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师荣誉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旭东,宋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5049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师资培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教师荣誉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选题缘由1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3
三、研究架构3
四、文献梳理5
五、研究设计7
第一章 中国古代教师荣誉制度传统10
第一节 尊孔与教师荣誉制度的渊源11
一、“万世师表”——古代教师的最高荣誉11
二、历代对孔子门人及后裔的封赠19
第二节 历代名师与教师荣誉制度的沿袭22
一、从祀孔庙的礼遇22
二、“谥号”——对古代教师的追赠24
三、时人对古代教师的褒扬25
第三节 古代教师待遇晋升与教师荣誉制度的雏形26
一、古代帝师26
二、中央学官28
三、地方学官34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师荣誉制度研究37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教师荣誉制度(1862~1895)39
一、官学的教师荣誉制度39
二、书院的教师荣誉制度41
三、蒙学的教师荣誉制度41
四、新式学堂的教师荣誉制度42
五、洋务运动时期教师荣誉制度的特点47
第二节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时期教师荣誉制度(1896~1911)49
一、戊戌变法时期新学堂的教师荣誉机制51
二、清末新政时期普通教育中的教师荣誉制度53
三、清末新政时期高等教育中的教师荣誉制度56
四、清末新政时期其他各类教师荣誉58
五、清末新政时期教师荣誉制度的特点58
第三节 民国初期教师荣誉制度(1912~1927)60
一、以法令为基础的教师荣誉制度60
二、分级教师荣誉制度61
三、民国初期教师荣誉制度的特点64
第三章 中国现代教师荣誉制度研究67
第一节 现代教师荣誉制度的形成背景67
一、政治背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确立与中央教育行政制度演变68
二、经济背景:国民经济低迷,教师生活窘迫69
三、教育背景:各级教育的定型、发展与兴衰70
第二节 现代教师荣誉制度的萌芽阶段(1927.4~1937.7)71
一、现代教师荣誉制度萌芽期的教师奖励条件71
二、现代教师荣誉制度萌芽期的教师奖励类型和办法73
第三节 现代教师荣誉制度的发展阶段(1937.7~1945.8)75
一、现代教师荣誉制度发展期的教师奖励条件76
二、现代教师荣誉制度发展期的教师奖励类型和办法80
第四节 现代教师荣誉制度的衰亡阶段(1945.8~1949.10)86
一、现代教师荣誉制度衰亡期的教师奖励条件87
二、现代教师荣誉制度衰亡期的教师奖励类型和办法88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荣誉制度现代化进程9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教师荣誉设置的尝试93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师荣誉体系的规范化进程94
第四章 教师荣誉制度国际比较研究101
第一节 各国国家教师荣誉制度概况101
一、国家教师荣誉制度101
二、教师荣誉称号系统104
三、教师荣誉颁授周期与规模105
第二节 各国教师荣誉评审奖励及管理机制106
一、教师荣誉评审标准106
二、教师荣誉评审程序110
三、教师荣誉宣传与仪式112
四、教师荣誉奖励待遇113
五、教师荣誉后续管理114
第五章 我国教师荣誉制度现状研究115
第一节 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的总体现状115
一、我国教师荣誉项目的规格分布115
二、我国教师荣誉项目的地区分布117
三、我国教师荣誉项目的类型分布118
四、我国教师荣誉项目的学段(学校类型)分布119
五、我国教师荣誉项目的设立、评审与授予机构(部门)分布119
第二节 我国教师荣誉体系中现存的问题122
一、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的整体比较分析122
二、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制度层面127
三、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称号层面130
四、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规格层面135
五、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规模周期层面137
六、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评审标准层面139
七、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评审程序层面145
八、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影响力层面149
九、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待遇层面151
十、我国教师荣誉体系现存问题:后续管理层面153
第六章 中国教师荣誉制度未来展望158
第一节 教师荣誉制度建设展望158
一、建设以国家级教师荣誉称号领衔的国家教师荣誉制度158
二、构建专业性、阶梯式、规格清晰的教师荣誉称号系统163
三、扩大教师荣誉授予规模、缩短评审周期165
四、强化教师荣誉评审标准的科学与公平设计167
五、完善公正、透明、可操作性强的评审机制169
六、加大宣传力度和仪式表彰力度170
七、实现配套待遇的差异化设计171
八、建立常态化、发展性的后续管理机制173
第二节 国家教师荣誉称号设计建议173
一、称号名称174
二、称号颁授主体175
三、颁授周期与规模175
四、评审标准176
五、评审程序177
六、颁奖仪式178
七、待遇形式179
八、后续管理180
附录181
参考文献189
致谢191
热门推荐
- 2978671.html
- 1780152.html
- 1117374.html
- 497132.html
- 1720451.html
- 2400788.html
- 2477536.html
- 586624.html
- 3558809.html
- 3387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8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6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8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8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4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6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2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4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