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时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时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 上
  • 齐锡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50973177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时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珍珠港事变前中国之缩影1

壹 中国外交处境1

贰 国内情况2

叁 蒋介石作为中国领袖的真相与幻象8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国的反应10

壹 日本攻击珍珠港消息传到中国时10

一 蒋介石个人的反应11

二 中国在宣战前的考虑14

三 中国无法说服苏联参战17

贰 蒋介石早期对于建立同盟关系的乐观和努力18

叁 同盟关系的第一株毒草:对中国的排斥21

一 中国对盟邦歧视的不满21

二 中国担心被边缘化24

三 一个粉饰工作的失败:熊式辉代表团的尴尬29

四 中国对于遭受排挤反感的原因34

肆 中英摩擦不断升级38

一 对英国强盗行径的愤怒39

二 缅甸与东南亚43

三 中国对英国动机的疑惧47

伍 中国决心亲美48

一 美国军援48

二 马格鲁德将军的角色53

三 美国财政援助56

陆 小结60

第二章 派一位美国将军到中国战场63

壹 蒋介石邀请美国派军官担任中国战区联军参谋长63

一 蒋介石提出邀请的动机63

二 对人选品质的要求65

三 对职务的界定68

贰 美国最初的反应:庄穆将军的遴选过程69

一 庄穆将军之入选69

二 庄穆的对华方针70

三 庄穆提名程序的突然终止72

叁 中美对派华军官职称内涵的谈判74

一 美国把职务范围逐渐扩大化和复杂化的过程74

二 中美两国所强调的重点大相径庭80

肆 史迪威获得新任命83

一 史迪威的入选83

二 史迪威的专业素养85

伍 史迪威对中国的态度88

一 史迪威对其使命最初的观感88

二 中国人对史迪威任命的乐观反应93

陆 史迪威赴华履新94

柒 小结96

第三章 第一次缅甸战争:1942年1~4月——同盟国军事合作的困难101

壹 第一次缅甸战争在中美同盟关系中的重要性101

贰 珍珠港事变前有关缅甸防务的计划103

一 中国的计划103

二 英国的计划105

叁 珍珠港事变后盟军在缅甸的合作106

一 中国主动采取的行动106

二 英国的反应107

三 开战初期中国对空中运输路线的探索和美国的反应108

四 中国加紧准备在缅甸作战111

肆 战争的初期:1942年1~2月112

伍 战争全面展开:1942年3月113

一 蒋介石视察缅甸前线113

二 史迪威开始工作114

三 英国的防务安排116

四 仰光沦陷及其影响117

五 史迪威拿到指挥权118

六 史迪威和蒋介石之间开始分歧120

七 英国因素再度抬头123

陆 1942年4月:战局大变126

一 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的摩擦与妥协126

二 战局日益险峻129

第四章 第一次缅甸战争:1942年5~6月——惨败及其影响136

壹 同盟国战线总崩溃:1942年5月138

一 史迪威抛弃中国军队脱离战场138

二 美国人指控罗卓英临阵潜逃141

三 史迪威跋涉赴印度的神话143

贰 中美双方对缅甸战争最初评估的差异147

一 美国人的观点148

二 战争进行中的主要分歧151

三 中国观点的逐渐形成157

叁 中国愤怒的升级165

一 史迪威的第一份报告165

二 蒋介石最初的反应167

三 蒋介石心情的大起大落169

四 6月15日的重要会谈170

五 蒋介石企图改变与史迪威关系的失败——6月24日的会谈171

肆 中美两国对于缅甸战争不同的期望177

一 史迪威的期望177

二 中国人的期望179

三 文化和个性的冲突181

伍 缅甸战役对中国的影响185

一 史迪威对中国实况的认知185

