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治思维及其法律修辞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治思维及其法律修辞方法
  • 陈金钊著;陈金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357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法律-思维科学;法律语言学-修辞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治思维及其法律修辞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研究法律修辞方法提升法治思维水平1

一、修辞学与法律修辞学2

二、法律修辞学是研究法治思维方式的综合性学科10

三、法治思维与法律修辞方法14

第一章 对法治思维的解读21

一、什么是法治思维?22

(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24

(二)法治方式的思想史解读及其现实意义33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关系36

二、重塑法治之法,确定法治思维的前提39

(一)法律不确定性命题使根据法律的思考无法展开40

(二)简洁的司法三段论难以描述法治思维的过程44

(三)实质法治虽然饱含着美好的理想,但却存在背离法治的思维倾向45

(四)绝对依赖形式法治的思维,会导致道德判断力下降47

三、在法治战略中构建法治思维49

(一)法治思维包含用法律改造社会的战略50

(二)法治思维需要用法律话语构造意识形态54

(三)用法治方式管理社会,需要提升法律方法的地位56

(四)确立法治思维需要消解政法思维的绝对性57

第二章 对法治方式的诠释60

一、法治方式的概念及特征61

(一)法治方式是基于法治思维所衍生的行为方式62

(二)法治方式是平和、理性地解决纠纷处理问题的方式66

(三)法治方式的特征与风格68

二、法治方式是治国理政的手段74

(一)协调法治方式与改革思维的“对立”75

(二)社会转型中的法治方式既是改革的手段也是目标78

(三)法治方式是一种治国理政、解决纠纷的修辞方式81

三、法治方式的意义及其难题85

(一)法治方式对社会长期稳定和谐有重大意义86

(二)用法治方式可以带来公平的社会,从而减少矛盾与冲突89

(三)法治方式可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91

(四)法治方式在技术或方法上的难题92

(五)高尚道德以及其他实质法治的风险94

第三章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蕴98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政治意义99

(一)用法治方式约束、规范政治行为100

(二)法治思维代替政法思维,实现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变101

(三)提升法治思维水平转变决策方式104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社会功能105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意味着法律话语权的张扬106

(二)法治思维应变为日常思维109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运用,意味着文明管理的开始111

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方法论途径113

(一)改变权势思维重视法律修辞方法113

(二)需要尊重法律规则和程序,掌握理解、解释和运用法律的方法116

(三)在社会转型中,价值衡量与法律论证方法将凸显出新的活力117

第四章 用法治思维抑制权力的傲慢120

一、法治思维的根本是限制权力的任意行使121

(一)现代法治的核心意义是限制权力123

(二)法治思维思想根基是法治理想主义126

(三)法治思维的形式特征是根据法律的思考130

二、法治思维是用权利话语替代权力修辞的绝对性135

(一)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权力修辞136

(二)以权利为导向建构法治思维的路径139

(三)把法律作为修辞构建法治思维模式142

三、用法治思维抑制权力的傲慢,让权力回归谦逊145

(一)权力的傲慢是法治的“敌人”146

(二)抑制权力的傲慢就要强调形式法治的积极作用150

(三)尊重法治的权威让权力回归谦逊153

第五章 法治思维的形成:权力修辞向法律话语的转变159

一、权力修辞的特征与危害160

(一)由于权力气场的作用,权力修辞常常缺乏讲理氛围161

(二)权力修辞随时都可以毁坏法治163

(三)权力修辞主导的思维定式是对自由、民主的摧残165

二、权力修辞向法律话语转变的必要性167

(一)法律话语的特质167

(二)法律话语的意义170

(三)权力修辞转向法律话语的必要性172

三、如何实现权力修辞向法律话语的转变176

(一)把法律作为修辞,以法律话语主导场效应177

(二)充分利用权力行使中的那些接近法治的规则179

(三)借助权利话语,平衡权力的张扬181

第六章 法治之法与法治思维的前提确定186

一、由法律的不确定所引发的法治不可能性187

(一)对法治之法是什么的追问所导出的法治不可能性188

(二)法律客观性的失落导致法律决断论受挫190

(三)法律的不确定性导致法律权威的失落194

二、重塑法治之法,探寻法律的确定意义197

(一)理性对待法治的不可能性理论198

(二)在尊重制定法权威的基础上开放法治之法202

(三)尊重一般法律的稳定性,塑造具体的法治之法204

三、通过方法修复法治思维的前提之殇207

(一)法律方法论的划界对法治实现的意义208

(二)把逻辑规则视为法律的组成部分,在推理中实现法治212

(三)强化法律规范的权威,在解释中限权216

(四)把法律作为修辞,改造思维方式219

第七章 把法律作为修辞及其法律修辞223

一、“把法律作为修辞”的问题意识224

(一)把法律作为修辞打破思维中的法律沉默225

(二)把法律作为修辞,摆脱对逻辑的过度依赖228

(三)把法律作为修辞,为碎片化的法律寻找出路231

二、法律修辞方法及其法学理论的解放233

三、为什么要把法律作为修辞?238

四、把法律作为修辞的意义243

(一)把法律作为修辞,争夺法律话语权245

(二)把法律作为修辞,增强法律的说服力251

(三)把法律作为修辞,提升裁判讲法的艺术259

(四)把法律作为修辞,实现司法公正268

第八章 法律修辞及其法律话语权278

一、法律修辞的含义279

(一)法律修辞的分类280

(二)法律修辞不仅仅是语言装饰283

(三)法律修辞需要根据法律选择287

(四)强调法律修辞的运用是“法治反对解释”立场的继续290

(五)法律修辞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挖掘法律的功能292

(六)法律修辞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挥293

二、法律修辞的场景及其意义294

(一)法律修辞是对法律问题的论证和论辨295

(二)法律修辞是综合运用法律方法297

(三)用法律修辞完善现代法律文化299

三、如何运用法律修辞?301

四、法律修辞的弊端及其克服305

(一)如果不限制法律修辞的使用会危及法律的既判力原则305

(二)法律修辞的提升可能导致道德言辞的式微307

(三)法律修辞会导致权力重心的失落309

(四)把法律作为修辞几乎是法学家难以企及的梦想310

第九章 把法律作为修辞,我要给你讲法治314

一、法治的错位315

二、为什么要讲法治?323

(一)讲法治就是讲长远的政治:法治建设需要法治意识形态324

(二)法治是有限化解社会矛盾的方法326

(三)建立在政治觉悟基础上的政治言辞效果不佳330

三、如何讲法治?332

(一)塑造法治思维削弱革命情绪333

(二)按照法治的内在特质讲法治337

(三)讲法治的表达方式是把法律作为修辞345

第十章 解决“疑难”案件的法律修辞方法351

一、交通肇事连环案及其所引发的研究价值353

二、法治观念的缺失及修辞技巧的匮乏365

(一)交警的调解引导显现出法治观念的缺失365

(二)在法律思维过程中,只注意法律推理,缺少法律修辞主导的谋篇布局367

(三)对法律思维的复杂性认识不足370

三、法律修辞方法在疑难案件中的功能372

(一)法律修辞方法可以开阔法律人的视野,增强法律判断的可接受性373

(二)用法律修辞方法可以解决部分疑难案件376

(三)法律修辞方法可以协调其他方法的封闭性和过度开放性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