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武汉日常生活与大众娱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国武汉日常生活与大众娱乐
  • 胡俊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325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武汉日常生活与大众娱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选题缘由1

二 研究现状2

(一)有关武汉城市史研究2

(二)有关近代中国城市生活史研究5

(三)有关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研究7

三 资料与应用9

四 城与人:走近研究对象11

(一)武汉:从历史长河中走来11

(二)武汉人与下层民众15

(三)汉口民众乐园(1919—1949)18

第一章 到武汉谋生:周边农村移民的底层生活样态20

一 从四方商民到周边农民:武汉移民主体的变化21

二 为了生存或更好的生活:移民的武汉梦及其破碎22

(一)金钱诱惑:到武汉寻求黄金梦22

(二)农村凋敝:到武汉谋生26

(三)天灾人祸:背井离乡26

(四)近水楼台:享交通之便27

(五)武汉梦的破碎:真实生活景象28

三 家乡:割不断的牵连32

(一)年节忆念祖先32

(二)财富与婚姻指向:家乡34

(三)思乡情结及其克制35

四 双重边缘化:身份认同的困惑37

(一)初来乍到:内外都是乡巴佬38

(二)站稳脚跟:渐生城里人的优越感40

第二章 以家为中心:民国武汉平民女性的日常生活45

一 家庭取向:平民女性的人生目标47

(一)婚前:养在闺中与挣钱贴补家用47

(二)结婚:嫁给生活而非爱情50

(三)婚后:以家为世界54

(四)平民女性:对公众场所与公众生活的疏离63

二 贤妻良母:家庭主妇角色之成因65

(一)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角色期待65

(二)社会资源被剥夺:女性只得献身家庭69

三 女性的家庭奉献:获致人生幸福的桥梁72

(一)贤内助:解除丈夫的内顾之忧73

(二)主妇:家庭中关怀与照顾的主要提供者74

(三)家庭主妇:情感的归属与支撑74

四 女性的自我迷失与救赎76

(一)依附型人生:自我的迷失76

(二)自我救赎:基于经济独立的主体意识养成80

第三章 礼尚往来:民国武汉民众的日常交往82

一 邻里之间:良性互动与恶意冲突82

(一)良性的互动往来83

(二)邻里恶意、纠纷及其解决91

二 亲朋好友:礼尚往来101

(一)亲朋好友的互惠性交往102

(二)异化的礼尚往来108

三 素昧平生:世故、冷漠与盲从、自我111

(一)世故与冷漠111

(二)盲从与自我114

四 社会关系网:人生的重要支撑119

第四章 汉口中山公园与民国武汉市民公众生活(1929—1949)122

一 “谋市民之福利”:汉口中山公园的辟设122

二 汉口中山公园:作为政府、民众与社会团体的生活舞台126

(一)政府以公园作为政治控制和生活教化的阵地126

(二)市民以公园作为社会生活与展示自我的舞台130

(三)社会机关、团体利用公园资源作为活动的场所138

三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公共性140

(一)公园:作为公共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大众性141

(二)公园促使民众获得生活与感知的公共性142

(三)公园引起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注143

(四)公园呼唤市民公德心与公众形象的养成144

四 公园管理处:难以避免公共管理的困境147

(一)束手束脚:听命于市政府的指令148

(二)“必要的祸害”:驻园保警和警察局的双重性151

(三)公园管理处:自身努力与挫败154

第五章 民国中后期武汉大众心态158

一 浮躁的社会风气:商业都会的浸染159

(一)渴望、膜拜金钱160

(二)面子观念与印象整饰163

(三)投机取巧心理:“雀战”成风168

(四)精明圆滑:都市人的货币理性与精神倦怠172

二 幸福感缺失:悲观的社会心理基调177

(一)不满足成为一种社会共相178

(二)青年悲观彷徨:不确定的明天183

三 宿命与迷信:何以安抚心灵?194

(一)当贫困成为一种心态:“只有受苦的命”194

(二)迷信:何以安抚人的心灵?196

第六章 “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日常生活的两种面相205

一 都市里的生存之道:日常生活中的平实景象206

(一)“民以食为天”: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主义207

(二)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变”与“不变”: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主义210

(三)严酷的生存环境:能否滋养崇高的城市文明?215

二 市民认同美德:日常生活有待培育的果实220

(一)作为良好风范与礼貌的市民认同的缺失220

(二)关注共同福祉的实质性市民认同的缺失223

(三)实质性市民认同的局部萌芽228

三 并行不悖:“东方芝加哥”的光辉与日常生活的庸常230

第七章 近代汉口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聚散与城市发展232

一 第一次聚集:汉口城市发轫与大众文化娱乐的后湖时代233

(一)汉口发轫、工商繁华与后湖兴起233

(二)后湖:明清汉口大众的“销金窟”与狂欢地234

二 由聚而散:汉口城市化展开与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离散时代236

(一)汉口现代化进程的展开与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异动237

(二)大众文化娱乐空间呈无中心离散分布状态238

三 散而再聚:城市完善与大众文化娱乐的民众乐园时代241

(一)城市发展完善与现代化大众文化娱乐中心的出现241

(二)“玩在新市场”:汉口民众乐园成为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中心243

第八章 汉口民众乐园(1919—1949):大众娱乐中心与近代武汉市民生活247

一 低门槛:拓展市民日常生活空间248

(一)汉口民众乐园是惬意的交游之所248

(二)汉口民众乐园拓展了女性的生活空间249

二 包罗万象:开阔市民生活视野250

(一)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250

(二)呈现世态炎凉,汇聚人间百态251

三 价位平民化和选择多样化:形塑市民新型消费观念252

(一)多样的消费选择252

(二)自由的消费方式253

四 雅俗共赏:养成市民开放的文化口味254

(一)呈现高雅,引领时尚255

(二)浅白通俗,适应大众255

五 娱乐功能社会化:塑造市民品格257

(一)加深市民认同257

(二)培养市民公共责任感258

第九章 汉口民众乐园里的社会冲突260

一 汉口民众乐园里的城市病260

(一)“三鸟”之害:鸦、雀、鸨260

(二)社会乱象:偷、抢、杀263

二 汉口民众乐园里的社会冲突265

(一)贫富悬殊加深平民的相对剥夺感265

(二)武人当道助长了军警的嚣张气焰266

三 近代城市大众文化娱乐空间:“失范”的小社会268

第十章 大众文化娱乐中心与都市社会的互动图景270

一 都市社会是大众文化娱乐中心的背景和依据270

(一)都市社会的发展为文化娱乐中心的产生培植了土壤270

(二)都市社会的变迁为文化娱乐中心的发展规定了道路272

二 文化娱乐中心是城市想象与集体记忆的重要凭借275

(一)竹枝词承载对汉口民众乐园的丰富记忆275

(二)大众传媒展现对汉口民众乐园的高度社会关注276

(三)“玩在民乐园”:民谣映射市民想象共同体的形成277

(四)大众文化娱乐中心:城市集体记忆的一个凭借277

附录一 受访谈老武汉人情况列表279

附录二 访谈大纲281

参考文献291

后记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