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电力规划 水电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电力规划 水电卷
  • 《中国电力规划》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0843324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93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722页
  • 主题词:电力系统规划-史料-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电力规划 水电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4

第一章 长江流域概况4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4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5

第二章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7

第一节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方针任务7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8

第三节 防洪规划9

第四节 水力发电规划13

第五节 航运规划19

第六节 南水北调20

第三章 干流治理开发规划23

第一节 干流规划任务与工程布局轮廓23

第二节 金沙江河段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开发规划23

第三节 宜宾至宜昌河段以防洪、发电和航运为主要任务的水利枢纽开发规划25

第四节 干流中下游以防洪、航运与岸线利用为目标的河道整治规划27

第四章 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29

第一节 主要支流与长江干流在规划任务上的协调安排29

第二节 主要支流分类及其开发任务30

第三节 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意见30

第五章 结语42

第一节 治理开发长江的总体规划方案42

第二节 长江流域近期治理开发工程45

第三节 下一步规划工作意见48

后记49

附件53

附件1 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53

附件2 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的审查意见54

附件3 国务院批转全国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57

附件4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示意图58

第一章 流域概况62

第一节 金沙江流域概况62

第二篇 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62

第二节 中游河段概况63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65

第三章 规划工作概述66

第一节 规划研究的区域及范围66

第二节 规划工作概述66

第四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69

第一节 发电69

第二节 灌溉及供水70

第三节 防洪70

第四节 旅游71

第五节 水土保持71

第一节 上虎跳峡水库正常蓄水位的初步分析73

第五章 龙头水库73

第二节 龙头水库的地位和作用74

第六章 梯级开发方案78

第一节 虎跳峡梯级开发方式78

第二节 梯级开发方案81

第三节 本规划梯级开发方案与《简要报告》方案的异同85

第七章 近期工程87

第一节 上虎跳峡水电站87

第二节 金安桥水电站88

第三节 观音岩水电站88

第四节 近期工程开发顺序的初步意见89

第八章 金沙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基地在我国能源平衡中的战略地位及外送能力90

第一节 战略地位90

第二节 供电范围分析90

第三节 金沙江梯级的外送能力91

第一节 规划工作主要结论92

第二节 下一步工作建议92

第九章 结论及今后工作建议92

后记94

附件95

附件1 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梯级开发方案技术经济指标表95

附件2 金沙江中下游河段梯级电站平面位置示意图98

附件3 金沙江中游河段梯级电站纵剖面示意图99

附件4 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 计办基础[2003]37号100

附:《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审查意见100

附件5 关于报送《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函水电规规[2002]0037号102

附:《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审查意见103

第一节 自然地理108

第二节 水文气象108

第一章 流域基本情况108

第三篇 金沙江渡口宜宾段规划报告108

第三节 规划梯级的工程地质条件110

第四节 流域经济概况112

第二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114

第三章 梯级开发方案与主要水能参数确定的原则117

第一节 过去梯级开发方案研究概况117

第二节 主要水能参数确定的原则及其分析研究118

第四章 梯级开发方案与第一期工程121

第一节 概述121

第二节 第一期工程选择121

第三节 第一期工程简介124

第五章 今后工作意见126

后记127

附件1 金沙江下游河段渡口宜宾段梯级开发方案技术经济综合指标表128

附件128

附件2 金沙江中下游河段梯级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131

附件3 金沙江中下游河段梯级电站纵剖面示意图132

第四篇 雅砻江干流水电规划报告(卡拉至江口河段)135

第一章 流域基本情况135

第一节 自然地理135

第二节 水文气象136

第三节 工程地质137

第四节 社会经济140

第二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142

第三章 干流梯级开发方案及其选择144

第一节 干流梯级开发方案拟定144

第二节 干流梯级开发方案综合比较选择146

第三节 干流梯级开发顺序149

第二节 今后工作意见151

第一节 结论151

第四章 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151

后记152

附件153

附件1 雅砻江卡拉至江口河段各开发方案梯级电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53

附件2 雅砻江卡拉至江口河段梯级平面布置示意图155

附件3 雅砻江卡拉至江口河段梯级纵剖面示意图156

附件4 四川省计委关于印发雅砻江干流(卡拉至江口段)水电规划报告中间审查意见的通知 川计(1996)能200号157

附:四川省雅砻江干流(卡拉至江口河段)水电规划报告中间审查会审查意见157

第五篇 岷江上游灌县至汶川河段补充规划汇总报告161

第一章 流域概况161

第二章 水文、泥沙与地质163

第一节 水文163

第二节 泥沙166

第三节 地质168

第一节 开发任务170

第二节 综合利用170

第三章 开发任务与综合利用170

第四章 梯级开发方案与开发顺序175

第五章 梯级效益177

后记180

附件181

附件1 岷江上游干流灌县—汶川段梯级开发方案技术经济指标表181

附件2 岷江上游灌汶段梯级方案平面示意图182

附件3 岷江上游灌汶段梯级方案纵剖面示意图183

附件4 关于印发岷江上游汶川至福堂坝河段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 川计经(1990)能659号184