二 缅甸战败对蒋介石的当下和长远影响193

三 蒋介石面临的政治风险200

第五章 中美关系危机迭起:1942年6~7月204

壹 中国不断高涨的怨愤204

贰 中国对美国军火和飞机供应指望的落空206

一 蒋介石和史迪威6月15日的会谈207

二 中国长期以来对美国军火的期望208

三 中国在1942年中期对军火要求的新动机210

叁 美国飞机的移防215

肆 “三项要求”:一个经过加工处理的“危机”218

一 6月29日的会谈220

二 蒋介石“三项要求”的意图224

三 史迪威对“三项要求”的看法230

伍 一个新危机:史迪威名目繁多的职权233

一 对于危机起因互相矛盾的记载233

二 史迪威不请自来的声明236

三 中国人的反应239

四 原始安排的漏洞和事后的补救240

第六章 居里的和解之旅:1942年7~8月251

壹 居里访华的背景251

一 缘起251

二 宋子文反对居里使命252

三 蒋介石的态度253

贰 会谈初期的攻防战255

一 双方集中火力相互攻击255

二 居里意图改善中英关系心愿的落空256

叁 中美关系冲突的重点257

一 飞机移防和“三项要求”257

二 史迪威的多重职务260

肆 一个节外生枝的干扰:宋子文涉嫌扣留罗斯福电报263

一 居里提出指控263

二 宋子文的回应264

三 史迪威的反应265

四 电报事件对居里态度的影响268

伍 居里改变策略269

一 居里探索新的解决方案269

二 蒋介石的回应270

三 一个过渡性的安排271

陆 居里使史迪威职权问题变得复杂化273

柒 居里访问的结束276

一 居里的成就276

二 居里访华时的所见所闻280

三 居里向蒋介石透露的讯息283

捌 蒋介石对居里的观感289

一 最初的反应289

二 西方人就是不同290

三 父子关系的比喻293

四 蒋介石的综合印象294

第七章 计划第二次缅甸战争:1942年6月~1943年6月297

壹 早期作战计划300

贰 最初构想:英美承诺和中国立场302

一 蒋介石开始行动303

二 盟邦好整以暇的反应303

三 史迪威的反应和努力305

四 英美同意在1943年3月开战,以及蒋介石的反应308

叁 同盟国开始从承诺中退缩313

一 英国兴趣降低的先兆313

二 美国轻声细气的劝告和英国暴跳如雷的响应319

三 1942年底——史迪威心情与态度开始剧烈改变322

肆 同盟国在缅甸利益的对比324

伍 1943年初——原始作战计划开始缩水328

一 美国开始压迫中国接受缩水的作战计划330

二 玄机初显——缅甸战争与太平洋地区战争紧密关系的开端331

三 同盟国订出新的开战时间表:1943年11月333

四 蒋介石的反应和期望339

陆 1943年5月——一个不寻常的月份342

一 陈纳德—史迪威在华盛顿的辩论342

二 罗斯福找蒋夫人进行秘密交易349

三 三叉戟会议经过和成果353

柒 小结367

第八章 虚幻的乐观和实质的冲突:1943年6月~1944年6月376

壹 缅甸作战计划重现曙光376

一 1943年7~8月:接踵而来的好消息376

二 1943年8月底的魁北克会议379

三 作战计划推进的迹象383

贰 宋子文的失势385

一 宋子文试图撤换史迪威的努力387

二 第一回合:宋子文加紧在华盛顿的努力391

三 第二回合:宋子文在印度的活动394

四 第三回合:宋子文在重庆发动攻势395

五 宋氏姐妹神秘的角色398

六 宋子文付出代价:被打入冷宫401

七 美国的备用方案404

八 1943年10月事件的正面影响406

叁 在开罗讨价还价410

一 中国在开罗会议前的准备工作410

二 缅甸是蒋介石的主要目标417

肆 德黑兰会议导致计划改变425

一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最初反对德黑兰决定426

二 史迪威和罗斯福在开罗会谈428

伍 美国对缅甸战争的新态度434

一 史迪威建议缩小缅甸战争范围434

二 罗斯福开始变调438

三 蒋介石的困境440

四 蒋介石的动机和盘算444

陆 美国开始翻脸447

一 第一波攻击447

二 后续的攻击行为453

三 事关美国自身的利益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