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总论精释 上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法总论精释 上 第3版
  • 陈兴良主编;周光权,车浩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978751091332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刑法-总则-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法总论精释 上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法概说1

第一节 犯罪1

一、犯罪的概念1

二、犯罪的本质6

三、犯罪的分类8

第二节 刑罚9

一、刑罚的概念9

二、刑罚权10

三、刑罚功能12

四、刑罚和保安处分的关系12

第三节 刑法13

一、刑法的概念13

二、刑法的演变14

三、刑法的性质15

四、刑法的任务17

五、刑法的机能17

第四节 刑法学19

一、刑法学思维的独特性19

二、刑法学和其他部门法学之间的关系20

三、刑法学研究方法21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24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24

一、罪刑法定的历史沿革25

二、罪刑法定的本土历程27

三、罪刑法定的思想渊源30

四、罪刑法定的基本内容32

五、罪刑法定的司法适用42

第二节 罪刑平等原则52

一、罪刑平等的含义52

二、罪刑平等的内容59

第三节 罪刑均衡原则60

一、罪刑均衡的思想基础60

二、罪刑均衡的理论内涵62

三、罪刑均衡的具体适用65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68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68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一般原则69

二、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71

三、国际司法合作76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78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78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79

三、刑法的溯及力79

四、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82

五、有权解释的时间效力88

六、存在中间法时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89

第四章 犯罪论体系90

第一节 犯罪论体系的比较研究90

一、犯罪论体系的形成90

二、苏俄犯罪构成理论的反思92

三、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借鉴95

第二节 犯罪论体系的法理考察101

一、主观与客观102

二、事实与价值104

三、形式与实质106

第三节 犯罪论体系的法律分析108

一、犯罪论体系的立法分析108

二、犯罪论体系的司法分析110

第四节 犯罪论体系的适用原则111

一、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111

二、形式判断先于实质判断120

三、定型判断先于个别判断134

第五章 该当性136

第一节 构成要件该当性概述136

一、构成要件的概念136

二、构成要件的性质137

三、构成要件的机能138

四、构成要件的分类139

第二节 主体141

一、主体的概念141

二、主体的类型141

三、身份犯142

四、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149

第三节 行为157

一、行为的概念157

二、行为的理论160

三、行为的构造162

四、行为的形式之一:作为166

五、行为的形式之二:不作为169

六、行为的形式之三:持有180

第四节 客体183

一、客体的概念183

二、客体的类型183

三、客体的认定184

第五节 结果193

一、结果的概念193

二、结果的界定196

三、结果的类型199

第六节 因果关系199

一、因果关系的概念199

二、事实因果关系200

三、法律因果关系204

四、因果关系的认定208

五、结论227

第七节 客观的附随情状227

一、犯罪的时间228

二、犯罪的地点229

第六章 违法性230

第一节 违法性的概念230

一、违法性的意义230

二、违法性的要素231

第二节 违法性的本质233

一、形式的违法性与实质的违法性233

二、主观的违法与客观的违法237

三、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239

第三节 违法性的程度242

一、违法性的统一性和相对性242

二、违法性的程度——犯罪的定量因素244

第四节 违法性的阻却245

一、违法阻却事由的原理245

二、违法阻却事由的种类247

第五节 违法阻却事由之一:正当防卫248

一、正当防卫的条件248

二、无限防卫权274

第六节 违法阻却事由之二:紧急避险280

一、紧急避险的条件280

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290

第七节 违法阻却事由之三: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291

一、依照法令的行为291

二、业务正当行为295

三、自助行为297

四、被害人承诺的行为304

五、安乐死306

第七章 有责性316

第一节 有责性概述316

一、责任主义316

二、责任的本质:从心理责任论到规范责任论317

三、行为责任、性格责任与人格责任318

第二节 责任形式之一:故意责任319

一、犯罪故意与故意责任形式319

二、故意的种类320

三、故意的认定324

四、刑法上的认识错误331

第三节 责任形式之二:过失责任341

一、过失责任形式概说341

二、过失的种类343

三、监督过失与管理过失354

四、过失向故意的转化357

第四节 责任形式的其他问题:犯罪的目的和动机358

一、犯罪目的与目的犯358

二、犯罪动机371

第五节 责任形式的欠缺:无罪过事件374

一、无罪过事件的体系地位及其意义374

二、意外事件374

三、不可抗力375

第六节 责任阻却事由之一:责任无能力378

一、责任能力概说379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与责任无能力382

三、刑事责任年龄384

四、精神障碍398

五、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403

六、醉酒人407

第七节 责任阻却事由之二:欠缺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407

一、违法性认识不要说的问题所在408

二、严格故意说的问题所在409

三、限制故意说的放弃和责任说的倡导409

第八节 责任阻却事由之三:期待不可能412

一、概念413

二、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413

三、期待可能性在责任论中的地位414

四、期待可能性在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中无处栖身417

第八章 未完成罪419

第一节 未完成罪概述419

一、未完成罪概述419

二、未完成罪与故意犯罪的阶段420

三、未完成罪的范围422

第二节 预备犯425

一、预备犯的概念和特征425

二、预备犯的处罚431

第三节 未遂犯434

一、未遂犯的概念和处罚依据434

二、未遂犯的成立范围436

三、未遂犯的特征439

四、未遂犯的类型446

五、未遂犯的处罚449

第四节 中止犯450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450

二、犯罪中止的法律性质450

三、中止犯的成立条件452

四、中止犯的处罚4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