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新农村小型水利水电运行管理 以浙江省为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面向新农村小型水利水电运行管理 以浙江省为例
  • 厉莎,张仁贡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0906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浙江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面向新农村小型水利水电运行管理 以浙江省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3

第1章 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概况3

1.1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现状3

1.1.1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内涵3

1.1.2 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现状4

1.2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特点5

1.2.1 分布面较广5

1.2.2 形式多样,规模各异5

1.2.3 维护管理和经营难度大5

1.3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适用范围6

1.3.1 地域范围6

1.3.2 水源类型范围6

1.3.3 工程建设主体范围6

1.3.4 投入资金范围7

1.4 浙江省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及地区分布7

1.4.1 饮用水水质超标7

1.4.2 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8

第2章 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投资预算与规划10

2.1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地区投资差异性分析10

2.1.1 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差异10

2.1.2 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差异11

2.1.3 产业结构差异12

2.1.4 观念和体制差异12

2.1.5 社会投资情况差异12

2.2 各地单位人口投资费用估算13

2.3 各地小型农村饮用水投资适宜度分析及投资估算14

2.4 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投资规划14

第3章 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成本与效益分析16

3.1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投入模式分析16

3.1.1 政府主导型投入模式17

3.1.2 市场自主型投入模式17

3.1.3 引导激励型投入模式18

3.2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投入原则19

3.2.1 坚持安全饮水第一的原则19

3.2.2 建设运管收支平衡原则19

3.2.3 优先解决规划内人口的原则19

3.2.4 坚持规模化供水的原则19

3.2.5 坚持技术创新和高标准建设的原则20

3.2.6 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20

3.2.7 坚持对原有设施充分利用的原则20

3.3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正效益分析20

3.4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负效益分析21

3.4.1 对农民生活及生产的影响21

3.4.2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22

3.4.3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22

3.5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成本与效益综合分析22

3.5.1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综合成本构成22

3.5.2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所带来的扩张效益23

3.5.3 成本与效益的综合分析23

第4章 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25

4.1 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25

4.1.1 城市自来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工程26

4.1.2 乡镇集中供水工程26

4.1.3 村级供水工程26

4.2 我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调研27

4.2.1 村集体管理模式28

4.2.2 承包管理模式29

4.2.3 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29

4.2.4 其他管理模式30

4.3 当前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31

4.3.1 村民安全饮水的思想意识淡薄32

4.3.2 专业管护人员缺乏32

4.3.3 运行管护经费不足32

4.3.4 水质安全管理困难32

4.3.5 消毒设备不齐全33

4.3.6 水源保护管理欠缺33

4.3.7 运行安全存在隐患33

4.3.8 产权不明晰33

第5章 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可拓评价34

5.1 可拓学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34

5.2 可拓评价基本理论36

5.2.1 物元模型36

5.2.2 经典函数、隶属函数与关联函数的区别36

5.2.3 基本评价方法37

5.2.4 评价函数方法37

5.2.5 可拓综合评价的特色38

5.3 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评价模式构架39

5.3.1 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39

5.3.2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综合评价模型设计42

5.3.3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可拓评价42

5.4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可拓综合方法47

5.4.1 确定衡量条件47

5.4.2 确定权系数47

5.4.3 建立关联函数与计算合格度51

5.4.4 规范合格度计算51

5.4.5 优度计算52

5.4.6 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在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评价中的应用52

