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钢铁企业能源规划与节能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钢铁企业能源规划与节能技术
  • 张战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521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钢铁企业-能源规划;钢铁企业-节能-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钢铁企业能源规划与节能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钢铁企业能源规划3

1能源规划的重要性3

2能源规划制订步骤及常用的研究分析方法5

2.1能源规划制订步骤5

2.2能源规划常用的研究分析方法6

2.2.1对标分析法6

2.2.2热平衡分析法6

2.2.3 e-p节能潜力分析法15

2.2.4 e-p能源规划效果预测法16

3钢铁企业能源规划期限、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及目标19

3.1规划期限19

3.2规划指导思想19

3.3规划基本原则19

3.4规划编制依据20

3.5规划目标21

3.5.1综合目标21

3.5.2分年度目标21

4钢铁企业能源管理和能源结构现状分析与建议23

4.1能源管理现状与建议23

4.1.1能源管理现状分析23

4.1.2能源管理建议24

4.2能源结构现状与建议27

4.2.1能源结构现状分析27

4.2.2能源结构调整建议32

5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源现状分析与建议35

5.1焦化工序35

5.1.1焦化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35

5.1.2焦化工序能耗计算35

5.1.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36

5.1.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37

5.1.5焦化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38

5.2烧结工序38

5.2.1烧结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38

5.2.2烧结工序能耗计算38

5.2.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39

5.2.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39

5.2.5烧结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41

5.3球团工序42

5.3.1球团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42

5.3.2球团工序能耗计算42

5.3.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43

5.3.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43

5.3.5球团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47

5.4炼铁工序48

5.4.1炼铁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48

5.4.2炼铁工序能耗计算48

5.4.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49

5.4.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50

5.4.5炼铁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56

5.5转炉工序56

5.5.1转炉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56

5.5.2转炉工序能耗计算56

5.5.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58

5.5.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58

5.5.5转炉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62

5.6电炉工序62

5.6.1电炉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62

5.6.2电炉工序能耗计算63

5.6.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64

5.6.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65

5.6.5电炉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68

5.7热轧工序69

5.7.1热轧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69

5.7.2热轧工序能耗计算69

5.7.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70

5.7.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70

5.7.5热轧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70

5.8冷轧工序71

