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破产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艳梅,孙璐著;孙民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440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破产法(地点: 中国 学科: 高等学校) 破产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破产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总序1
第一编 破产法与破产程序的主体1
第一章 破产和破产法1
第一节 破产概述1
一、破产概念1
序4
二、破产概念的法律特征4
三、破产法律概念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区别5
第二节 破产程序的性质及作用6
一、破产程序的性质6
二、破产程序的作用8
第三节 破产法10
一、破产法的概念和性质10
二、破产法的立法准则12
三、我国现行破产法的沿革15
四、现行《企业破产法(试行)》的主要不足17
五、2004年《企业破产法(草案)》的立法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20
第二章 破产程序的主体24
第一节 破产人24
一、破产人的意义24
二、破产能力25
三、破产人在法律上的地位31
第二节 破产债权人33
一、破产债权人的意义33
二、破产债权人在法律上的地位34
第三节 破产程序的机构之一:债权人会议35
一、债权人会议的地位性质36
二、债权人会议的组成38
三、债权人会议的职权39
四、债权人会议的召开程序41
五、债权人会议的议决程序44
第四节 破产程序的机构之二:债权人委员会45
一、债权人委员会的地位46
二、债权人委员会的设置47
三、债权人委员会的权限48
第五节 破产程序的机构之三:管理人49
一、管理人的概念及其存在的意义49
二、管理人的法律地位50
三、管理人的选任和资格51
四、管理人产生的时间52
五、管理人的职责53
六、管理人的解任54
一、关于破产原因的立法例56
第一节 破产开始的要件56
第三章 破产程序的开始56
第二编 破产清算程序56
二、我国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59
三、破产障碍62
四、破产原因与破产宣告要件63
第二节 破产申请64
一、破产申请概述64
二、债权人申请65
三、债务人申请69
四、其他人申请72
五、破产申请的撤回73
六、破产申请的效果75
第三节 破产案件的受理76
一、破产案件受理的概念及管辖76
二、破产案件受理的程序77
三、破产案件受理的效果80
一、破产宣告的概念83
第四节 破产宣告83
二、破产宣告的种类84
三、破产宣告的依据85
四、破产宣告的裁定86
五、破产宣告的效果87
第四章 破产财产91
第一节 破产财产概说91
一、破产财产的概念91
二、破产财产的特征92
三、破产财产的性质93
第二节 破产财产的立法原则94
一、膨胀主义与固定主义95
二、属地主义与普及主义97
第三节 我国破产财产的法定构成范围98
二、破产案件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及财产权利99
一、在案件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及财产权利99
三、不属于破产财产的财产范围100
第四节 自由财产102
一、自由财产的概念和制度的价值102
二、自由财产的构成103
三、自由财产权利的行使104
第五节 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104
一、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的概念与特征104
二、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的范围106
三、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的清偿108
第五章 破产债权110
第一节 破产债权概述110
一、破产债权的概念110
二、破产债权的特征111
三、破产债权等质化与顺位112
一、不得成为破产债权的请求权113
第二节 破产债权的范围113
二、不得成为破产债权的请求权——除斥债权115
第三节 破产债权的行使116
一、破产债权的申报116
二、破产债权的调查120
三、破产债权的确认123
四、破产债权的算定124
第六章 破产法上的权利126
第一节 取回权126
一、取回权的概念与特征126
二、取回权的法律性质127
三、取回权的种类127
四、取回权的范围132
五、取回权的行使132
一、撤销权的称谓及理论基础133
第二节 撤销权133
二、破产撤销权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区别135
三、撤销权的法律性质138
四、撤销权的归属主体139
五、撤销权的行使范围140
六、撤销权行使的效力143
第三节 抵消权143
一、抵消权概述143
二、抵消权的适用范围146
三、抵消权的扩张147
四、抵消权的限制149
第四节 别除权151
一、别除权的概念及性质151
二、别除权的法律特征153
三、别除权的基础权利154
四、别除权的行使158
一、破产财产变卖的主体162
第一节 破产财产的变卖162
第七章 破产程序的终结162
二、破产财产变卖的依据163
三、破产财产变卖的方式163
第二节 破产财产的分配165
一、破产财产分配的形式165
二、破产财产分配的顺序和比例165