第6章 浙江省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作策略62

6.1 长效机制62

6.1.1 健全管理机构,建立考核机制62

6.1.2 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63

6.1.3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水源保护机制63

6.1.4 安排运维基金,建立专款专用机制63

6.2 投资策略分析64

6.2.1 要实施中长期投资64

6.2.2 要向重点地区投资64

6.2.3 强化投资成本控制64

6.2.4 建立规范的市场运作体制64

6.3 后期维护与管理策略65

6.3.1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65

6.3.2 水源保护措施66

6.3.3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67

6.3.4 水质检验和监测管理67

6.4 后期补助投入策略分析68

6.4.1 成立运维基金,建立长期补助机制68

6.4.2 专款专用,重点投入68

第7章 结论与建议69

7.1 结论69

7.1.1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意义重大,但任重道远69

7.1.2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投资具有很大的地区差异性69

7.1.3 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需要长期投入70

7.2 建议70

7.2.1 明确主管部门70

7.2.2 产权明晰,落实管理主体70

7.2.3 建立管理队伍70

7.2.4 安排专项资金71

7.2.5 加强水质消毒监测和运行安全保护71

7.2.6 强化水源保护71

7.2.7 建立考核奖励制度71

7.2.8 建立收支平衡的长效管理机制71

中篇 新农村河道生态堤岸模式75

第1章 浙江省河道生态堤岸概况75

1.1 河道生态堤岸工程概述75

1.1.1 河道生态堤岸的内涵75

1.1.2 国内外河道生态堤岸研究现状76

1.2 浙江省新农村河道生态堤岸建设现状82

1.2.1 按植物措施构建生态堤岸的模式83

1.2.2 河道生态堤岸建设的新材料研究83

1.3 河道生态堤岸模式研究的目的87

第2章 浙江省新农村河道生态堤岸模式的调研88

2.1 西苕溪河道生态堤岸的建设案例88

2.1.1 西苕溪河道生态堤岸的建设现状88

2.1.2 西苕溪河道生态堤岸案例90

2.2 其他河道生态堤岸的建设案例96

2.2.1 湖州市赵湾村河道96

2.2.2 余杭区潘塘港97

2.2.3 温岭市水澄村河道98

2.2.4 慈溪市行洪排涝河道98

2.2.5 绍兴市河道99

2.3 新农村建设河道生态堤岸综合评价指标设计100

第3章 浙江省新农村河道生态堤岸可拓评价102

3.1 浙江省新农村河道生态堤岸可拓评价模式(以西苕溪流域为例)102

3.1.1 确定衡量条件102

3.1.2 确定权系数103

3.2 基于可拓综合评价方法的河道生态堤岸模式分析106

3.2.1 数据预处理阶段107

3.2.2 指标体系建立108

第4章 结论与展望114

4.1 结论114

4.2 展望115

4.2.1 生态堤岸可拓测评技术的应用与推广115

4.2.2 生态堤岸评价模型的可拓性115

4.2.3 评价模型的领域可拓性115

下篇 “十一五”浙江省水电发展机制的研究本篇摘要135

第1章 绪论137

1.1 目的和意义137

1.2 内容138

1.3 方法138

1.4 浙江省水电发展概述138

1.4.1 资源禀赋138

1.4.2 发展历史139

1.4.3 开发现状140

1.5 浙江省水电发展内部环境的变化141

1.5.1 水电开发成本的增加141

1.5.2 老水电站面临更新改造142

1.5.3 水电规划思路的改变142

1.6 浙江省水电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143

1.6.1 《京都协定书》的签订144

1.6.2 《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145

1.7 浙江省水电发展趋势分析145

第2章 浙江省水电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48

2.1 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主要制约因素148

2.1.1 技术制约148

2.1.2 资金制约149

2.1.3 环境制约150

2.1.4 资源制约153

2.2 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54

2.2.1 内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154

2.2.2 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156

第3章 支撑浙江省水电发展的现行机制158

3.1 技术机制158

3.1.1 水电内部技术的构成158

3.1.2 技术机制的内部矛盾160

3.1.3 技术机制与其他机制的矛盾161

3.1.4 技术机制的发展思想及目标162

3.2 市场机制162

3.2.1 资源市场配置补偿机制163

3.2.2 生态补偿的市场运作机制165

3.2.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补偿机制167

3.3 环境机制167

3.3.1 水电开发环境评价机制167

3.3.2 水电建设期的环境机制168

3.4 经济机制169

3.4.1 水电投资机制169

3.4.2 混合产权经济模式170

3.5 社会机制171

3.5.1 法律与政策171

3.5.2 规章与制度173

第4章 各种机制的实践与利益相关者分析176

4.1 国外水电发展机制的应用实践及借鉴意义176

4.1.1 世界与我国水电开发总体比较176

4.1.2 世界水电发展机制面面观及借鉴意义178

4.2 浙江省水电发展各种机制的应用经验与问题185

4.2.1 丽水市的应用实践与经验185

4.2.2 余姚市的应用实践与经验186

4.2.3 江山市的应用实践与经验189

4.2.4 温州市的应用实践与经验193

4.2.5 各地区在实践应用中面临的问题195

4.3 利益相关者分析与协调机理研究197

4.3.1 水电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分析197

4.3.2 各利益相关者在机制中的角色与作用199

4.3.3 利益相关者的内部协调与管理战略204

第5章 浙江省水电发展新机制体系的构架研究206

5.1 现行水权体制缺陷分析及新型水权体制的构建206

5.1.1 现行水权体制缺陷分析206

5.1.2 新型水权体制的构建208

5.2 现移民补偿机制的缺陷及新移民补偿机制的构建212

5.2.1 现行移民补偿机制的缺陷212

5.2.2 新移民补偿机制的构建213

5.3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缺陷分析及合理化构建215

5.3.1 现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缺陷215

5.3.2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合理构建216

5.4 水电规划和前期工作管理机制的构建与研究217

5.4.1 加强政府对规划工作的组织与管理217

5.4.2 建立加快加大水电前期工作管理机制218

5.5 基于投资分摊政策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的构建219

5.6 科学公正合理的税收政策及分配机制的构建219

5.6.1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电增值税政策219

5.6.2 制定公正合理的地方税收分配政策220

5.6.3 制定公正合理的电价政策220

5.7 新机制体系内外部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发展220

参考文献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