5.8.1冷轧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71

5.8.2冷轧工序能耗计算71

5.8.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72

5.8.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73

5.8.5冷轧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73

5.9轧钢加热炉和热处理炉73

5.9.1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73

5.9.2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74

5.9.3轧钢加热炉和热处理炉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79

5.10钢铁企业热平衡计算与分析80

5.10.1钢铁企业热平衡计算80

5.10.2钢铁企业热平衡的技术经济分析81

5.10.3钢铁企业热平衡分析建议81

6钢铁企业能源系统节能潜力分析82

6.1企业综合能耗指标和工序能耗指标对标分析82

6.2运用e-p法进行各工序和企业节能潜力分析83

6.3企业能源系统节能潜力与建议84

7钢铁企业在规划期内采取的节能措施85

7.1规划期内拟采取的主要节能管理措施85

7.2规划期内拟采取的主要节能技术措施85

7.3规划期内拟采取的重点节能措施的技术经济分析86

8钢铁企业能源规划效果预评估87

8.1规划期末年企业综合能耗指标预评估87

8.2规划期末年企业各工序能耗指标预评估87

8.3能源规划效果总评估87

9钢铁企业能源规划实施计划88

9.1规划实施的基本思路88

9.2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88

9.3实施计划88

10钢铁企业能源规划保障措施89

11钢铁企业能源利用建议90

11.1系统节能建议90

11.2各种燃料使用建议91

11.2.1煤等固体能源使用建议91

11.2.2重油等液体燃料使用建议92

11.2.3煤气等气体燃料使用建议92

11.3余热余能资源使用建议94

11.3.1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利用现状94

11.3.2钢铁企业节能潜力分析95

11.3.3余热余能回收原则和建议96

11.4水资源使用建议97

11.4.1钢铁工业用水及排水现状97

11.4.2水资源使用建议98

11.5电力资源使用建议99

11.5.1钢铁工业电力资源使用现状99

11.5.2电力资源使用建议99

11.6蒸汽使用建议101

11.6.1钢铁企业蒸汽使用现状101

11.6.2蒸汽使用建议103

中篇 钢铁企业模块化节能技术107

12概述107

13系统节能优化技术模块110

13.1新一代钢铁生产流程建设110

13.1.1技术描述110

13.1.2节能效果110

13.2企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111

13.2.1技术描述111

13.2.2节能效果112

13.3集中供热与热电联产技术112

13.3.1技术描述112

13.3.2节能效果112

13.4能源管理系统节能技术模块113

13.4.1技术描述113

13.4.2节能效果114

14焦化工序节能优化技术模块115

14.1煤调湿技术(CMC)115

14.1.1.技术描述115

14.1.2节能效果116

14.2低水分熄焦技术117

14.2.1技术描述117

14.2.2节能效果118

14.3干熄焦技术118

14.3.1技术描述118

14.3.2节能效果119

14.4高温高压及双压干熄焦技术(高压发电技术)119

14.4.1技术描述119

14.4.2节能效果120

14.5成型煤炼焦新工艺120

14.5.1技术描述120

14.5.2节能效果121

14.6炼焦煤预热工艺121

14.7捣固炼焦节能技术121

14.7.1技术描述121

14.7.2节能效果123

14.8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123

14.8.1焦炉煤气上升管汽化冷却余热回收技术123

14.8.2荒煤气导热油显热回收技术124

14.8.3荒煤气热管换热器显热回收技术124

14.9初冷器余热利用技术125

14.9.1技术描述125

14.9.2节能效果125

14.10导热油用于粗苯蒸馏及精制工艺技术126

14.10.1技术描述126

14.10.2节能效果126

14.11导热油用于焦油蒸馏工艺技术127

14.11.1技术描述127

14.11.2节能效果128

14.12焦炉热工制度调整节能技术128

14.12.1技术描述128

14.12.2节能效果128

14.13焦化装备节能技术128

14.14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技术128

14.14.1技术描述128

14.14.2节能效果129

14.15 SCOPE21工艺129

14.15.1技术描述129

14.15.2节能效果130

15烧结、球团工序节能优化技术模块131

15.1烧结配料节能技术131

15.2混合料水分自动控制节能技术131

15.2.1技术描述131

15.2.2节能效果132

15.3混合料预热烧结技术132

15.3.1蒸汽预热烧结技术132

15.3.2热废气预热烧结技术133

15.4合理布料节能技术133

15.5烧结料层空气加湿技术134

15.5.1技术描述134

15.5.2节能效果134

15.6铺底料烧结节能技术134

15.6.1技术描述134

15.6.2节能效果135

15.7厚料层烧结节能技术135

15.7.1技术描述135

15.7.2节能效果136

15.8小球烧结和球团烧结工艺技术136

