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法精要与依据指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劳动法精要与依据指引
  • 范围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8228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68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687页
  • 主题词:劳动法-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劳动法精要与依据指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劳动关系1

劳动法上的劳动者1

用人单位3

劳动关系4

劳务关系5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6

第二章劳动就业8

失业与失业登记8

就业与就业登记9

特殊群体人员的就业10

残疾人就业10

退役军人就业14

童工与未成年工18

外国人在华就业20

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22

职业介绍机构23

中外合资合作职业介绍机构28

境外就业中介机构30

第三章劳动合同34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35

劳务派遣37

劳务派遣中各方的权利义务38

人员招聘39

离退休人员的聘用41

非全日制劳动者41

双重劳动关系43

劳动合同45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48

特殊人员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49

用人单位遇有特殊情形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51

劳动合同的内容52

劳动合同期限54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54

劳动合同试用期56

见习期、学徒期、实习期57

商业秘密的保护58

劳动合同的生效62

劳动合同变更63

劳动合同中止64

劳动合同解除64

法定解除66

过错解除67

违纪职工的处理69

经济性裁员的解除70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71

协商解除合同72

工会在解除合同中维护职工的职责73

劳动合同终止73

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手续75

合同解除、终止的法律责任76

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78

劳动合同的续订79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80

本单位工作年限82

经济补偿金的纳税83

军队随军家属的安置85

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补贴86

国有企业安置富余人员的主要方式88

破产企业职工安置89

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95

下岗职工安置98

西藏内调人员安置102

进藏内调大中专毕业生的安置105

第四章集体合同108

集体合同108

集体协商114

集体合同制度的适用范围115

集体合同的内容116

集体合同的期限118

集体协商的程序118

集体协商的原则120

集体协商义务与责任121

集体协商代表121

对职工方集体协商代表的特殊保护122

信息披露义务123

集体协商会议123

集体协商的中止124

集体合同草案的审议125

集体合同的订立126

集体合同的审查和生效126

集体合同的公布128

集体合同的效力128

集体合同的履行129

集体合同的变更130

集体合同的解除131

集体合同的终止132

集体合同的续订132

集体合同的无效133

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133

集体合同争议134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136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137

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协议138

区域性集体合同和行业性集体合同138

第五章工资140

收人分配制度140

工资143

工资总额144

十时工资145

十件工资146

奖金147

津贴147

补贴149

班加点工资149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152

社会平均工资152

破产企业工资152

停工停产工资153

年休假工资154

探亲假工资154

婚丧假工资155

参加社会活动工资155

事假期间的待遇156

病假工资156

职业病工资156

女工“三期”内工资158

军队转业干部工资159

工资支付项目161

工资支付形式161

工资支付对象和方式161

工资支付时间161

克扣及拖欠工资的违法责任162

最低工资163

经营者年薪制166

股权激励167

基本工资制度167

岗位工资制168

结构工资制168

岗位技能工资制168

岗效薪级工资制172

岗位薪点工资制174

欠薪保障制度174

工资控制线175

工资指导线175

工资指导价位176

工资基金管理手册176

工资集体协商177

第六章福利180

社会福利180

职工福利180

带薪假期181

年休假182

婚假与丧假185

探亲假185

职工探亲路费补贴189

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休假190

公派出国研究生配偶的探亲假191

职工冬季取暖补贴193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193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194

职工供养亲属医疗及死亡待遇195

职工遗属待遇195

工龄196

军龄与本单位工作年限197

第七章劳动保护198

劳动保护198

矿山安全199

劳动防护用品207

特种作业209

职业病210

职业卫生监督制度215

工作场所避免职业病危害的规定216

新、扩、改建项目避免职业病危害的规定216

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217

劳动者对职业危害的知情权218

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219

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者的保护措施220

职业病危害的救治和控制220

工会组织在防止职业病危害中的作用221

职业病诊断222

职业病诊断异议226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228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规定的责任229

