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下我国义乌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姚永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236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下我国义乌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转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第一节 研究缘由1
第二节 研究价值3
一 理论价值4
二 实践价值6
第三节 研究设计9
一 研究思路9
二 研究方法10
第二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14
第一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4
一 发展的内在规定性14
二 教育均衡发展的一般意义17
第二节 教育发展方式20
一 发展方式的内涵20
二 教育发展方式的含义22
三 教育发展方式的类型24
四 教育发展方式的选择25
第三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28
第三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及主要特征31
第一节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31
一 探索阶段31
二 形成阶段36
三 拓展阶段51
第二节 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57
一 公共产品理论57
二 公平理论64
三 规模经济理论71
第三节 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76
一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76
二 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78
三 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81
四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竭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85
五 努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支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90
六 着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94
第四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98
第一节 重教育经费投入 轻资源有效利用98
一 过于偏重教育经费投入,忽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99
二 普遍存在对增加教育经费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大量资源浪费的现象100
第二节 重外在条件改善 轻内在质量提升101
一 片面强调办学条件改善在缩小校际差距中的作用,忽视学校教育质量提升102
二 过于偏重资源配置均衡对择校问题的治理,忽视导致择校问题产生的其他因素103
三 过分突出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完善的重要性,忽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提高105
第三节 重政府外在推动 轻学校自我内在驱动107
一 过于重视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108
二 片面强调政府及外界的“他助”,忽视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110
三 过于重视外在的扶持与输血,忽视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111
第四节 重规模经济效应 轻教育自身发展规律115
一 不顾现实的盲目撤点并校,忽视由此导致的学生上学难问题115
二 片面追求规模办学,忽视由此产生的学校管理问题118
三 片面追求办学效益的提高,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20
四 过于重视办学的规模效应,忽视学校的区域社会文化功能122
第五节 重同质发展 轻特色办学124
一 过于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忽视各个学校的特色发展124
二 片面强调集团化和区域一体化办学,忽视其成员学校的个性发展126
三 过于强化督导评估的共性,忽视地方及学校的个性差异130
第六节 重城市和示范学校发展 轻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134
一 长期奉行城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忽视农村特别是偏远山村教育发展134
二 不断强化“重点学校制度”,忽视一般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建设139
第五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142
第一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颇142
一 均衡发展就是平均发展142
二 均衡发展就是同一发展143
三 均衡发展就是资源配置均衡143
四 均衡发展就是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权利144
第二节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146
一 管理体制相对集中146
二 财权与事权相分离148
三 偏重对学校的管控149
第三节 经济学思维运用的不科学150
一 学校布局调整过于偏重规模经济150
二 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是为减少教育投入152
三 师资配置偏重经济杠杆153
第四节 办学条件等同于办学水平观念的误导155
一 办学条件不同于办学水平156
二 办学条件改善并不一定导致办学水平提高157
第五节 社会意识偏差的影响157
一 固化的社会等级观念158
二 “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意识159
三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160
四 “重点”学校制度的惯性动能161
五 城市优于农村的片面认识163
第六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维度165
第一节 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转向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165
一 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必须注重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166
二 要素的相互性决定了教育资源必须优化配置169
第二节 从注重资源配置均衡转向教育质量均衡171
一 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要求必须转向质量均衡171
二 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注重教育质量均衡173
三 世界教育改革的质量取向需要重视教育质量均衡174
第三节 从依赖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学校主动发展177
一 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场域要求注重其自主发展177
二 自主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78
三 内生发展理论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学理基础180
第四节 从一元发展转向多元发展184
一 社会多元价值发展的要求184
二 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186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189
四 多元发展的世界教育改革取向要求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多元化190
第五节 从过度规模发展转向适度规模发展193
一 学校适度规模的确定194
二 学校适度规模发展具有多元价值197
三 美英日小规模学校运动的经验借鉴201
第六节 从单一发展转向共同发展204
一 教育共同体的价值认识204
二 均衡发展本质属性决定了各区域和学校共同发展207
三 教育改革要求城乡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展209
四 国外对教育共同发展的有益探索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210
第七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略215
第一节 创新发展观念,厘清发展思路215
一 树立主动发展理念215
二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216
三 提高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认同感217
第二节 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218
一 科学定位政府角色219
二 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体系220
三 加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统筹力度221
四 实行校长负责制224
五 提高学校自我发展能力225
第三节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226
一 调整资源配置结构226
二 健全资源管理机制227
三 动态调整学校布局228
四 优化师生比例229
第四节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229
一 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230
二 强化教学过程质量控制231
三 实施学校绩效管理232
第五节 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校特色发展234
一 树立多元发展观234
二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236
三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237
四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238
结束语240
参考文献243
后记273
热门推荐
- 1471362.html
- 568139.html
- 238952.html
- 3418630.html
- 2446752.html
- 369980.html
- 836367.html
- 1683965.html
- 2465740.html
- 2444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3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8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3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6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1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0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5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1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6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2318.html