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混凝土理论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混凝土理论与技术
  • 孙伟,缪昌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390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08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719页
  • 主题词:混凝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混凝土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现代混凝土材料的定义1

1.2混凝土材料的发展简史1

1.3现代混凝土材料的高性能化2

参考文献4

第2章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制备5

2.1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现代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性能5

2.1.1高性能胶凝材料组分的优选与优配5

2.1.2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及其性能14

2.1.3大掺量复合矿物掺合料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显微结构与增强机理28

2.1.4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35

2.2生态型活性粉末混凝土58

2.2.1生态型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组成的优选与优化60

2.2.2生态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静载力学行为63

2.2.3 ECO-RPC的动态力学性能85

2.2.4 ECO-RPC的耐久性能100

2.2.5 RPC200与ECO-RPC200性能对比107

2.3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分析108

2.3.1微观试样的配合比及制备方法108

2.3.2微结构分析及超高性能形成机理109

参考文献127

第3章 高性能现代混凝土材料的防火性能130

3.1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宏观力学性能的劣化130

3.1.1高温后混凝土的现象观察131

3.1.2高温后主要力学性能劣化规律131

3.1.3高温下高性能混凝土爆裂机理的研究133

3.1.4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潜在危险135

3.2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微观、细观组成和结构的变化137

3.2.1高温下混凝土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变化137

3.2.2高温下混凝土的热效应138

3.2.3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内部微、细观形貌与组成分析139

3.2.4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孔结构的变化141

3.2.5高性能混凝土微、细观组成结构的变化与宏观性能变化147

3.3高温下混凝土内部传热、传质过程及其耦合作用149

3.3.1高温下混凝土的热爆裂性能150

3.3.2高温下混凝土内的传质与传热152

参考文献155

第4章 高性能现代混凝土材料收缩的变形、徐变161

4.1水泥基材料几种收缩变形的定义及测量方法161

4.1.1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变形分类及术语161

4.1.2收缩的测量163

4.2矿物外掺料对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收缩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176

4.2.1磨细矿渣176

4.2.2粉煤灰177

4.2.3外加剂对收缩的影响178

4.2.4掺合料品种及掺量对水泥净浆1d以前自收缩的影响179

4.2.5掺合料品种及掺量对水泥净浆1d以后自收缩的影响180

4.2.6矿物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对净浆干燥收缩的影响181

4.2.7二次干燥对净浆干燥收缩的影响182

4.2.8混凝土的物理性能183

4.2.9 1 d以前混凝土自收缩发展规律185

4.2.10硬化混凝土收缩发展规律188

4.2.11硬化混凝土收缩表达式193

4.3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收缩模型的建立196

4.3.1基于水泥水化过程和热力学基本理论自收缩模型的建立196

4.3.2干燥收缩206

4.3.3从水泥石到混凝土收缩模型的建立220

4.3.4自干燥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因素及关系——基于模型的讨论220

4.4高性能混凝土各种收缩产生的细观与微观机理及矿物掺合料类型和掺量对各种收缩的正负效应222

4.4.1在密封条件及干燥条件下水泥浆水分的消耗、迁移222

4.4.2硬化水泥浆毛细管孔隙结构的演变229

4.4.3水化程度与化学减缩232

4.4.4掺合料品种及掺量对弹性模量的影响235

4.5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收缩的抑制236

4.5.1膨胀剂与减缩剂对收缩的影响236

4.5.2养护对收缩的影响241

4.6大掺量活性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特性及机理251

4.6.1磨细矿渣掺量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253

4.6.2粉煤灰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规律的影响253

4.6.3磨细矿渣与粉煤灰双掺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254

4.6.4活性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机理255

参考文献264

第5章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与服役寿命268

5.1多场因素耦合作用下现代混凝土损伤劣化试验体系的建立268

5.1.1考虑多场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失效过程的试验方案设计269

5.1.2混凝土在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试验加载系统269

5.1.3混凝土在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数据采集系统271

5.2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在单一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规律和特点272