未按规定报告职业病的处罚231

建设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规定的责任231

设备、材料供应商违反职业病防治规定的责任232

职业卫生、诊断机构违反职业病防治规定的责任232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人员受贿的责任233

擅自从事职业病检查诊断的责任233

工作时间233

标准工作时间制度234

不定时工作时间制度235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度235

制度工时238

不定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239

延长工作时间制度240

组织劳动者加班加点不受限制的情形244

缩短工作时间245

第八章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247

女职工劳动保护247

女职工禁忌从事劳动范围249

女职工经期劳动保护及禁忌250

女职工孕期劳动保护250

已婚待孕、孕期、哺乳期禁忌的劳动保护253

女职工产假254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假期255

女职工保胎、怀孕反应、葡萄胎、宫外孕的休息255

女职工在病伤假期间生育待遇256

工厂停工等特殊情况下的产假工资256

违反计划生育规定怀孕、生育问题的处理256

女职工非婚生育待遇256

哺乳期及哺乳时间257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工资发放257

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合同的解除257

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合同的终止258

未成年工259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263

未成年工禁忌劳动范围263

未成年工患病或有缺陷禁忌劳动范围264

未成年工体检265

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登记266

童工266

国家禁止招用童工的规定267

招用不满16周岁文体工作者和艺徒的规定267

童工问题的处理268

用人单位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责任269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责任270

第九章职业培训272

职业培训272

就业前培训275

学徒培训278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279

特殊群体培训280

企业职工培训281

职业培训机构283

技工学校284

就业训练中心290

综合培训基地和培训集团292

劳动预备制度293

职业技能鉴定296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01

就业准入制度305

工种分类目录306

职业分类大典307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308

第十章社会保险313

社会保险313

社会保险基金314

社会保险基金统筹315

社会保险费征缴315

社会保险金316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317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318

社会保险登记321

社会保险变更登记323

社会保险登记注销324

社会保险缴费申报324

社会保险缴费方式326

社会保险费滞纳金327

个人社会保障号码327

社会保险争议328

第十一章养老保险333

基本养老保险333

基本养老保险费率337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338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339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339

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346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继承349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34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50

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353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353

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规定353

原行业统筹移交地方后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354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357

退休制度与退休年龄358

提前退休工种359

户籍不在参保地的人员退休手续的办理36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362

国家公务员退休条件365

高级专家离退休年龄366

离休367

退职369

离职369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371

基础养老金372

个人账户养老金372

过渡性养老金374

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374

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375

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的养老待遇377

高原地区工作的工人退休金标准378

因私出境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领取379

下落不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381

被判刑退休人员的养老金381

原行业统筹企业移交地方前已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382

原行业统筹企业1999年以后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384

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的养老保险385

科研等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调整386

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支付388

机关离退休费的计发办法390

事业单位退休费的计发办法391

机关、事业单位因公(工)致残人员的退休费392

基本养老金不能抵偿债务393

退休人员死亡后其家属等人冒领基本养老金的处理393

基本养老金的停发394

企业年金394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402

第十二章 医疗保险403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403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11

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参加医疗保险416

基本医疗保险费率417

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417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419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21

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421

人单位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列支422

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424

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开管理426

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427

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430

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432

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433

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437

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与服务438

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440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441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42

基本医疗保险待遇443

社会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与最高支付限额445

特殊群体人员的医疗待遇446

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448

国家公务员的医疗补助450

军人退役的医疗保险452

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的医疗保险454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454

“医疗照顾人员”的医疗待遇455

出境定居归侨、侨眷职工的医疗保险456

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费列支渠道457

对个人负担较重患者的措施458

对异地就医人员的措施458

医疗期459

医疗期的延长461

第十三章工伤保险462

工伤保险制度462

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462

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参加工伤保险464

工伤保险基金464

工伤保险费率465

工伤保险储备金466

应认定为工伤的情形467

视同工伤的情形468

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469

职业病469

工伤认定471

工伤认定举证473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474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474

