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
  • 丁华东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3632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档案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理论选择、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3

(一)理论选择3

(二)基本概念6

(三)研究方法11

三、研究意义:走向档案社会学16

(一)档案社会学的提出与研究16

(二)从社会学视野看档案现象18

(三)关于对档案学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思考22

第一章 范式理论及其在社会科学学科中的运用25

一、范式与范式理论25

(一)库恩“范式”概念的意涵26

(二)范式转换理论31

(三)对库恩范式理论的评价33

二、范式理论的社会学意义37

(一)范式理论的产生受到社会学的深刻影响38

(二)范式理论包含的社会学思想与方法论意义39

(三)范式理论标志着科学哲学向社会学的转向42

(四)范式理论有力推动着科学社会学的发展44

三、范式理论在社会科学学科中的运用49

(一)社会科学应用范式理论困难的化解49

(二)范式理论在各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应用56

第二章 档案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范式的建构64

一、档案学: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64

(一)“档案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提出64

(二)欧美档案学的产生和发展66

(三)我国档案学的形成和发展68

二、档案学的学科属性:一门具有应用性的社会科学72

(一)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72

(二)档案工作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73

(三)档案学分支学科绝大多数具有社会科学性质73

(四)档案学的社会科学性质并不否认自然科学的渗透74

三、档案学研究双重实践性:认知实践与社会实践76

(一)档案学研究的认知实践性质76

(二)档案学研究的社会实践性质77

(三)档案学研究的学术研究功能78

四、研究现状:中外档案学界关于档案学理论范式的研究81

(一)国外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的现状81

(二)我国档案界对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的状况83

五、档案属性:档案学理论范式建构的“基准”85

(一)档案属性:认识与社会交互作用下档案意识的体现86

(二)档案属性的把握决定着档案学理论的取向和学科形象89

(三)以档案属性为基准建构档案学理论范式95

第三章 传统范式之一: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99

一、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的形成100

(一)“四大档案史料新发现”100

(二)对四大新发现档案史料的整理与公布102

(三)档案史料整理研究范型学术共同体的形成103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的发展107

(一)新中国建立后档案事业的发展107

(二)档案事业的发展对档案学的影响111

(三)档案史料整理研究范型共同体的壮大117

三、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的学术取向与学术特色122

(一)从“史料”的角度突出档案对史学研究的价值122

(二)注重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区分124

(三)提出了一系列档案史料整理的思想和方法127

(四)突出了对档案史料内容的研究132

(五)倡导档案工作者以司马迁为榜样,学习和研究历史134

四、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与档案学科发展136

(一)推动档案学作为历史学的一门辅助科学科目建立起来137

(二)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与档案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139

第四章 传统范式之二: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143

一、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与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的形成144

(一)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与文书档案连锁法144

(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与档案学研究的兴起145

(三)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共同体的形成146

二、文件外延的扩大与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的发展149

(一)机关档案工作的建立和档案工作制度的推行149

(二)文件范围认识的扩展151

(三)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共同体的扩大152

三、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的学术取向与学术特色155

(一)以研究文件作为档案学的逻辑起点155

(二)强调档案的行政参考价值、凭证价值158

(三)注重档案与资料之间的区别160

(四)建立以档案实体管理为基础的档案管理方法163

(五)以全宗理论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166

四、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对档案学科建设的影响170

(一)有力推动了档案学向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170

(二)文件管理理论与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的走向172

第五章 主流范式: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179

一、档案信息观的兴起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的形成179

(一)档案信息观的兴起179

(二)近二十年档案信息管理研究的进展184

(三)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范型共同体的构成189

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的学术取向与学术特色191

(一)强调档案的信息属性191

(二)对档案的信息资源价值取向的强调194

(三)在管理模式上强调信息的集成化管理197

(四)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新诠释和建构199

三、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下学科专业的转变203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学科性质的转变204

(二)高校档案学专业设置的改革207

(三)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212

第六章 前沿范式:知识管理理论范型与社会记忆理论范型216

一、档案知识管理理论范型216

(一)知识经济的呈现与知识管理研究的热潮217

(二)档案学界对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219

(三)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范式转换意义及其学术特色223

(四)档案知识管理研究与档案学科的走向230

二、档案社会记忆理论范型232

(一)档案学研究:“走进记忆之门”233

(二)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236

(三)权力、选择与历史真实239

(四)社会记忆观引发档案学研究新范式的萌生242

第七章 档案学理论范式的特点252

一、范式的多元并存性253

(一)档案学理论范式的多元并存253

(二)档案学理论范式之间的互补性257

(三)关于档案学理论范式转变的思考259

二、范式的实践性262

(一)范式中的思维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意识的体现262

(二)学科理论范式对现实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266

三、范型间的通约性268

(一)库恩的“不可通约性”及其评判268

(二)理论范式转变的科学进步性272

(三)理论范式之间的整合与交流274

四、学术共同体成员范型归属的相对性277

(一)库恩的科学共同体成员与理论选择277

(二)档案学学术共同体概况279

(三)档案学术共同体成员范型归属的相对性280

第八章 档案学理论范式产生及其转变的社会动因286

一、档案学理论范式形成的历史传统287

(一)孔子对“六经”的整理编纂思想289

(二)刘知几的史料整理编纂思想290

(三)司马光的史料整理编纂思想291

(四)章学诚的史料整理编纂思想292

二、国外档案学理论的影响295

(一)我国档案学发展中对国外档案学理论的引鉴295

(二)国外档案学理论发展中体现出的范式转换倾向299

三、信息技术的推动303

(一)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影响304

(二)信息技术应用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308

(三)全球互动,推动档案学范式转换310

四、档案管理实践的转变312

(一)实践群体是档案学术共同体的重要构成部分313

(二)档案政策对档案学范式发展的推进314

(三)理论范式的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实践背景319

五、职业地位提升的期望324

(一)职业危机与理论不适324

(二)职业地位提高的期望与努力329

第九章 结论及思考335

一、研究内容的回顾335

二、主要认识与结论337

三、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努力的方向340

附录一:论学术自觉与档案学学术研究功能的实现344

附录二:档案学范式研究的认识论意义及其题域348

附录三: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型与社会变迁355

附录四:关于档案学学术分期的思考367

参考文献377

后记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