附:《岷江上游汶川至福堂坝河段规划报告》审查意见184

第六篇 大渡河干流规划报告189

第一章 流域基本情况189

第一节 自然地理189

第二节 水文气象189

第三节 地质190

第四节 社会经济192

第二章 规划研究工作概况194

第一节 规划研究河段194

第二节 规划工作概况194

第三章 开发任务及综合利用195

第一节 开发任务195

第二节 水力发电195

第三节 漂木195

第四节 防洪196

第五节 航运197

第六节 灌溉197

第七节 其他197

第四章 梯级开发方案199

第一节 方案布置原则199

第二节 方案组合199

第三节 方案比较204

第四节 方案选择意见207

第五节 独松、瀑布沟两水库在大渡河开发中的作用208

第五章 开发顺序建议210

第一节 先期开发河段210

第二节 近期工程选择211

第三节 开发顺序213

第六章 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214

第一节 工程技术评价214

第二节 综合效益215

第三节 经济评价216

第四节 今后工作意见216

后记218

附件220

附件1 大渡河干流梯级水电站技术经济指标表220

附件2 大渡河干流梯级电站平面图222

附件3 大渡河干流梯级电站纵剖面图223

附件4 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梯级开发方案主要指标表224

附件5 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梯级开发方案平面图226

附件6 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梯级开发方案纵剖面图227

附件7 关于请审批大渡河规划报告的函 水规规[1992]27号228

附:《大渡河干流规划报告》审查意见228

附件8 关于请报送《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报告审查意见》的函水电规规[2003]0095号231

附: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报告审查意见231

第七篇 嘉陵江苍溪至合川段水电开发规划报告239

第一章 流域概况239

第一节 河流概况239

第二节 气候特性239

第三节 水文泥沙240

第四节 地质242

第二节 航运244

第一节 发电244

第二章 综合利用及开发任务244

第三节 灌溉245

第四节 防洪245

第三章 梯级开发方案与近期工程246

第一节 梯级开发方案布置246

第二节 梯级开发方案的比较与选择248

第三节 近期工程选择252

第四章 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256

第一节 工程技术评价256

第二节 综合效益与经济评价257

第三节 今后工作意见260

后记262

附件263

附件1 嘉陵江干流苍溪至合川段梯级电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63

附件2 嘉陵江干流苍溪至合川段梯级电站平面位置示意图265

附件3 嘉陵江干流(苍溪—合川)规划梯级纵剖面示意图266

附件4 关于印发嘉陵江苍溪至合川段水电规划审查意见的通知川计经(1990)能660号267

附:《嘉陵江苍溪至合川段水电规划》审查意见267

第八篇 乌江干流规划报告271

第一章 流域基本情况271

第一节 自然地理271

第二节 水文气象272

第三节 地质275

第四节 社会经济280

第二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281

第三章 干流梯级开发方案及其选择284

第一节 干流梯级开发方案的拟定284

第二节 干流梯级开发方案综合比较选择286

第四章 近期工程选择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290

第一节 近期工程选择290

第二节 对今后工作的意见291

后记293

附件294

附件1 乌江干流梯级开发第一方案技术经济指标表294

附件2 乌江干流规划梯级地理位置示意图296

附件3 乌江干流规划梯级开发方案纵剖面图296

附件4 关于乌江干流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复函 计国土[1989]502号297

附件5 关于乌江干流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请示 水规[1988]58号297

附:《乌江干流规划报告》预审会议纪要298

第九篇 清江流域规划报告(1933年修订)303

第一章 流域概况303

第一节 自然地理303

第二节 水文、泥沙、气象304

第三节 社会经济307

第四节 主要地质结论309

第一节 水能规划310

第二章 综合利用规划310

第二节 防洪规划311

第三节 航运规划314

第三章 梯级开发方案与近期工程选择319

第一节 梯级开发方案拟定319

第二节 梯级开发方案综合比较与选择319

第三节 近期开发工程321

第四章 主要结论和今后工作意见323

第一节 主要结论323

第二节 下一步工作意见324

后记325

附件326

附件1 清江干流梯级主要枢纽指标表326

附件2 清江流域水力资源分布图327

附:《清江流域规划报告(1993年修订)》审查意见328

附件3 清江干流梯级开发方案示意图328

附件4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清江流域规划报告(1993年修订)审查意见的通知 鄂政办发[1994]12号328

