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免疫学检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免疫学检验
  • 吕世静,李会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7592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免疫学-医学检验-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免疫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概论1

第一节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发展简史1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的诞生1

二、标记免疫技术的建立与发展2

三、现代临床免疫学检验4

第二节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6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类型7

二、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特点7

第三节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应用8

一、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8

二、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检测9

三、其他领域的检测应用11

第四节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重要地位11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与医学检验12

二、临床免疫学检验与临床医学12

三、临床免疫学检验与生物技术13

上篇 免疫学技术16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16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物质基础16

一、抗原表位16

二、抗体可变区16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17

一、空间互补关系17

二、相互作用力17

三、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18

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特点18

一、特异性18

二、比例性19

三、可逆性20

四、阶段性20

第四节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21

一、反应物自身因素21

二、反应的环境因素21

第三章 抗原制备技术23

第一节 天然抗原的制备23

一、颗粒性抗原的制备23

二、可溶性抗原的制备23

第二节 重组蛋白质抗原的制备26

一、氨基酸序列的确定26

二、重组蛋白质抗原的制备26

第三节 合成肽抗原的制备27

一、氨基酸序列的确定27

二、多肽的合成27

第四节 佐剂的制备28

一、佐剂的种类28

二、佐剂的作用机制28

三、福氏佐剂的制备28

第四章 抗体制备技术30

第一节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30

一、制备原理30

二、技术要点30

三、多克隆抗体的纯化32

四、多克隆抗体的特点33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3

一、制备原理33

二、技术要点33

三、单克隆抗体的纯化36

四、单克隆抗体的特点36

第三节 抗体的鉴定和保存36

一、抗体的鉴定37

二、抗体的保存37

第四节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38

一、基因工程抗体的种类38

二、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技术39

第五章 凝集试验43

第一节 直接凝集试验43

一、检测原理43

二、临床应用44

第二节 间接凝集试验44

一、基本类型44

二、临床应用46

第三节 抗人球蛋白试验47

一、基本类型47

二、临床应用48

第六章 沉淀反应49

第一节 免疫扩散试验49

一、基本类型49

二、实际应用52

第二节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52

一、检测原理52

二、临床应用53

第七章 免疫比浊技术55

第一节 免疫比浊的类型55

一、透射免疫比浊和散射免疫比浊55

二、胶乳颗粒增强免疫比浊59

第二节 免疫比浊的技术要点61

一、抗体的选择61

二、纳米微球的致敏61

三、分析条件优化63

第三节 临床应用64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64

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测定65

三、药物浓度测定65

第八章 补体参与的溶血试验67

第一节 补体活性测定67

一、测定原理67

二、技术要点68

三、方法评价69

第二节 补体结合试验69

一、测定原理70

二、技术要点70

三、方法评价71

第九章 荧光抗体技术73

第一节 荧光素和荧光标记抗体73

一、荧光素73

二、荧光标记抗体的制备75

第二节 荧光抗体技术的类型76

一、经典荧光抗体技术77

二、荧光抗体芯片技术78

第三节 荧光抗体技术的要点78

一、制备基质片78

二、荧光抗体染色79

三、结果观察79

第四节 临床应用80

一、病原体检测80

二、自身抗体检测81

三、淋巴细胞分类计数81

四、免疫病理检测81

第十章 放射免疫技术83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标记物83

一、放射性核素83

二、放射性标记物84

第二节 放射免疫技术的类型86

一、放射免疫分析86

二、免疫放射分析88

三、RIA和IRMA的比较90

第三节 分离技术90

一、沉淀分离91

二、固相吸附分离91

第四节 临床应用93

一、激素测定93

二、肿瘤标志物测定93

三、药物浓度检测93

四、其他94

第十一章 酶免疫技术95

第一节 酶和酶标记物96

一、酶及其底物96

二、酶标记物98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00

一、分析模式100

二、技术要点103

三、临床应用106

第三节 斑点酶免疫印迹试验106

一、分析原理107

二、技术要点107

三、临床应用108

第四节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108

一、分析原理108

二、技术要点109

三、技术评价110

四、临床应用111

第五节 酶免疫组化技术112

一、酶标记抗体组化技术112

二、酶-抗酶复合物免疫组化技术113

三、技术要点114

四、临床应用115

第十二章 发光免疫分析117

第一节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118

一、标记物118

二、技术类型119

三、技术要点121

四、技术评价121

第二节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122

一、标记物122

二、分析原理122

三、技术评价123

第三节 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123

一、发光底物123

二、技术类型125

三、技术要点126

四、技术评价126

第四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126

一、标记物126

二、分析原理127

三、技术要点128

四、技术评价128

第五节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128

一、标记物129

二、分析原理130

三、技术要点131

四、技术评价131

第六节 活性氧途径均相发光免疫分析132

一、供体微球和受体微球132

二、技术类型133

三、技术要点134

四、技术评价135

第七节 发光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135

第十三章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标记免疫技术137

第一节 生物素和亲和素137

一、生物素137

二、亲和素和链霉亲和素138

第二节 生物素和亲和素标记物的制备139

一、生物素标记物的制备139

二、亲和素标记物的制备139

第三节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技术方法140

一、桥联亲和素-生物素法140

二、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法141

三、亲和素-生物素化酶复合物法142

四、酶-抗酶-亲和素-生物素化酶复合物法142

第四节 技术评价与应用领域143

一、技术评价143

二、应用领域144

第十四章 胶体金免疫分析147

第一节 胶体金和金标记物147

一、胶体金147

二、金标记物149

第二节 胶体金免疫分析的类型150

一、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150

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151

第三节 技术要点153

一、固相膜153

二、包被与封闭154

三、质控设计154

第四节 临床应用155

第十五章 流式细胞术157