劳动能力鉴定475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476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477

工伤保险待遇478

工伤医疗待遇481

生活护理费482

一至四级伤残待遇482

五至六级伤残待遇483

七至十级伤残待遇484

因工死亡待遇484

本人工资486

供养亲属的范围486

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487

工伤保险责任的承继488

派遣出境职工的工伤保险关系489

再次发生工伤的处理489

非法经营单位伤亡人员的处理489

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491

工伤保险纠纷的处理492

用人单位与职工违反工伤保险规定的法律责任493

第十四章失业保险495

失业保险制度495

失业保险覆盖范围496

银行系统如何参加失业保险498

可不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498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如何参加失业保险499

失业保险费率500

失业保险费征收502

失业保险基金503

拒不缴纳失业保险费的责任504

骗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的责任506

失业保险基金统筹506

失业保险调剂金506

失业保险金标准507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508

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形508

其他失业保险待遇509

特殊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51

军人退役随迁未就业配偶的失业保险待遇510

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511

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补助511

失业保险关系转迁512

第十五章生育保险514

生育保险制度514

生育保险适用范围516

生育保险基金516

生育保险费率517

生育保险待遇517

产假518

生育津贴518

生育医疗费519

享受生育保险的手续520

女职工生育保险权益的保护520

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521

第十六章 劳动争议525

劳动争议525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527

劳动争议处理方式528

劳动争议处理原则529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530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依据533

劳动争议的分类533

劳动争议当事人534

劳动争议第三人536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536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5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537

劳动争议的受理范围538

除名争议539

辞退争议539

辞职争议541

自动离职争议542

工资争议543

社会保险争议544

福利争议545

劳动保护争议545

培训争议547

履行劳动合同争议548

认定无效劳动合同争议549

去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争议550

动争议调解551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552

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553

劳动争议调解的申请553

劳动争议调解的步骤与时限554

劳动争议仲裁554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555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556

仲裁申请时效556

仲裁的申诉与答辩558

仲裁案件受理558

劳动仲裁员558

劳动仲裁庭559

仲裁员的回避559

仲裁案件审理程序559

仲裁案件处理时限560

仲裁调解560

仲裁裁决560

一裁终局561

仲裁先予执行562

仲裁程序中止563

仲裁结案与送达563

劳动争议诉讼564

诉讼时效与处理时限568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569

申请强制执行570

劳动争议诉讼须知571

第十七章 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与监督573

劳动保障监察573

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关系574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职责575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人员的权利577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人员的义务578

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579

常规监察的规则579

查处违法行为的程序580

劳动保障监察回避制度580

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581

劳动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582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582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585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585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586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587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589

行政处罚决定的当场作出590

劳动合同的监督检查591

对超时加班加点的处罚592

对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规定的处罚592

对拖欠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的处罚593

对安全措施、卫生条件不合规定的处罚594

对违反职业培训规定的处罚594

对无理阻挠或拒绝监察行为的处罚596

对违反社会保险有关规定的处罚596

对数次或数种违反《劳动法》行为的处罚598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听证598

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听证的程序600

劳动保障行政复议601

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601

劳动保障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602

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609

劳动保障行政复议的管辖610

劳动保障行政复议的受理610

劳动保障行政复议的申请人612

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613

行政复议的第三人614

申请行政复议的形式614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615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为的处理616

错误的行政行为的赔偿617

行政复议决定618

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618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处理619

被申请人的违法责任619

行政诉讼620

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620

行政诉讼的时效621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衔接622

第十八章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623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623

违反劳动法的行政责任625

违反劳动法的民事责任627

违反劳动法的刑事责任629

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责任631

用人单位违反工作时间规定的责任631

用人单位违反工资规定的责任631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定的责任632

用人单位招用童工的责任635

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责任636

用人单位侵犯人身权的责任637

违反劳动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的责任637

劳务派遣单位的违法责任64

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规定的责任64

用人单位无理阻挠执行公务的责任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