一条鞭法”70
(三)立国之道 在于富民——唐甄藏富于民的存言71
三、王道与霸道74
(一)猛进和苛严的霸道治国——商鞅强硬改革的得与失74
(二)王道成就伟业——光武帝以柔术得天下、治国家77
(三)宽大无边的王道政治——梁武帝的乱政之举80
第四章 学历史与用人之道85
一、研究用人之道86
(一)聚才创业——非常之人成非常之功87
(二)吏不得人——用人不力,事业失败88
二、考察识别90
(一)选贤任能——不计出身,豁达宽容,授权重用90
(二)选才标准——德才兼备——以德为本,深容重廉,唯才是举92
(三)知人善任——全面辩证地识别人才96
(四)不拘一格选人才——依据才能,选用提拔98
三、安排使用101
(一)量才任人——慧眼顺势,用属所长101
(二)用其所长——才尽其用,风雨同舟,合谋国是105
(三)放权用人——委以重任,人才辈出,投桃报李106
(四)和而不同的人才格局——异曲同工,交响上乘,和衷共济108
(五)任人唯亲 嫉贤妒能——以“我”划线,必怨声载道,自食其果110
四、培养教育113
(一)培育干部——用人的基础和前提113
(二)人才培养 事业大计——历史上先哲和政治家重视人才培养114
(三)培养造就人才 无可比拟的功绩——毛泽东培养整整一代人的重大历史贡献116
(四)新时期干部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干部素质118
五、监督检查121
(一)历史上可借鉴的考察干部的经验——林则徐从政务、业绩中考察下属121
(二)干部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客观、全面、公正、严格地对待干部123
六、评鉴奖惩124
(一)奖励清正廉明、洁己奉公的官员——康熙表彰清官于成龙125
(二)当严必严,惩一儆百——司马穰苴治军126
第五章 学历史与为政谋略129
一、战略战术132
(一)不失时机 多谋善断定决策——郭嘉的多谋善断133
(二)夺取政权的战略方针——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135
(三)守成 开拓 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36
(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谋略终将失败——投机一生,专事权衡得失的袁世凯139
二、政策策略142
(一)刚柔结合 为政良方——子产论治国政策上的宽猛相济143
(二)勇于罪己 利在后世——汉武帝颁《轮台罪己诏》145
(三)施政以宽 造福百姓——“战胜还是安定?”龚遂施政以宽造福一方147
(四)示以信任 放手重用——汉光武帝与“大树将军”148
(五)大智若愚 韬光养晦——刘备身处逆境的韬光养晦之计150
(六)调和各派 平衡共处——武则天政策和策略上的“平衡术”151
(七)恐怖暴政没有出路——明朝历代特务统治154
三、方式方法156
(一)广开言路 免被蒙蔽——邹忌讽齐王纳谏157
(二)“不恋栈” 知进退——李靖全福以终158
(三)巧妙批评 利于采纳——狄仁杰的谏诤艺术160
(四)具慧眼 交益友——张之洞“官势常青”的成势秘诀162
(五)造舆论 夺声势 聚部众——曾国藩以保卫传统文化为号召的造势术164
(六)成大事需势重——光绪帝失势而致变法失败166
(七)近小人而远贤者终失江山——宋徽宗不务正业重用奸佞168
第六章 学历史与提高素质能力173
一、知识学养水平174
(一)武备兼文韬 勤学成大器——吕蒙中年发奋苦学,奇计擒“武圣”175
(二)阻烧杀屠城 倡文治建国——博学多识的耶律楚材使中华文明免遭空前劫难177
(三)渊博学养 革新教育 人世楷模——学贯中西的蔡元培塑造出北大的“兼容并包”179
(四)不务正业 怠于政事 误国害己——溺于诗文的李后主国破身亡181
二、领导管理才干184
(一)亲身下基层 调研出实情——汉文帝亲巡细柳营,比较下属治军优劣185
(二)“劳谦君子” 才干全面——毛泽东提出“我党干部应学韦睿的作风”187
三、组织协调本领189
(一)重情义 抓关键 化矛盾——孙权以情感人、协调各方190
(二)找准核心 组织各方 协调内外——罗斯福以卓越的组织协调才能应对经济危机191
(三)尊重地方领导 顾全粮食全局——周恩来处理大家与小家的关系193
四、口才与写作能力195
(一)知己知彼 步步为营——诸葛亮说服吴主终成孙刘联盟196
(二)熟谙专业知识 口才文笔上乘——兼具雄辩才能和严谨文风的顾维钧为中国赢得尊严197
第七章 学历史与加强品德操守201
一、道德品质203
(一)“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道德楷模周恩来205
(二)道德沦丧 得逞一时——逢迎拍马、诡计钻营的袁世凯208
二、气节精神211
(一)“留取丹心照汗青”——力挽危局、浩然正气的文天祥212
(二)“苟利国家生死以”——置个人安危祸福于度外的林则徐213
(三)重名利 折气节——李斯首鼠两端,酷刑身亡215
三、奉公守法219
(一)言行循礼制 不因私废公——唐太宗的内良佐长孙皇后219
(二)忠君忧国 清廉守法——执史巨擘的司马光221
(三)勤俭治国 正己率下——廉洁秉公的周恩来222
四、廉洁自律227
(一)节俭力行 清廉自持——“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晏婴228
(二)靖边功臣 廉俭自守——“一钱不私己”的左宗棠230
(三)奢靡成风 腐败“斗富”——财色俱贪终致祸的石崇232
(四)贪腐危害 倾覆国家——“和珅跌倒,嘉庆吃饱”235
五、管好配偶子女238
(一)为政者应修身齐家——驳红颜祸水说239
(二)深明大义 卓有远见——帮助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夫人齐姜240
(三)戒“无功而尊,不劳而禄”——触龙说赵太后质子242
(四)妻贤夫祸少——严以诫夫的陈鸿廉内助244
(五)骄蛮凶妒 乱政祸国——西晋灭亡的“祸水”贾南风245
(六)寄生特权坑人——八旗子弟的腐化堕落247
第八章 学历史与珍视历史传统251
一、挖掘古代治国理论,弘扬中华文明252
(一)中华文明在碰撞、交流和传播中拂去历史尘埃252
(二)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源流与要义254
二、儒学中阐发的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261
三、弘扬诸子百家、前人先哲们的思想精华265
四、传承民族优良传统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70
(一)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270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75
附:领导干部必备历史书目278
热门推荐
- 24333.html
- 1783569.html
- 1799218.html
- 2057229.html
- 3055435.html
- 3228340.html
- 1479529.html
- 3502636.html
- 3869821.html
- 639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0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0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9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5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5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7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0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