第一节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157

一、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157

二、流式细胞仪检测的信号160

三、流式细胞术的分析原理161

四、流式细胞术的分选原理161

五、液相芯片技术及原理161

第二节 流式细胞术的数据处理162

一、数据参数162

二、数据分析与显示方式162

三、流式细胞术对照的设置164

四、荧光补偿调节164

第三节 流式细胞术样品制备和临床应用165

一、流式细胞术样品制备165

二、荧光素偶联抗体166

三、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检查中的应用166

第十六章 临床免疫学技术的方法学评价169

第一节 检测性能评价169

一、检测精密度评价169

二、检测准确性评价171

三、检测特异性和敏感度评价173

四、线性范围和检出限评价175

五、抗干扰性评价177

第二节 临床免疫学技术检测的影响因素178

一、抗原因素178

二、抗体因素178

三、钩状效应179

四、基质效应180

第十七章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功能检测183

第一节 免疫细胞的分离技术183

一、密度梯度离心法183

二、免疫磁性微球分离法185

三、流式细胞仪分选法186

四、细胞活力检测186

第二节 免疫细胞的分类计数和功能测定187

一、淋巴细胞的分类计数187

二、T细胞的功能测定187

三、B细胞的功能测定190

四、NK细胞功能测定191

五、吞噬细胞功能测定192

下篇 临床免疫性疾病及检测196

第十八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与免疫学检测196

第一节 发生机制196

一、Ⅰ型超敏反应196

二、Ⅱ型超敏反应200

三、Ⅲ型超敏反应201

四、Ⅳ型超敏反应203

第二节 常见疾病204

一、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205

二、食物过敏症205

三、急性输血反应205

四、新生儿溶血症205

第三节 免疫学检测206

一、血清总IgE检测207

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207

三、特异性过敏原嗜碱粒细胞激活试验208

四、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209

第十九章 自身免疫病与免疫学检测211

第一节 诱发自身免疫病的因素211

一、自身抗原因素212

二、免疫调节机制紊乱因素212

三、生理因素213

四、遗传因素214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机制214

一、自身抗体引起的免疫损伤214

二、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免疫损伤215

三、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起的免疫损伤215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的分类及基本特征215

一、自身免疫病的分类215

二、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216

第四节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216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217

二、类风湿关节炎217

三、系统性血管炎217

四、弥漫性甲状腺肿217

第五节 自身免疫病的免疫学检测218

一、自身抗体的检测218

二、其他相关的免疫学检测223

第二十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与免疫学检测226

第一节 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概念与分类226

一、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概念226

二、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分类227

第二节 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228

一、浆细胞异常增殖228

二、体液免疫抑制228

三、病理损伤228

第三节 常见疾病229

一、多发性骨髓瘤229

二、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30

三、重链病230

四、轻链病231

五、冷球蛋白血症231

第四节 免疫学检测232

一、血清蛋白组分分析232

二、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233

三、M蛋白检测233

四、本-周蛋白的检测233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与免疫学检测235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235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35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236

第二节 常见的免疫缺陷病236

一、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237

二、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237

三、慢性肉芽肿病237

四、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237

五、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238

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38

第三节 免疫学检测240

一、B细胞免疫缺陷病的检测240

二、T细胞免疫缺陷病的检测241

三、吞噬功能缺陷病的检测242

四、补体缺陷病的检测242

五、基因检测242

六、AIDS的免疫学检测243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测246

第一节 肿瘤抗原246

一、肿瘤特异性抗原246

二、肿瘤相关抗原248

三、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249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249

一、机体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249

二、机体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251

三、其他免疫效应分子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252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发生机制252

一、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252

二、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252

三、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封闭”253

四、肿瘤细胞MHC-I类分子表达异常253

五、肿瘤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异常253

六、肿瘤细胞表达FasL诱导免疫细胞凋亡253

七、肿瘤细胞导致免疫抑制253

八、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253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254

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254

二、肿瘤标志物的免疫学检测256

三、检测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258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学与免疫学检测259

第一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259

一、移植抗原259

二、T细胞识别同种抗原的机制261

第二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和损伤机制262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262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263

第三节 移植免疫学检测265

一、组织配型265

二、移植排斥反应的监测268

第二十四章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270

第一节 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270

一、基本概念270

二、室内质量控制271

三、室间质量控制275

第二节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特殊问题277

一、分析前的特殊问题277

二、分析中的特殊问题279

三、分析后的特殊问题279

英文索引283

中文索引289

参考文献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