15.8.1技术描述136

15.8.2节能效果137

15.9烧结燃料分加节能技术137

15.9.1技术描述137

15.9.2节能效果137

15.10低温烧结节能技术137

15.10.1技术描述137

15.10.2节能效果138

15.11喷吹气体燃料烧结技术138

15.11.1技术描述138

15.11.2节能效果138

15.12烧结废气选择性循环工艺138

15.12.1能量优化烧结工艺139

15.12.2低排放能量优化烧结工艺139

15.12.3环境友好优化烧结工艺140

15.13烧结预热点火煤气和热风助燃节能技术140

15.13.1技术描述140

15.13.2节能效果140

15.14烧结点火新设备节能技术141

15.14.1技术描述141

15.14.2节能效果141

15.15降低烧结厂漏风技术141

15.15.1技术描述141

15.15.2节能效果143

15.16烧结余热资源梯级回收利用技术143

15.16.1技术描述143

15.16.2节能效果144

15.17烧结冷却余热发电技术144

15.17.1技术描述144

15.17.2节能效果146

15.18烧结终点自动控制节能技术147

15.18.1技术描述147

15.18.2节能效果147

15.19烧结主抽风机的变频控制147

15.20热球团矿冷却气体余热回收利用技术147

15.20.1技术描述147

15.20.2节能效果148

15.21球团生产工艺节能与装备节能技术148

15.22球团生产操作和管理节能技术149

15.23竖炉球团降低工序能耗的技术149

16炼铁工序节能优化技术模块150

16.1铁矿粉、煤粉非露天存放料场150

16.1.1技术描述150

16.1.2节能效果150

16.2高炉节能长寿综合技术150

16.2.1技术描述150

16.2.2节能效果153

16.3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利用技术(TRT、 BPRT)154

16.3.1技术描述154

16.3.2节能效果158

16.4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158

16.4.1技术描述158

16.4.2节能效果161

16.5高炉富氧喷煤技术161

16.5.1技术描述161

16.5.2节能效果163

16.6高炉喷吹粒煤技术163

16.6.1技术描述163

16.6.2节能效果164

16.7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164

16.7.1技术描述164

16.7.2节能效果165

16.8热风炉节能技术166

16.8.1提高热风炉拱顶温度技术措施166

16.8.2降低拱顶温度与风温差值的措施170

16.8.3节能效果172

16.9高炉送风系统节能技术172

16.9.1高炉鼓风除湿与湿分自动监测控制节能技术172

16.9.2热风管道和设备保温技术174

16.9.3提高风口寿命降低临时休风率技术174

16.9.4采用节能热风阀174

16.10高炉煤气发电及汽动鼓风技术175

16.10.1全燃高炉煤气发电175

16.10.2高炉煤气汽动鼓风技术175

16.11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CCPP)176

16.12高炉冶炼过程智能控制系统节能技术177

16.13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178

16.14炼铁工序电机变频节能技术179

16.14.1水泵变频调速节能技术179

16.14.2风机电机变频节能技术180

7炼钢、连铸工序节能优化技术模块182

17.1转炉负能炼钢技术182

17.2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技术182

17.2.1 OG法转炉煤气回收工艺与技术182

17.2.2 LT法转炉煤气回收工艺与技术183

17.2.3节能效果184

17.3转炉烟气余热发电技术184

17.4高效低成本转炉洁净钢生产技术185

17.4.1技术描述185

174.2节能效果186

17.5炼钢过程保温节能技术186

17.5.1钢水罐运转过程节能技术与装备186

17.5.2钢包、中间包高温节能衬体187

17.6蓄热式钢包烘烤器188

17.6.1技术描述188

17.6.2节能效果188

17.7转炉滑动水口出钢技术188

17.7.1技术描述188

17.7.2节能效果189

17.8机械真空泵系统真空精炼技术190

17.8.1技术描述190

17.8.2节能效果191

17.9炼钢工序电机变频节能技术191

17.9.1转炉一次、二次除尘风机变频器调速节能技术191

17.9.2炼钢倒罐站除尘引风机变频节能技术191

17.9.3水泵变频节能技术191

17.10电炉废钢预热节能技术192

17.10.1技术描述192

17.10.2节能效果193

17.11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193

17.11.1技术描述193

17.11.2节能效果194

17.12电弧炉炼钢综合节能技术194

17.12.1电弧炉超高功率供电技术194

17.12.2电弧炉强化用氧技术195

17.12.3电弧炉热装铁水技术196

17.12.4电弧炉泡沫渣技术197

17.12.5偏心底出钢技术197

17.13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198

17.13.1技术描述198

17.13.2节能效果200

17.14薄带连铸技术200

17.14.1技术描述200

17.14.2节能效果200

18轧钢工序节能优化技术模块202

18.1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202

18.1.1技术描述202

18.1.2节能效果202

18.2连铸坯保温箱节能技术202

