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 中国燕麦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 中国燕麦学
  • 任长中,胡跃高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8550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燕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 中国燕麦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燕麦的起源、分布与传播1

一、燕麦的起源1

二、燕麦的分类1

三、燕麦在世界的传播与分布3

(一)燕麦在世界的传播3

(二)燕麦在世界的分布3

四、燕麦在中国的传播、分布与产区划分5

(一)燕麦在中国的传播5

(二)燕麦在中国的分布5

(三)中国燕麦产区的划分6

第二节 燕麦的价值7

一、食用价值7

二、饲用价值8

三、经济价值9

四、生态价值9

五、社会文化价值10

第三节 我国燕麦的研究历程与现状11

一、燕麦育种概况11

(一)研究基本历程11

(二)资源收集和评价研究12

(三)常规育种技术研究12

(四)生物技术研究进展13

二、燕麦栽培概况13

(一)生育期与播种13

(二)施肥14

(三)灌溉14

(四)病虫草害防治14

(五)栽培耕作模式14

三、燕麦加工概况15

(一)食品加工概况15

(二)食品加工技术现状15

(三)饲草饲料加工技术概况16

四、我国燕麦产业存在的问题17

第四节 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8

一、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概况18

(一)科研项目概况18

(二)主要科研机构18

二、燕麦科企合作19

三、燕麦科技合作19

四、燕麦国际交流合作20

第二章 燕麦的形态与生长发育22

第一节 燕麦的植物学特征22

一、根22

二、茎22

三、叶23

四、穗24

五、花24

六、果实(种子)25

七、燕麦籽粒的构成26

(一)皮层26

(二)胚乳27

(三)胚27

第二节 燕麦的生长发育28

一、燕麦的生活史28

二、燕麦的生育时期29

(一)发芽与出苗期29

(二)分蘖与扎根期29

(三)拔节与孕穗期30

(四)抽穗与开花期30

(五)灌浆与成熟期30

(六)燕麦的生育阶段30

三、燕麦的穗分化31

(一)生长锥初生期31

(二)生长锥伸长期31

(三)枝梗分化期31

(四)小穗分化期32

(五)小花分化期32

(六)雌雄蕊分化期32

(七)四分体分化期33

四、燕麦物候期调查记载标准33

五、不同生态区物候期变异趋势34

第三节 燕麦产量形成34

一、干物质积累规律34

二、源、库、流关系35

三、产量构成因素35

第三章 影响燕麦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38

第一节 燕麦生长发育与光照的关系38

一、燕麦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布38

二、燕麦生长发育阶段与光照38

三、燕麦不同区域光照影响作用39

第二节 燕麦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40

一、燕麦生长发育阶段所需温度40

(一)适宜温度40

(二)临界温度41

二、燕麦耐寒性与耐热性41

三、燕麦不同区域温度的影响特性41

第三节 燕麦生长发育与水分的关系41

一、燕麦需水特性41

二、燕麦的抗旱性43

三、燕麦不同区域水分影响作用43

第四节 燕麦生长发育与土壤的关系44

一、燕麦土壤理化特性44

二、燕麦耐瘠薄性45

三、燕麦耐盐碱性45

第五节 燕麦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的关系46

一、氮46

二、磷47

三、钾47

四、微量元素48

第四章 燕麦种质资源49

第一节 世界燕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49

一、燕麦资源收集和保护49

(一)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数量49

(二)燕麦属不同种的收集保存状况50

(三)栽培燕麦种质资源的主要类型51

(四)燕麦种质保存主要机构和材料特点51

二、燕麦种质评价与创新52

(一)燕麦种质遗传评价52

(二)燕麦种质创新工作52

三、燕麦优异种质资源53

(一)抗病资源53

(二)优质资源53

第二节 中国燕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54

一、燕麦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54

二、燕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55

(一)种质资源鉴定56

(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57

三、燕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58

(一)种质资源创新58