三、破产财产分配的依据168
四、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执行170
五、破产财产分配时的提存事宜172
六、破产财产分配时的其他事宜174
第三节 破产案件的终结174
一、破产案件终结的原因174
二、破产案件终结的程序177
三、破产案件终结的效力179
四、追加分配180
第八章 免责与复权183
第一节 免责183
一、免责制度的概念、目的与意义183
二、关于免责制度的立法例184
三、免责的具体条件187
四、免责的程序192
五、免责的效力195
六、免责的取消197
第二节 复权198
一、复权制度的概念、产生与意义198
二、复权的主体200
三、复权的内容201
四、关于失权制度及复权制度的立法例203
五、复权的条件205
六、复权的程序206
七、复权的效力207
第三编 破产再建程序208
第九章 和解208
第一节 和解制度概述208
一、和解的概念208
二、和解制度的意义209
三、和解制度的种类211
四、和解的法律性质212
五、和解的立法原则213
六、和解的立法例213
第二节 和解申请及审查、议决、认可215
一、和解申请215
二、对和解申请的审查219
三、对和解协议草案的议决222
四、对和解协议的认可227
二、债务人允许额外利益之效力231
一、对债务人的效力231
第三节 和解协议及效力231
三、对一般债权人的效力232
四、对优先债权人的效力232
五、对保证人及共同债务人之效力233
第四节 和解协议的履行234
一、正常履行234
二、强制执行235
三、怠于履行及其后果235
四、未完全履行及其后果236
五、履行中和解协议的撤销或无效及其后果237
第十章 重整240
第一节 重整制度概述240
一、重整制度的概念及性质240
二、重整制度的特征241
三、重整制度的意义243
四、重整制度的目标与价值246
五、破产重整制度与破产法上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247
六、重整制度的立法概况251
第二节 重整申请和审查、裁定254
一、重整程序开始的原因和条件254
二、重整申请的提出255
三、对重整程序的审查256
四、准予重整之裁定的法律效果259
第三节 重整计划及其执行260
一、重整计划的含义与意义260
二、重整计划的制定与提出260
三、重整计划的内容261
四、重整计划的表决和通过265
五、重整计划的认可267
七、重整计划获得认可时的法律效果269
六、重整计划未获通过或认可时的法律后果269
八、重整计划的执行和监督271
第四节 重整期间的营业及其他相关事宜272
一、重整债权、债务与股东权272
二、专门的重整机构273
三、重整期间的有关问题275
第五节 重整程序的终止与完成278
一、重整程序的终止及其法律效果278
二、重整程序的完成及其法律效果281
第四编 破产法律责任283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283
第一节 破产民事责任283
一、破产民事责任概述283
二、承担破产民事责任的主体及其应承担的具体民事责任283
三、破产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290
一、破产犯罪概述291
第二节 破产刑事责任291
四、追究破产民事责任的程序规范291
二、破产刑事责任293
三、具体破产犯罪行为及其应负的刑事责任294
第五编 跨国破产305
第十二章 跨国破产问题305
第一节 导论305
一、跨国破产的概念305
二、跨国破产的特殊性306
第二节 跨国破产的管辖权307
一、跨国破产的地域管辖307
二、跨国破产的专属管辖与继续管辖309
三、跨国破产案件管辖权冲突及其解决311
第三节 跨国破产的法律适用311
一、国际破产程序的法律适用312
二、实体问题的法律适用314
一、破产域外效力的含义及重要性322
三、和解的法律适用322
第四节 跨国破产的域外效力322
二、关于破产域外效力的三种观点323
三、有关国家在跨国破产效力方面的实践331
四、和解的承认341
第五节 国际社会在跨国破产领域的立法342
一、跨国破产领域的各国立法342
二、各国对跨国破产的重视及立法中之差异343
三、国际社会跨国破产立法统一化和趋同化的表现344
第六节 我国跨国破产的理论与实践349
一、我国的跨国破产问题349
二、我国的跨国破产的立法现状350
三、我国的跨国破产的司法情况351
四、中国关于跨国破产立法的改革之路358
主要参考文献365
热门推荐
- 914948.html
- 1592142.html
- 2117889.html
- 3425381.html
- 3268361.html
- 2311074.html
- 3465733.html
- 2581187.html
- 3836828.html
- 30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4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8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0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1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6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9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2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0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