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悬壶济乱世 医疗改革者如何于战乱与疫情中建立起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1928-1945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悬壶济乱世 医疗改革者如何于战乱与疫情中建立起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1928-1945
  • (美)华璋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1640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医疗保健制度-体制改革-研究-中国-1928~194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悬壶济乱世 医疗改革者如何于战乱与疫情中建立起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1928-194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在疾病、贫穷和战乱的环境里拯救生命1

传染病4

迷信5

父权压迫7

战争8

无视农民阶层9

立论11

第一章 中华民国的疫病、战乱及对公共医疗卫生的倡导(1911—1928)14

1928年之前的疫病和公共医疗卫生17

缺乏科学严谨22

政府的冷漠22

将科学思维注入中国的教育与公共政策23

国弱民衰25

国家医疗与公医制度26

第二章 中国国民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成败(1928—1937)29

卫生部的兴衰,1928—193130

卫生署管理下卫生事业的发展,1931—193737

将预防保健服务引入城乡卫生机构41

国民政府在江西农村的卫生工作46

护理、助产术与公共卫生51

卫生署对南京时期(1928—1937)公共卫生事业的总结55

结论:卫生署在南京时期(1928—1937)如何有所建树58

第三章 红军在江西和长征中的卫生工作(1927—1936)60

在内战的阴影中创建医疗卫生事业(1927—1930)61

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的医疗卫生事业(1930—1931)68

第三次反“围剿”期间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931年7—9月)71

医疗卫生工作的扩展:红军的军医学校和卫生材料厂73

反疫病运动77

第四、第五次“围剿”(1932年6月—1934年10月)80

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中的医疗卫生工作84

红军到达陕北以及统一战线的形成90

小结92

第四章 日本入侵、军队医疗及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1937—1942)94

第一部分:创建现代军医体系95

1937年之前的军队医疗服务95

战时的军医组织:早期96

中国红十字会和战争救济100

林可胜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102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的组建105

救护总队工作的发展(1938—1940)107

第二部分:政治斗争压倒医疗卫生114

中国红会总部重组与林可胜降级114

林可胜为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及救护总队设计的宏远蓝图117

军医管理中的问题121

林可胜将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与救护总队改建为现代医疗中心122

林可胜遭受政治非难124

资产之争、林可胜的缅印之行以及从救护总队的引退128

结论:权衡后的结果134

第五章 僵化思维、疾病和饥荒如何架空国民中国的军医改革者136

林可胜与救护总队的陨落137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X部队以及美国医疗供给服务:林可胜的机构如何继承和发扬他的事业145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Y部队和美国医药援华会血库147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在华中的工作150

一号作战(豫湘桂会战),难民危机和疾病154

Z部队和美国的医疗援助157

“阿尔法行动”计划引发军医政策变革 林可胜东山再起158

“阿尔法行动”计划对国民党军医野战指挥的影响163

食品:军队健康与战斗力的关键164

林可胜改进中国医疗供给服务168

征兵的遗留问题169

1945年:军医署重组172

结论:遗留问题175

第六章 战乱中的公共卫生(1938—1949)178

抗战初期的挫折与恢复179

华西南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181

卫生署再起波澜186

战时紧急需求:疫情预防与医疗救助189

重建公共卫生:公共卫生体系195

抗战后期的恶性通货膨胀与生存问题202

四川农村卫生工作的沉浮213

战后的艰难215

后记220

第七章 毛泽东领导下的延安卫生工作(1937—1945)223

与饥荒和疾病作斗争224

医疗卫生在毛泽东心目中的意义226

建立中央医疗服务,加强中共医疗政策228

军医服务:以有限的医疗能力“救死扶伤”232

日军在华北的攻势及其对军民医疗的影响239

民用医疗:与迷信、妇婴死亡率及传染病作斗争246

农村卫生:应对西北妇幼卫生的严重问题249

与疫病作斗争253

细菌战对华北公共卫生的影响258

结论:毛泽东的卫生观念造成的影响261

第八章 在战时中国救死扶伤:为何事关重大262

参考文献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