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松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7462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开放的恒久而常新的课题8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18
第一章 最初传播:马克思主义进中国26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人开始被马克思主义所吸引26
一、20世纪初的中国渴求革命的火种27
二、马克思主义的特有魅力吸引了中国先进分子的目光30
第二节 中国人最早知道的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33
一、中国人最早知道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4
二、中国人初识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35
三、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和人物38
四、中国早期译介马克思主义的特点40
第三节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系统介绍42
一、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43
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45
三、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系统介绍49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错误思潮的碰撞及胜利53
一、同盟会与保皇党争论的影响53
二、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55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问题57
四、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及其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60
第五节 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基础63
一、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哲学基础63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集中在唯物史观65
三、唯物史观适应了中国社会的需要66
四、唯物史观作为党的哲学基础是早期共产党人探求的结果69
第二章 横空出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力量的诞生72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基本条件72
一、辛亥革命的启迪73
二、从“民主”与“科学”到研究与宣传社会主义75
三、五四运动促使先进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78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8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面临的任务83
一、用马克思主义宣传、组织、武装群众83
二、积极开展工农革命斗争及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86
三、大革命的兴起和工农运动的恢复与发展9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97
一、李大钊的贡献97
二、陈独秀的贡献100
三、瞿秋白、李达、蔡和森等人的贡献102
四、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108
第三章 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初步理论成果113
第一节 在大革命失败教训中奋起113
一、中共五大在危急关头未能承担起挽救革命的责任114
二、“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方针116
三、中共六大对革命运动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17
四、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119
第二节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121
一、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思想由理论到实践121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125
第三节 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131
一、中共第一次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遵义会议131
二、瓦窑堡会议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133
三、毛泽东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经验的理论总结136
四、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38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形成141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144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创立的条件144
一、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145
二、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147
三、强化对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151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155
一、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形成156
二、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159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160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164
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64
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69
第五章 以苏为鉴:开创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71
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171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75
三、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78
第二节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82
一、对苏联模式弊端的认识182
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183
三、开辟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185
四、反对关起门来搞建设187
第三节 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189
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纠“左”过程中的曲折189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192
三、“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局性的失误196
第六章 解放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201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202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成就与缺陷202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205
三、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7
四、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210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213
第二节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215
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性思考216
二、对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221
三、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225
第三节 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227
一、“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228
二、坚持自力更生与实行对外开放230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32
四、“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34
五、利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236
第七章 南方谈话: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239
第一节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改革开放提出的新问题240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240
二、国内治理整顿的成效243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困难247
第二节 南方谈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251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251
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25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259
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261
五、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26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标志269
一、南方谈话的重大意义27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273
第八章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第三大理论成果277
第一节 新的历史时期呼唤理论创新278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相结合279
二、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290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29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29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305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308
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08
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10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313
第四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1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16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31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319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322
第一节 时代主题的变化与科学发展观的演进322
一、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两个必然”理论的发展观323
二、革命与战争时代的发展观325
三、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330
四、新世纪呼唤新的发展观333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335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335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339
三、科学发展观的新贡献342
第三节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347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348
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351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352
第十章 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成果359
第一节 和谐思想的千年演绎359
一、中国古代先哲关于和谐社会的梦想和追求360
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和谐社会的设计和探索364
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和谐社会的全新价值理想36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与理论371
一、中共共产党人长期为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的历程371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重大的战略决策375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38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385
一、探索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385
二、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成果388
三、探索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成果392
热门推荐
- 2418905.html
- 3329434.html
- 664548.html
- 1572740.html
- 467856.html
- 1489970.html
- 768990.html
- 398861.html
- 2801109.html
- 2309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8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6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9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3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6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7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