5.2.1高性能混凝土在单一冻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272

5.2.2高性能混凝土在单一硫酸盐腐蚀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281

5.2.3高性能混凝土在单一盐湖卤水腐蚀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283

5.3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在双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规律和特点285

5.3.1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应力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285

5.3.2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除冰盐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295

5.3.3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硫酸盐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303

5.4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在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规律和特点309

5.4.1高性能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冻融-除冰盐腐蚀三因素作用下的损伤310

5.4.2引气高性能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冻融-除冰盐腐蚀三因素作用下的损伤313

5.4.3钢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冻融-除冰盐腐蚀三因素作用下的损伤315

5.4.4钢纤维增强引气高性能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冻融-除冰盐腐蚀三因素作用下的损伤318

5.5单一、双重和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寿命预测319

5.5.1基于损伤理论和韦布尔分布的混凝土寿命预测理论和模型320

5.5.2考虑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理论和寿命预测模型341

5.5.3基于损伤演化方程的混凝土寿命预测理论和方法390

5.5.4基于水分迁移重分布的混凝土冻融循环劣化理论、冻融寿命定量分析与评估模型416

参考文献441

第6章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全过程与损伤失效全过程448

6.1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早期结构形成的特点与机理448

6.1.1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早期结构形成的连续观察与分析448

6.1.2 Ca(OH)2晶体在水泥水化早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硬化浆体性能的影响475

6.1.3粉煤灰对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增强效应的机理分析486

6.1.4粉煤灰火山灰反应残渣的形貌和成分特征495

6.2水泥基复合材料界面过渡区微结构的数值模拟及其形成机理504

6.2.1截面分析法对任意凸形集料粒子周围界面过渡区厚度放大倍数的通解505

6.2.2水泥基复合材料邻近集料表面最近间距分布的通解509

6.2.3水化前集料与浆体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模拟519

6.2.4硬化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模拟521

6.2.5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的体积537

6.3活性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产生高性能的细观与微观机理540

6.3.1试验材料及试验浆体组成540

6.3.2矿渣对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的贡献及影响541

6.3.3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的贡献及影响569

6.4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盐湖环境单一、双重和多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机理579

6.4.1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单一冻融因素作用下的冻融破坏机理579

6.4.2普通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在冻融+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冻蚀破坏机理582

6.4.3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腐蚀产物、微观结构和腐蚀破坏机理596

6.4.4普通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冻融+盐湖卤水腐蚀三重因素作用下的失效机理610

6.5高性能混凝土在盐湖环境单一、双重和多重因素耦合作用下损伤劣化机理分析611

6.5.1高性能混凝土在新疆盐湖的单一腐蚀因素作用下的腐蚀破坏机理611

6.5.2高性能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抗卤水腐蚀机理——结构的腐蚀优化机理613

6.5.3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高抗冻融机理623

参考文献631

第7章 高性能地聚合物材料635

7.1高性能地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性能635

7.1.1原材料636

7.1.2地聚合物配合比设计原则的建立637

7.1.3合成工艺与养护640

7.2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641

7.2.1抗压强度641

7.2.2劈拉强度641

7.2.3双面直接剪切强度642

7.2.4弯曲强度642

7.3地聚合物混凝土的耐久性643

7.3.1抗氯离子渗透性能643

7.3.2抗冻融性能644

7.3.3地聚合物的收缩648

7.3.4地聚合物浆体的早期开裂649

7.3.5抗化学侵蚀652

7.3.6抗碳化性能657

7.3.7碱集料反应659

7.4地聚合物材料形成过程的分子模拟、反应机理及其结构本质660

7.4.1地聚合物材料形成过程的分子模拟、反应机理660

7.4.2地聚合物材料的分子结构本质672

7.4.3地聚合物形成过程原位定量追踪694

参考文献704

结语7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