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修订版
  • 林家有,黄彦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5032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孙中山(1866~1925)-社会发展-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研究的缘起与意义1

二、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研究的情况与评述6

三、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研究的问题与思考13

第一章 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构建17

一、孙中山对中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融合与创新17

(一)孙中山对西方社会发展观的吸纳与扬弃17

(二)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研究与评析47

(三)孙中山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观的批评与继承60

二、孙中山对社会发展阶段论的传承与发展66

(一)孙中山对社会进化史观的认知与盲点66

(二)孙中山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内涵72

三、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变革道路的反思与设想89

(一)孙中山对和平变革道路的思考与试验89

(二)孙中山激进变革思想的形成与设想96

(三)孙中山对大同理想社会的追求100

四、孙中山社会发展理论的特色与价值107

(一)孙中山激进与温和相统一的社会发展模式107

(二)孙中山革命(破坏)为了建设的思想价值110

(三)孙中山对立与统一社会发展观的鲜明特色113

第二章 孙中山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知与改造117

一、孙中山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知117

(一)政治与社会控制的失衡117

(二)士农工商阶层的错动122

(三)绅商与社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29

(四)宗族制度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维系146

(五)多元社会调适制衡思想的缺失151

二、孙中山人本思想对中国社会改造的指导意义155

(一)孙中山“治理社会先治人”思想的意义155

(二)孙中山陶冶中国国族意识的目的160

(三)孙中山改造国民性格思想的影响169

三、孙中山治理中国社会的构想175

(一)孙中山的富民思想175

(二)孙中山的社会救助思想183

(三)孙中山的女性观与男女平权思想189

(四)孙中山的民族观念与民族平等思想196

第三章 孙中山的社会政治意识与社会变革204

一、孙中山的社会政治概念与新社会政治制度的建设204

(一)孙中山的社会政治概念204

(二)孙中山的政治与社会建设的依附性观念208

(三)《民权初步》与政治启蒙211

二、孙中山社会建设的政治基础——地方自治理论222

(一)孙中山地方自治理论的形成223

(二)孙中山地方自治理论的社会理想与目标224

(三)孙中山对地方自治实践的重视227

三、孙中山建立权力秩序的思想与中国社会变革230

(一)孙中山的均权思想及其历史影响230

(二)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政治权力秩序的确立233

四、孙中山对中国社会管理的政治考量237

(一)传统政治、现代政治与社会管理的目标237

(二)孙中山对民初社会政治管理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体的认识242

(三)孙中山对社会政治精英——革命党的要求和期望245

第四章 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与福利社会的追求252

一、孙中山经济建设的大方针与社会的全面发展252

(一)孙中山《实业计划》的制订252

(二)孙中山发展经济与社会建设的主张255

二、孙中山民生社会史观的正确诠释262

(一)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内涵262

(二)学术界对民生史观的误读269

(三)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当代价值273

三、孙中山的城市建设主张281

(一)孙中山对现代城市功能的认识282

(二)孙中山对现代城市建设内涵的界定284

(三)孙中山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选择286

四、孙中山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与改造291

(一)孙中山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设计291

(二)孙中山对农村社会建设的思考295

(三)孙中山对农民社会意识的批判299

五、孙中山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303

(一)孙中山与治水303

(二)孙中山与植树306

第五章 孙中山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转型310

一、孙中山“建设,必须学问”创新思想的提出310

(一)孙中山对知识分子与教育作用的认识310

(二)孙中山的科学救国思想解读324

二、孙中山将科学与人文精神合一,构建中国社会理论的贡献331

(一)孙中山的“人学”理论——三种人的定位331

(二)孙中山“人心就是立国的大根本”评说337

第六章 孙中山的宗教人性观与对儒学的改造347

一、孙中山政治与宗教相互提挈人性观念的实质347

(一)孙中山的宗教精神347

(二)孙中山关于“政治与宗教互相提挈”的主张354

(三)孙中山的宗教精神对中国社会秩序建构的影响362

二、孙中山与儒学的改造367

(一)孙中山对西学与儒学的调适367

(二)孙中山对儒学公私观的诠释373

(三)孙中山对儒学中庸思想的继承381

三、孙中山的道德观与中国社会新风的树立386

(一)孙中山道德观的时代精神386

(二)孙中山“为人”思想的人格魅力390

(三)孙中山树立“敢开风气之先”新风对社会改造的影响395

第七章 孙中山的大同理想与社会新秩序的构想399

一、孙中山大同理想的提出与世界社会新秩序的构想399

(一)孙中山“世界大同”构想的提出及其发展399

(二)孙中山“世界大同”思想的内涵404

(三)孙中山“世界大同”思想与苏俄样板410

(四)孙中山追求“世界大同”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策416

(五)孙中山与中国的国家社会主义421

二、孙中山的大同理论与平等国家观念的确立425

(一)孙中山的平等国家观念425

(二)孙中山的国权与民权并重的思想440

(三)孙中山的国际主义思想448

三、孙中山的“博爱”观与“天下为公”思想的意义452

(一)孙中山的“博爱”与爱我中华452

(二)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的内涵和意义460

(三)孙中山对中国未来社会的构建467

后记4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