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通史 明代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毛佩琦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62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通史 明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疆域、生态环境与生产力9
第一节 疆域、行政区划及其变迁9
一、疆域及其变迁9
二、行政区划及其演变18
第二节 生态环境28
一、生态环境28
二、自然资源48
三、人工建设53
一、科学技术65
第三节 生产力65
二、农业86
三、手工业99
四、医药学106
第二章 人口与民族112
第一节 人口112
一、数量及结构112
二、分布121
三、流动124
第二节 民族129
一、数量与分布130
二、民族冲突与民族交融132
第三章 家庭、宗族与社区143
第一节 家庭143
一、明代家庭类型与规模143
二、家庭成员的地位、相互关系148
三、婚姻的缔结158
第二节 宗族162
一、明代宗族的特点162
二、祠堂、族谱和族田168
三、宗族:个体家庭、社会的中介178
第三节 城乡社会185
一、城市、农村的分布185
二、明代的城市189
三、明代的乡村195
第四节 社会的空间流动205
一、明初的移民205
二、流民及其安置207
三、市镇的兴起209
一、屯田组织211
第一节 行政性群体211
第四章 社会群体与组织211
二、匠户215
三、卫所军户219
第二节 民间结社227
一、文人结社227
二、民间结社233
三、帮派、党派238
四、宗教结社245
第一节 皇室与贵族248
一、皇室248
第五章 阶级与阶层248
二、藩王252
三、外戚254
四、勋贵255
第二节 文武官僚集团257
一、从功臣治国到文官治国258
二、官僚集团的区域特征260
三、朝官与地方官261
四、乡官263
五、明代的官俸265
一、明初对宦官的约束266
第三节 宦官与宫婢266
二、宦官专权268
三、下层宦官与宫婢273
第四节 胥吏与幕僚275
一、胥吏的行政地位275
二、胥吏的经济地位277
第五节 士大夫阶层279
一、不同功名的士人279
二、明中叶以后士大夫的活跃283
一、庶民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285
第六节 庶民地主285
三、士人集团的政治作用285
二、纳粟入官288
第七节 农民289
一、农民的经济地位289
二、自耕农与国家佃农292
三、投献势家的农民296
四、流民与屯田农户297
第八节 其他社会阶层298
一、工商业者299
二、奴婢300
第六章 社会生活方式302
第一节 劳动生活方式302
一、农业及农副业生产302
二、手工业307
三、商业及服务性行业310
四、知识行业313
第二节 日常生活方式320
一、衣服320
二、饮食与医药328
三、居室、丧葬与陵墓335
四、车船器用342
第三节 民俗与节令346
一、风俗观念346
二、节令353
三、娱乐358
四、宗教节日与习俗366
第四节 婚姻与两性关系371
一、婚姻形态371
二、婚姻与家庭378
三、两性关系380
一、中央机构383
第七章 控制、管理与调解383
第一节 国家政权383
二、地方机构390
三、厢坊里甲与保甲398
四、粮长制度、老人407
第二节 军队、法律与监狱414
一、军兵、民兵414
二、《明律》与《大诰》417
三、东西厂、锦衣卫与各级监狱421
一、教化的准则与教化的推行432
第三节 教化与道德432
二、道德规范与奖惩的实施442
第八章 社会保障445
第一节 官办社会保障446
一、养老、济贫、救灾的政策及实施446
二、官办社会保障机构及其运行454
第二节 民间自救与互济463
一、民间的自救与互济464
二、民间自救的互济机构469
一、贫富分化471
第一节 贫富分化与地区差异471
第九章 社会问题471
二、地区差异478
三、流民问题484
第二节 民族冲突490
一、华夷之辨490
二、民族冲突497
第三节 社会疾病504
一、游惰、流氓地棍504
二、娼妓509
三、赌博512
四、陋习516
第十章 社会信仰与社会思潮520
第一节 儒家政治理想的发展520
一、明初的社会形势与朱元璋、方孝孺的社会控制思想520
二、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王守仁的乡治理想530
三、明末的腐朽政治与顾炎武、黄宗羲的地方分权思想533
第二节 平民儒学的兴起与异端和叛逆思想537
一、泰州学派的形成及其平民特色537
二、自我的凸显与人欲的肯定542
三、对思想权威和政治权威的怀疑与批判546
一、西方商人和传教士的来华553
第三节 西方文化与中国社会553
二、西方科学技术的输入555
三、西方礼仪习俗的传播561
四、明末社会生活中的西方物品565
第十一章 社会变革568
第一节 社会风气的变化568
一、官风568
二、士风573
三、民风578
四、肃清胡风582
一、佃农抗租斗争587
第二节 民变、奴变、兵变与农民起义587
二、城市民变592
三、奴变596
四、兵变599
五、农民起义602
第三节 地域与阶层间的文化流动606
一、地域间的文化流动606
二、阶层间的文化流动612
主要参考文献619
热门推荐
- 3338611.html
- 3709855.html
- 3872521.html
- 2163779.html
- 2867222.html
- 1805895.html
- 3831240.html
- 47831.html
- 2241548.html
- 3473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8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0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3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2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4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5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1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3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