(二)种质资源利用59

四、燕麦种质资源信息管理60

(一)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60

(二)数据库建立与共享60

第三节 燕麦地方品种61

一、北方春播品种61

二、西南秋播品种61

三、地方品种的育种价值61

(一)早熟性62

(二)丰产性62

(三)抗病虫性62

(四)抗旱性62

(五)优质62

第四节 燕麦育成品种62

一、裸燕麦和皮燕麦品种63

(一)裸燕麦品种63

(二)皮燕麦品种63

二、不同熟期品种63

(一)极早熟品种63

(二)早熟品种63

(三)中熟品种63

(四)晚熟品种63

三、加工专用品种64

四、粮饲兼用品种64

第五节 燕麦野生种64

一、野生燕麦资源种类64

二、野生燕麦的育种价值65

第六节 燕麦种质资源引进与利用65

一、燕麦种质资源引进65

二、燕麦引进资源的利用67

(一)直接利用67

(二)间接利用67

第五章 燕麦育种69

第一节 燕麦育种发展历程69

一、农家品种的筛选与应用阶段69

二、系统选育与引种阶段69

三、裸燕麦品种间杂交育种阶段70

四、皮、裸燕麦种间杂交育种阶段70

五、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应用70

(一)诱变育种70

(二)单倍体育种70

(三)幼胚培养方法71

(四)核不育育种法71

第二节 燕麦育种目标71

一、燕麦育种目标的制定71

(一)针对不同生态区确定育种目标72

(二)针对不同土壤类型确定育种目标73

(三)针对不同用途和市场需求确定育种目标73

二、燕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及性状74

(一)高产74

(二)稳产75

(三)生育期76

(四)优质76

(五)抗病性77

(六)适宜机械化作业78

第三节 燕麦育种方法与技术78

一、系统育种78

(一)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78

(二)系统育种的程序和方法79

(三)选择优良变异单株时应注意的问题79

二、杂交育种80

(一)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81

(二)燕麦杂交的技术要点82

(三)杂交组合配制84

(四)杂交育种程序86

(五)杂交后代的选择88

三、诱变育种92

(一)诱变育种的概念与特点92

(二)物理诱变育种92

(三)化学诱变育种94

四、生物技术育种97

(一)组织培养育种97

(二)倍性育种103

(三)分子育种106

第四节 燕麦育成品种及推广利用112

一、主要育成品种简介112

(一)裸燕麦育成品种112

(二)皮燕麦育成品种120

二、育成品种推广利用122

(一)选用良种必须遵循的原则122

(二)育成品种推广情况123

第六章 燕麦栽培技术125

第一节 燕麦栽培发展历程125

一、燕麦栽培历史概述125

二、燕麦栽培发展阶段125

第二节 燕麦栽培技术127

一、耕作技术127

(一)选地127

(二)整地127

二、播种127

(一)种子处理127

(二)播种时期128

(三)播种方法128

三、田间管理129

(一)施肥129

(二)灌溉与排水130

(三)杂草防除130

(四)病虫害防治130

四、收获132

(一)籽粒的收获132

(二)饲草的收获132

第三节 燕麦种植制度132

一、间混套作132

(一)内蒙古燕麦带状留茬与马铃薯间作模式133

(二)宁夏燕麦与高产作物套种模式133

二、复种135

三、轮作倒茬136

第四节 燕麦栽培新技术136

一、北方“一早三改”技术136

(一)技术背景与原理136

(二)核心技术与主要方法137

(三)适用范围137

(四)蓄沙固土及增产效果137

二、燕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138

(一)裸燕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规程138

(二)裸燕麦膜侧沟播技术规程139

三、燕麦节水栽培技术141

(一)滴灌技术141

(二)喷灌技术142

(三)保水剂应用技术143

四、燕麦沙地栽培技术144

(一)技术要点144

(二)操作程序和标准144

(三)注意事项145

五、燕麦盐碱地栽培技术145

(一)整地145

(二)施肥145

(三)播种145

(四)田间管理145

(五)水分管理146

(六)适时收获146

(七)注意事项146

六、燕麦栽培新技术146

(一)叶面肥(腐殖酸)应用技术146

(二)富硒肥应用技术147

(三)微生物肥应用技术148

第五节 燕麦饲草栽培技术149

一、燕麦饲草田栽培149

(一)整地150

(二)选种及种子处理150

(三)施肥150

(四)播种150

(五)田间管理150

二、燕麦“圈窝”种草技术150

第六节 燕麦有机栽培151

一、有机燕麦的兴起151

二、我国北方燕麦主产区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151

(一)自然环境无污染152

(二)水、土资源纯净152

(三)气候冷凉,种植大田作物病虫害少152

(四)有机肥源多,不用施化肥152

(五)人少地多,易实行草田轮作152

(六)经济欠发达,基本上仍是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有利于有机技术的应用推广152