18.2.1技术描述202

18.2.2节能效果203

18.3半无头轧制和无头轧制技术203

18.3.1技术描述203

18.3.2节能效果204

18.4低温轧制技术204

18.4.1技术描述204

18.4.2节能效果205

18.5以超快冷为核心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205

18.5.1技术描述205

18.5.2节能效果206

18.6在线热处理技术206

18.6.1技术描述206

18.6.2节能效果207

18.7热卷箱设备节能技术207

18.7.1技术描述207

18.7.2节能效果208

18.8热轧工艺润滑技术208

18.8.1技术描述208

18.8.2节能效果209

18.9蓄热式加热炉节能技术209

18.10加热炉节能燃烧技术209

18.10.1蓄热式燃烧技术209

18.10.2稀释氧燃烧技术210

18.10.3直接火焰冲击燃烧技术210

18.10.4振荡燃烧技术211

18.11电加热炉强辐射传热节能技术211

18.11.1技术描述211

18.11.2节能效果211

18.12节能燃烧器的使用技术212

18.12.1技术描述212

18.12.2节能效果212

18.13节能耐火保温材料技术212

18.14加热炉自动控制节能技术213

18.14.1技术描述213

18.14.2节能效果213

18.15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213

18.15.1技术描述213

18.15.2节能效果214

18.16轧钢工序变频节能技术214

18.16.1加热炉鼓风机、排烟风机变频节能技术214

18.16.2水泵变频节能技术214

18.16.3高压除鳞供水系统215

19电控系统节能优化技术模块216

19.1低电压偏差运行技术216

19.1.1技术描述216

19.1.2节能效果216

19.2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216

19.3配电网重构技术217

19.3.1技术描述217

19.3.2节能效果217

19.4电加热设备的配电功率曲线控制技术217

19.4.1技术描述217

19.4.2节能效果218

19.5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技术218

19.5.1技术描述218

19.5.2节能效果219

19.6电动机节能技术219

19.6.1选用节能型电动机219

19.6.2合理确定电机的负载率220

19.6.3查明并消除造成电机三相不对称运行的原因220

19.6.4适当降低运行电压可以节能220

19.6.5电机绕组拆除时应注意的问题220

19.6.6变频调速节能221

19.6.7交流接触器节电措施221

19.7变压器节电技术222

19.8空压机节电系统222

19.8.1技术描述222

19.8.2节能效果223

19.9照明系统节电技术223

19.9.1选用高效照明器具223

19.9.2白炽灯和荧光灯节电措施223

19.9.3电力线路节能措施224

19.10选择新型节电器224

19.10.1技术描述224

19.10.2节能效果224

20水系统节能优化技术模块225

20.1钢铁企业节水代水技术225

20.1.1多元取水技术225

20.1.2串级用水技术225

20.1.3循环用水技术226

20.1.4无水少水工艺技术227

20.1.5污废水处理技术227

20.2炼钢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技术228

20.3钢铁企业综合污水(中水)处理回用技术229

20.3.1物理化学法综合污水处理回用技术229

20.3.2双膜法综合污水处理回用技术230

20.3.3中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231

20.3.4节水效果231

20.4节水设备技术232

20.4.1蒸发冷却器232

20.4.2高效空气冷却器233

21中小型钢铁企业需要加紧研发的主要节能技术234

下篇 钢铁企业能源规划参考模板237

22企业基本概况237

22.1基本情况237

22.1.1企业名称237

22.1.2企业性质237

22.1.3企业资产及经营情况237

22.1.4企业主要产品及产能237

22.1.5企业主要能源消耗237

22.2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237

22.3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概况238

22.4企业发展规划简介239

22.5企业面临的主要形势和任务240

23企业能源规划的期限、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241

23.1规划期限241

23.2指导思想241

23.3基本原则与编制依据241

23.3.1基本原则241

23.3.2编制依据242

23.4规划目标242

23.4.1综合目标242

23.4.2分年度目标242

23.5对能源规划目标的可行性分析244

24企业能源管理和结构现状分析及建议246

24.1企业能源管理现状及建议246

24.1.1能源管理机构情况246

24.1.2能源管理制度情况248

24.1.3能源计量、统计和定额管理现状253

24.1.4企业能源管理方面的建议257

24.2企业能源结构现状及建议258

24.2.1企业用能结构现状258

24.2.2企业能源流向与流程图259

24.2.3能源平衡表260

24.2.4产品能源消耗量情况260

24.2.5能源成本情况261

24.2.6能源结构调整建议263

25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源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264

