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民治理黄河六十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民治理黄河六十年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ISBN:780734144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黄河-河道整治-成就-1946~20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民治理黄河六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民治理黄河事业的开端2

第一节 国共两党关于黄河回归故道问题的谈判2

一、抗战胜利后黄河下游地区的军事战略格局2

二、黄河回归故道的缘由5

三、黄河归故计划的制定7

四、中国共产党对于黄河归故的立场9

五、开封协议与菏泽协议10

六、国民政府加紧堵口施工13

七、南京协议15

第二节 解放区在炮火硝烟中拉开黄河治理序幕18

一、人民治理黄河体制的创建18

二、解放区抢修黄河故道堤防20

三、国民政府花园口堵口工程受挫24

四、上海协定备忘录25

五、张秋、邯郸会谈与上海再次会谈30

六、黄河回归故道33

七、中共在黄河归故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35

第一节 一手拿枪 一手拿锨38

一、人民治理黄河的力量38

第二章 解放战争中的黄河治理38

二、支援刘邓大军过黄河41

第二节 艰苦卓绝的治河斗争46

一、突击修复南岸大堤46

二、抢堵北岸贯台扒口47

三、1947年的防汛工作49

四、解放区首庆安澜52

五、初步确立防汛组织体系53

六、高村抢险57

一、由分区治理走向联合治理61

第三节 解放区治理黄河事业的发展61

二、沁河大樊堵口64

三、改进修防工作66

四、水文、通信及下游航运事业70

五、《治理黄河初步意见》的产生72

六、战胜1949年黄河大洪水74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的形势和任务81

第一节 为确保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斗争81

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81

二、黄河安危,事关大局83

三、黄河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86

四、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89

一、废除民埝93

第二节 宽河固堤 防御洪水93

二、开辟分滞洪区96

三、第一次黄河大修堤98

四、堤防的管理与守护104

第三节 黄河凌汛决口的警示108

一、历史上的黄河凌汛灾害108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次凌汛决口110

三、防凌措施的发展114

一、人民胜利渠的兴建116

第四节 几项开拓性的工作116

二、万水千山查勘黄河源119

三、创办黄河水利学校123

第五节 战胜1958年大洪水125

一、严峻的防洪形势与一字千钧的方案抉择125

二、千里堤防的抗洪抢险斗争129

三、防洪胜利后的启示132

第四章 除害兴利 综合开发136

第一节 探索新的治河道路136

一、研究历代治河方略136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河大查勘138

三、向邓子恢副总理汇报治理黄河意见141

第二节 黄河治理开发的里程碑146

一、编制黄河综合治理开发规划146

二、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黄河综合规划151

第三节 黄河建设新高潮的兴起156

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156

二、上游水利枢纽工程建设167

三、加速治理黄土高原172

四、黄河流域灌溉事业的发展180

一、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之后184

第四节 一段曲折发展的历程184

二、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兴废与河道防洪能力恢复187

三、“大跃进”对黄河治理指导思想的影响191

四、南水北调蓝图的畅想与推进194

五、北京治理黄河会议200

六、关于三门峡工程问题及黄河治理方略的几点认识208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黄河治理211

第一节 全面动乱对黄河治理工作的冲击211

一、机构瘫痪,思想混乱211

二、黄河治理工作受到严重干扰214

三、黄河防汛秩序在艰难中维持219

第二节 黄河治理在艰难中前进225

一、三门峡水利枢纽改建225

二、进行第三次黄河大修堤231

三、水土保持工作曲折发展238

四、从刘家峡水电站建成到龙羊峡水电站动工245

五、天桥水电站的建设249

六、“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方针的提出252

七、黄河河口实施第三次人工改道255

八、下游恢复引黄灌溉260

九、三次引黄济津262

第六章 改革开放推动黄河治理全面发展265

第一节 伟大转折形势下的起步265

一、关于黄河下游防洪问题的报告265

二、组建黄河机械化施工队伍268

三、完成黄河第三次大修堤270

四、沁河杨庄改道工程272

五、战胜1982年大洪水276

六、户包小流域治理的兴起279

七、研究探索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283

一、小浪底和桃花峪两种方案的比较287

第二节 开创黄河治理开发新局面287

二、小浪底水库论证会291

三、中美联合轮廓设计293

四、小浪底工程的最后决策296

五、修订黄河规划298

六、“96·8”洪水敲响的警钟303

七、黄河河口治理的新任务308

八、多沙支流治理的进展313

九、河道整治初见成效317

十、黄河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延伸321

一、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建设模式324

第三节 小浪底工程的兴建324

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管理模式329

三、成功的移民安置之路332

四、从工程截流到全面告竣335

五、基本形成下游防洪工程体系340

第七章 21世纪初期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348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形势与任务348

一、黄河断流危机348

二、国务院批复《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351

三、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全河水量调度355

四、跨流域送水359

五、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361

六、退耕还林与淤地坝建设363

七、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新进展367

八、不断推进依法治河371

第二节 治河新理念的形成与实践374

一、中国治水新思路对黄河治理方略的指导作用374

二、建设“三条黄河”375

三、调水调沙从分类试验到生产运行378

四、构建拦截黄河粗泥沙的三道防线382

五、黄河水文事业的重要支撑作用386

六、不断发展的黄河水资源保护事业388

七、“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思路的形成391

八、治理黄河事业走向世界394

第八章 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阔步前进398

第一节 巨大的成就 显著的效益398

一、黄河岁岁安澜,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频繁决口泛滥的险恶局面398

二、黄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00

三、治理水上流失面积21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效益显现402

四、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泥沙处理与利用取得重大突破403

六、开展河口治理,保持入海流路相对稳定405

五、全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实现连续七年黄河不断流405

第二节 人民治理黄河60年的基本特征406

一、党和国家始终把黄河治理作为事关安民兴邦的重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406

二、人民群众真正成为黄河治理事业的主体408

三、坚持科学规划,在正确的治河方略指导下前进409

四、以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推动黄河治理开发不断发展411

五、努力吸收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提高黄河治理开发水平413

六、不断完善流域管理体制,为治河事业发展提供保证414

第三节 基本经验与认识415

一、充分认识黄河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415

二、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必须遵循黄河的自然规律417

三、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坚持系统性原则419

四、必须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420

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422

第四节 前进的道路与目标422

一、近期黄河治理开发目标422

二、远景展望425

人民治理黄河60年大事年表428

参考文献454

图片索引4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