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 常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944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4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法的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1

绪论编关于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研究回顾与展望3

一、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4

二、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范围11

三、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体系和内容13

四、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14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点19

一、系统总结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经验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结合19

二、方便人民群众进行民事诉讼与便利司法人员执法相结合20

三、调解与审判相结合21

四、当事人处分与国家干预相结合22

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60年的回顾与展望24

一、我国改革开放前29年的民事诉讼法学24

二、我国改革开放31年的民事诉讼法学27

三、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33

第一编立法和司法理念研究修改《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及其框架43

一、指导思想44

二、框架47

“人权”背景下对民诉法修改的几点思考51

一、人权与宪法51

二、以往民事诉讼立法对人权的体现53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下《民事诉讼法》的再完善55

论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59

一、独立审判原则的历史探源60

二、“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在中国的演变61

三、“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是法官审判活动的内在要求64

四、实行“法官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应澄清的问题66

五、实行法官独立审判制度的保障措施70

公开审判制度的新思考73

一、公开审判的溯源74

二、公开审判的内容77

三、公开审判在我国的问题及对策82

现代诉讼的法理性透视89

一、诉讼的产生及演进: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否定之否定89

二、现代诉讼基本法理——程序公正与衡平94

三、现代诉讼价值导向之反思101

传统与现实之间106

一、对中国传统民事诉讼的解读109

二、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解读116

三、中国民事诉讼法的未来走向及其改革路径展望119

司法裁判供给中的利益衡量:一种诉的利益观124

前言124

一、利益法学:诉的利益之学说渊源126

二、诉的利益与司法裁判供给中的利益衡量132

三、结束语139

论法官自由裁量——以民事诉讼为考察对象论142

一、自由裁量的含义和历史142

二、自由裁量的作用范围147

三、自由裁量的限制154

论法官中立——以民事诉讼为视角162

一、法官中立的内涵163

二、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中立的体现164

三、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不中立的原因170

四、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中立的对策173

民事程序价值之管见179

一、价值之一般考察180

二、民事程序价值要明确的问题182

三、民事程序价值的独立性188

民事判决的既判力客观范围193

一、既判力客观范围194

二、确定既判力客观范围应明确的几个问题196

三、我国在处理既判力客观范围方面的缺陷以及完善措施200

第二编证据与证明研究民事诉讼证据制度讲座209

一、证据的概念和特征211

二、证据的种类220

三、证明对象和举证责任227

四、收集和判断证据232

浅论证明责任的本质和证明责任分配的法则242

一、证明责任的本质242

二、证明责任分配的法则247

民事执行中的证明责任及其分配问题研究250

一、民事执行中证明责任问题的提出250

二、民事执行中证明责任的确立252

三、民事执行中的证明责任分配255

四、民事执行中的证明责任与执行风险262

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兼论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264

一、当今世界各国的证据收集制度265

二、我国证据收集制度的缺陷267

三、我国现行证据收集制度的形成原因270

四、现行证据收集制度对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影响272

五、我国证据收集制度之重构276

证据调查收集与秘密保护制度之研究279

一、问题的提出279

二、证据调查收集与秘密保护制度的比较分析280

三、我国证据调查收集与秘密保护制度的思考与建议288

民事庭审中的质证问题研究294

一、质证的概念及构成要素295

二、质证的范围和方式300

三、我国质证程序的现状与反思304

四、我国质证程序的模式选择305

论认定证据308

一、“认定证据”和“认证”术语之考察308

二、认定证据的基本含义310

三、认定证据的对象和范围311

四、认定证据的程序和方式312

五、认定证据的效力314

六、认定证据的意义315

论电子证据的独立地位316

一、电子证据定位的评述317

二、电子证据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323

三、民事证据相关立法对电子证据的价值取向325

四、对电子证据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建议326

五、结语332

视听资料是一种新的诉讼证据334

一、特点335

二、种类336

三、调查收集的原则和程序337

四、审查判断的规则338

书证341

一、书证的概念和特征341

二、书证的类型342

三、书证的收集344

四、书证的审查判断344

物证346

一、物证的概念和特征346

二、物证的收集347

三、物证的保管和处理349

四、物证的审查判断350

证人证言351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及其特征351

二、证人的范围和条件352

三、证人的权利和义务354

四、证人证言的收集和审查判断355

勘验、检查笔录是一种诉讼证据357

一、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及其特征357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作用359

三、勘验、检查笔录的内容360

四、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361

第三编诉讼程序研究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改革365

一、改革的必要性365

二、改革的内容366

论撤诉373

论督促程序378

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379

二、管辖380

三、申请书的内容及撤回381

四、审查受理和通知382

五、发出支付令383

六、支付令的异议384

七、支付令的法律效力386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387

一、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理论依据387

二、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必要性389

三、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方式391

四、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时的法律地位394

五、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范围396

民事再审制度的理性分析399

一、现行民事再审程序的客观评价399

二、构造再审程序应当考虑的因素402

三、我国再审程序的重构408

结语416

审判监督与审判独立417

一、审判独立的含义及其功能417

二、审判监督的基础和原则——审判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420

三、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423

第四编执行程序研究论执行理念的更新429

一、传统执行理念的检讨429

二、传统执行理念的成因及危害434

三、执行理念的更新438

完善民事强制执行立法若干问题研究440

一、民事强制执行的性质440

二、执行机构442

三、执行管辖447

四、申请执行的期限449

五、执行救济451

第五编案例分析研究举证时限制度的实证分析457

一、我国立法的现状及评述459

二、外国民事诉讼相关立法对证据提出的时限规定460

三、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之弊端462

四、举证时限制度建立之必要性464

五、适用举证时限制度应注意的问题466

撤诉后诉讼时效是否中断的理论探讨469

一、问题的提出:两个案例469

二、相关国家和地区立法的规定及我国学界的探讨471

三、撤诉后诉讼时效是否中断的法理分析474

四、我国撤诉是否中断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建议476

论添附制度的物权变动及其对恢复原状强制执行措施的阻却——以某公司诉A市国土资源管理局行政侵权案为例478

一、本案的案情介绍478

二、添附制度的物权变动481

三、添附制度对恢复原状强制执行措施的阻却482

四、本案在法律上的正确处理方法483

民事诉讼视角中的诉讼时效问题486

一、诉讼时效与诉权学说487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489

三、起诉日期的确定491

四、诉讼时效的终止日期493

第六编书评颇具特色的好教材——评《中国民事诉讼法讲义》499

《麦考密克论证据》503

一504

二509

三512

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理论前瞻——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514

一、坚持立足实证调查514

二、概括简明提出问题515

三、详尽分析存在问题516

四、解决思路切合实际517

五、立法建议详细周到517

理论与实践:美国民事诉讼法教科书的典范——评弗兰德泰尔等的著作《民事诉讼法》519

一519

二522

三529

困境与救赎:发现真实——评《民事证据法理念与实践》530

一530

二532

三5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