25.1焦化工序264

25.1.1焦化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264

25.1.2焦化工序能耗计算264

25.1.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265

25.1.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265

25.1.5焦化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66

25.2烧结工序267

25.2.1烧结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267

25.2.2烧结工序能耗计算267

25.2.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268

25.2.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268

25.2.5烧结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69

25.3球团工序270

25.3.1球团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270

25.3.2球团工序能耗计算270

25.3.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271

25.3.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271

25.3.5球团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74

25.4炼铁工序275

25.4.1炼铁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275

25.4.2炼铁工序能耗计算275

25.4.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276

25.4.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276

25.4.5炼铁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78

25.5转炉工序279

25.5.1转炉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279

25.5.2转炉工序能耗计算279

25.5.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280

25.5.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281

25.5.5转炉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81

25.6电炉工序282

25.6.1电炉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282

25.6.2电炉工序能耗计算282

25.6.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283

25.6.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284

25.6.5电炉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84

25.7热轧工序285

25.7.1热轧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285

25.7.2热轧工序能耗计算285

25.7.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286

25.7.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286

25.7.5热轧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86

25.8冷轧工序286

25.8.1冷轧工序已采用的余能回收技术和节能技术措施286

25.8.2冷轧工序能耗计算287

25.8.3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287

25.8.4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288

25.8.5冷轧工序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88

25.9轧钢加热炉和热处理炉289

25.9.1主要装备情况及能耗计算289

25.9.2主要装备的热平衡计算290

25.9.3轧钢加热炉和热处理炉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91

25.9.4冷轧工序热处理炉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92

25.10企业热平衡计算与分析293

25.10.1企业热平衡计算293

25.10.2企业热平衡的技术经济分析294

25.10.3企业热平衡分析建议295

26企业能源系统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296

26.1企业综合能耗指标和工序能耗指标对标分析296

26.2运用e-p法进行各工序和企业节能潜力分析298

26.3企业能源系统节能潜力与建议299

27企业在规划期内采取的节能措施301

27.1规划期内节能工作的主要思路301

27.2规划期内拟采取的主要节能管理措施301

27.3规划期内拟采取的主要节能技术措施302

27.4规划期内拟采取的重点节能措施的技术经济分析305

27.4.1干熄焦技术305

27.4.2煤调湿快速炼焦技术306

27.4.3烧结矿显热回收技术307

27.4.4烧结机厚料层烧结技术307

27.4.5高炉富氧喷煤技术307

27.4.6高风温热风炉技术308

27.4.7高炉精料技术308

27.4.8高炉TRT炉顶余压发电技术309

27.4.9低温饱和蒸汽发电技术309

27.4.10蒸汽-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CCPP)技术309

27.4.11采暖系统“汽改水”技术310

27.4.12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310

28企业能源规划效果预评估312

28.1能源规划效果预测方法312

28.2综合能耗、工序能耗预评估312

28.3能源规划效果总评估314

29企业能源规划实施计划315

29.1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315

29.2实施计划315

30企业能源规划保障措施316

30.1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316

30.2建立能源规划工作推进实施机制316

30.3资金保障措施317

附录318

附录12010年钢铁行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指标标杆值318

附录2 2011年度钢铁行业重点用能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及企业324

附录3《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07)326

附录4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327

附录5 2010~2012年重点钢铁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0

附录62010~2012年重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表336

附录7 2010~2012年重点钢铁企业环境保护主要指标339

参考文献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