第十篇 沅水河流规划报告333

第一章 自然经济、社会概况333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333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336

第三节 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分析338

第二章 河流开发现状及存任问题341

第一节 水力发电341

第二节 防洪342

第三节 航运与放木343

第四节 灌溉343

第五节 供水及渔业344

第三章 开发方案345

第一节 开发任务345

第二节 梯级布置346

第三节 开发程序及建议347

第四节 工程效益349

后记351

附件352

附件1 沅水干流梯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352

附件2 沅水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示意图355

附件3 沅水干流及酉水梯级开发示意图356

附件4 关于沅水河流(湖南省境内部分)规划报告的批复 湘政函[1990]69号357

附:《沅水河流规划报告》(湖南省境内部分)审查会议纪要357

第十一篇 赣江流域规划报告(纲要)363

第一章 流域基本情况363

第二章 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365

第三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367

第四章 干流梯级开发方案368

第五章 结束语376

后记377

附件378

附件1 江西省赣江干流规划水利枢纽地理位置图378

附件2 赣江干流梯级开发方案Ⅰ、Ⅲ、Ⅴ梯级布置纵剖面图379

附件3 关于赣江流域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批复 计国土[1990]1452号380

附件4 关于江西省赣江流域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请示 水规[1990]24号380

附:《江西省赣江流域规划报告》预审意见381

第十二篇 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390

第一章 河流规划工作范围概述及流域概况390

第一节 河流规划工作范围及综合利用经济地区的研究范围390

第二节 自然地理概论392

第三节 水文特性396

第四节 地质概况405

第二节 黄河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13

第一节 目前河流开发概况413

第二章 黄河综合利用远景413

第三节 黄河流域灌溉发展的远景414

第四节 黄河动能开发的远景415

第五节 黄河流域航运发展的远景417

第六节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的远景418

第七节 其他远景发展问题419

第三章 河流梯级开发方案与近期工程421

第一节 梯级开发方案的任务和布置的原则421

第二节 河流各段的特点和梯级开发方案421

第三节 第一期工程的选定425

第四节 技术经济指标427

第四章 关于今后设计勘测和科学研究工作方向的意见431

第一节 第一期水力枢纽三门峡和刘家峡的设计勘测和科学研究工作431

第二节 第一期灌溉区的设计勘测和科学研究工作436

第三节 水土保持和在黄河各支流上修筑水力枢纽的设计勘测和科学研究工作437

第四节 航运开发第一期措施的设计勘测和科学研究工作439

第五节 下游临时防洪措施的设计勘测工作440

第五章 结论442

第一节 黄河综合利用水力枢纽第一期工程的选定442

第二节 第一期灌区的选定和第一期灌溉工程449

第三节 对于水土保持第一期措施计划的意见451

后记454

第十三篇 黄河干流龙羊峡—青铜峡河段梯级开发规划报告458

第一章 流域概况458

第一节 地理位置458

第二节 气候458

第三节 水文458

第四节 经济461

第五节 水能资源及水电开发情况462

第一节 综合利用要求464

第二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464

第二节 西北电力系统466

第三节 河段开发任务467

第三章 梯级开发方案468

第一节 梯级布置原则468

第二节 各河段梯级开发方案469

第四章 近期工程选择472

第一节 近期工程的任务和拟定原则472

第二节 近期工程选定473

第五章 今后工作意见474

后记475

附件476

附件1 黄河龙—青段梯级水电站主要技术经济特性指标表476

附件2 黄河干流龙羊峡—青铜峡河段中型电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479

附件3 黄河龙—青段梯级水电站平面位置示意图481

附件4 黄河龙—青段梯级水电站纵剖面图482

第十四篇 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报告484

第一章 规划研究的区域及范围484

第二章 红水河流域概况485

第一节 河流概况485

第二节 水文特性485

第三章 综合利用要求488

第一节 水力发电488

第二节 防洪488

第三节 灌溉489

第四节 航运490

第四章 梯级开发方案491

第一节 梯级开发的任务和布置原则491

第二节 河流各段特点和梯级开发方案492

第五章 近期工程选择500

后记502

附件503

附件1 红水河干流梯级电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503

附件2 红水河干流规划各梯级单独运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507

附件3 红水河干流梯级电站位置示意图508

附件4 红水河梯级开发纵剖面示意图509

附件5 国务院关于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审查会议报告的批复 (81)国函字186号509