(七)杂粮区,可种植的作物多,有利于轮作倒茬152

(八)“一退双还”,发展林、草,有利于隔离152

三、有机燕麦栽培技术规程152

(一)基础建设152

(二)培肥地力153

(三)种子生产与加工154

(四)整地播种155

(五)田间管理157

第七章 燕麦种子生产159

第一节 燕麦种子生产概况159

一、作物种子生产发展沿革159

二、燕麦种子生产159

三、燕麦种子生产存在的基本问题160

(一)机械混杂160

(二)生物学混杂160

(三)品种自身的性状分离和基因突变160

(四)不正确的选择160

第二节 燕麦种子繁育技术160

一、良种繁殖160

二、提纯复壮161

(一)三年三圃制161

(二)二年二圃制161

(三)一圃制161

三、燕麦良种生产162

(一)种子生产的基础条件162

(二)燕麦良种生产162

四、燕麦良种繁育田间管理要点163

(一)播前准备163

(二)播种163

(三)生长期管理164

第三节 燕麦种子收获、清选和贮运164

一、适时收获164

二、收获方法164

(一)燕麦分段收获164

(二)燕麦联合收获165

三、清选加工165

四、贮运165

(一)运输和包装165

(二)贮藏165

第四节 种子检验及标准166

一、种子检验166

(一)纯度鉴定166

(二)水分测定167

(三)种子活力鉴定167

(四)种子净度检验167

二、种子销售167

附:燕麦种子检验标准168

第八章 燕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170

第一节 燕麦病害及其防治170

一、燕麦病害发生和危害概况170

二、真菌性病害170

(一)燕麦坚黑穗病170

(二)燕麦散黑穗病171

(三)燕麦锈病172

(四)燕麦白粉病173

(五)燕麦叶斑病174

三、细菌性病害175

燕麦细菌性条斑病175

四、病毒性病害175

燕麦红叶病175

五、其他病原所致病害176

燕麦胞囊线虫病176

六、贮藏期主要病害177

第二节 燕麦害虫及其防治178

一、燕麦害虫危害概况178

二、燕麦主要害虫及防治178

(一)地上害虫178

(二)地下害虫181

(三)地下害虫的防治技术184

三、贮藏期害虫185

第三节 燕麦草害及其防除187

一、燕麦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187

二、燕麦田主要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187

(一)狗尾草187

(二)野稷188

(三)猪毛菜188

(四)藜188

(五)黄花蒿188

(六)苣荬菜188

(七)卷茎蓼189

(八)打碗花189

(九)田旋花189

(十)萹蓄189

(十一)反枝苋189

(十二)麦家公190

(十三)野燕麦190

三、燕麦杂草的防除技术190

(一)燕麦田杂草防除策略190

(二)农业措施防除190

(三)化学措施防除191

第九章 燕麦产品加工利用197

第一节 燕麦产品加工利用概况197

第二节 燕麦营养与功能198

第三节 燕麦籽粒品质208

一、外观品质208

二、营养品质209

(一)蛋白质210

(二)脂肪210

(三)碳水化合物210

(四)β-葡聚糖211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211

(六)生物碱211

三、加工品质211

(一)制粉特性211

(二)压片特性212

(三)制米特性212

(四)口感212

第四节 燕麦粉及传统食品212

一、燕麦粉212

二、传统燕麦食品213

(一)莜面窝窝213

(二)莜面鱼鱼214

(三)莜面蒸饺215

(四)莜面锅贴饼子215

(五)莜面打餽?216

(六)莜面饸饹216

(七)莜面炒面216

(八)莜面山药鱼儿217

(九)莜面山药烙饼217

(十)莜面山药囤囤217