附件6 关于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审查会议的报告 (81)能发字第106号509

第十五篇 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规划报告515

第一章 流域概况515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515

第二节 水文气象515

第三节 河段工程地质条件519

第四节 流域社会经济520

第二节 航运522

第一节 发电522

第二章 开发方针及任务522

第三节 其它523

第三章 梯级开发方案与近期工程524

第一节 梯级开发方案拟定524

第二节 梯级开发方案比较524

第三节 近期工程选择526

第四章 今后工作意见528

后记529

附件530

附件1 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规划梯级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一方案)530

附件2 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规划梯级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方案)532

附件3 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规划梯级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三方案)534

附件4 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规划梯级平面位置图536

附件6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规划报告的批复 (89)黔府通108号537

附件5 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规划梯级纵剖面图537

附:《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规划报告》审查纪要538

第十六篇 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郁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545

第一章 流域基本情况545

第一节 自然地理545

第二节 水文气象546

第三节 社会经济情况547

第四节 地质549

第二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554

第一节 防洪554

第二节 发电555

第三节 航运556

第四节 灌溉557

第五节 供水及渔业559

第一节 梯级开发方案拟定561

第三章 梯级开发方案与近期工程561

第二节 梯级开发方案564

第三节 开发程序及近期工程566

第四章 今后工作意见569

后记570

附件571

附件1 郁江干流规划各梯级单独运行技术经济指标总表571

附件2 郁江干流规划各梯级联合运行技术经济指标总表572

附件3 郁江流域规划图573

附件4 郁江规划梯级纵剖面图574

第十七篇 闽江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电开发规划专题报告576

第一章 流域概况576

第二章 闽江流域主要支流水电开发规划方案578

第一节 沙溪(永安至沙溪口)河段规划方案578

第二节 富屯溪和金溪579

第三节 尤溪584

第四节 大樟溪585

第五节 建溪588

第三章 今后水电开发的初步意见592

第一节 各主要支流的水电开发情况592

第二节 对淹没损失小有条件建高坝的较小支流的水电开发研究593

后记595

附件596

附件1 闽江流域已建、在建和规划1万kW以上水电站主要指标表596

附件2 闽江流域水电开发规划位置示意图600

附件3 闽江干流梯级开发纵剖面示意图601

第十八篇 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报告(功果桥—南阿河口)605

第一章 流域概况605

第一节 自然地理605

第二节 气象、水文、泥沙606

第三节 社会经济608

第四节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结论610

第二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612

第一节 综合利用方针和原则612

第二节 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对综合利用的要求612

第三章 梯级开发方案617

第一节 水电开发方针及原则617

第二节 梯级开发方案拟定618

第三节 方案比较及综合评价620

第四章 近期开发工程及开发顺序624

第一节 近期开发工程研究对象624

第二节 开发顺序比较626

第五章 成立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以水电养水电的设想629

后记632

附件633

附件1 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电站主要指标表633

附件2 云南省主要水电站分布图634

附件3 澜沧江干流梯级开发纵剖面示意图635

附件4 关于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报告审查会议纪要的报告 (87)水电水规字第39号635

附:《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报告》审查会议纪要635

第十九篇 新疆开都河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641

第一章 流域概况641

第一节 自然地理641

第二节 气象642

第三节 水文、泥沙642

第四节 地区社会经济647

第五节 河段梯级开发的主要环境问题648

第六节 地质649

第二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650

第一节 发电650

第二节 防洪650

第二节 梯级开发方案拟定651

第三章 梯级开发方案与近期工程选择651

第一节 梯级布置原则651

第三节 梯级开发方案选择654

第四节 近期工程选择659

第五节 开发顺序意见660

第四章 结论及今后工作意见661

第一节 经济与效益评价661

第二节 结论664

第三节 今后工作的意见665

后记666

附件667

附件1 新疆开都河中游河段梯级开发方案技术经济指标表(方案三,推荐方案)667

附件2 开都河中游河段梯级规划布置图669

附件3 开都河中游河段梯级规划纵剖面图670

附:新疆开都河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审查意见671

附件4 关于同意新疆开都河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及审查意见的批复 新政函[1995]118号671

第二十篇 中俄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界河段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675

第一章 流域概况675

第一节 自然条件675

第二节 流域经济简况676

第二章 综合利用与开发任务678

第一节 综合利用原则678

第二节 综合利用要求678

第三章 梯级开发方案685

第一节 开发基本战略685

第二节 开发方案685

第三节 第一期工程689

后记693

附件694

附件 黑龙江流域水利枢纽位置图及河道纵断面图6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