(十一)莜面山药炸糕218

(十二)莜面钱钱218

(十三)炒黄莜麦218

三、其他燕麦面粉制品219

(一)燕麦鲜面条219

(二)燕麦挂面219

(三)燕麦馒头219

(四)燕麦粉面包219

(五)燕麦饼干219

(六)燕麦方便面220

第五节 燕麦片加工220

一、燕麦片的种类220

二、燕麦片选料和品质评价222

(一)原料的选择222

(二)燕麦片品质评价222

三、存在的基本问题223

四、燕麦片加工技术与研究进展224

(一)燕麦片加工技术224

(二)混合麦片与复合营养麦片加工技术225

第六节 燕麦米加工225

一、燕麦米的种类225

二、燕麦米加工及工艺流程226

三、存在的基本问题226

四、燕麦米加工技术与研究进展227

(一)去除籽粒外皮层技术227

(二)灭酶工艺227

(三)燕麦米评价228

第七节 燕麦深加工228

一、燕麦蛋白229

二、膳食纤维229

(一)燕麦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230

(二)不溶性膳食纤维230

三、脂肪230

四、休闲食品231

五、燕麦饮品232

(一)燕麦乳饮料232

(二)燕麦纤维饮料232

(三)混合燕麦饮料232

(四)燕麦固体饮料233

(五)燕麦酒精饮料233

第八节 燕麦饲草饲料加工233

一、燕麦饲草加工234

(一)燕麦鲜草234

(二)燕麦秸秆235

二、燕麦饲料加工236

三、我国燕麦饲草饲料加工基本现状237

四、加工技术与研究进展237

(一)青干草的制作237

(二)青贮饲料的制作239

第十章 我国燕麦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241

第一节 我国燕麦产业的发展潜力241

一、发展基础实241

二、发展潜力大242

(一)分子标记技术在燕麦育种中将发挥重要作用243

(二)燕麦营养健康、美容保健等高附加值产品将快速发展243

(三)饲用燕麦产业化发展将加快243

(四)燕麦在生态恢复和治理中将发挥特殊作用243

三、发展前景好244

第二节 我国燕麦产业研究趋势与展望244

一、专用品种选育245

(一)种质资源搜集、鉴评与利用245

(二)专用品种的多重性选育目标245

二、生物技术应用245

三、燕麦产品加工246

(一)燕麦三熟”加工的机制性原因及加工前后的理化变化246

(二)燕麦在主流食品中的应用技术246

(三)燕麦米、燕麦粉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247

(四)燕麦β-葡聚糖的测定方法247

(五)燕麦产品相关标准制定247

(六)不同燕麦品种的加工特性研究247

(七)燕麦的营养保健功能研究247

(八)燕麦传统食品工业化加工技术研究247

(九)燕麦深加工技术研究247

四、燕麦高产抗逆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研究248

(一)栽培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248

(二)抗逆性生理生态和遗传机制基础性研究248

(三)种植模式集成创新研究248

五、病虫害防治与监测249

(一)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249

(二)燕麦田高效安全除草剂筛选与研究249

(三)潜在病虫害及其发生动态监测249

(四)燕麦主要病虫草害预警系统研制249

六、燕麦饲草种植与加工利用249

第三节 我国燕麦产业发展建议250

(一)品种专用化250

(二)种植标准化250

(三)生产现代化250

(四)产品品牌化250

(五)应对国际化251

(六)市场信息化251

(七)监管规范化251

参考文献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